汪夜印
(福建省浦城縣林業局,福建 浦城 353400)
?
福建省浦城縣森林火災發生規律分析與對策
汪夜印
(福建省浦城縣林業局,福建 浦城 353400)
對福建省蒲城縣2005~2014年森林火災發生的年度、季節、時段、火因、區域分布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福建省浦城縣森林火災發生呈現一定規律性,一是森林火災發生每間隔3年出現一個相對較高的峰值;二是森林火災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春季,發生時段主要集中在11~17時;三是引發森林火災的火源主要是生產性用火;四是森林火災發生區域主要集中在中、北片鄉鎮(街道),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森林火災規律;季節;時段;火因;區域分布
森林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和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環境。火災是森林的大敵,它會給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危害。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森林產業在經濟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發展林業產業是當前階段的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之一。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和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有效預防和控制森林火災發生,對維護生態安全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分析研究福建省浦城縣2005~2014年森林火災,找出其規律性和特點,旨在為本地區今后制定具有針對性和高效性的預防與控制森林火災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浦城縣位于福建省最北部,處于閩、浙、贛三省七縣結合部,全境處于東經118°11′~118°49′,北緯27°32′~28°22′之間。全縣林業用地面積2717.3 km2,占土地總面積3383 km2的80.4%,是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林業大縣,森林覆蓋率73.3%,是全國南方重點林區縣、全國一級森林火險區劃重點縣。氣候上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和災害性天氣頻繁的特點。
建國后受人為活動影響,人工林逐漸增多,天然闊葉林逐年減少,據2014年資料,全縣針葉林占林分面積 62.2%;為避免因光照影響農作物產量,群眾常在山腳田邊預留寬3~5 m灌叢或茅草帶,形成了有利于森林火災發生的自然環境。加之群眾歷來有燒田埂、燒荒燒雜、燒稻草、煉山造林和清明節上墳燒紙等野外用火習慣,存在易引發森林火災的火源隱患。據統計,浦城縣2005~2014年共發生森林火災295起,年均29.5起。2011年3月29日富嶺鎮大莊村還發生1起受災森林面積331.2 hm2重大森林火災。
3.1森林火災發生年度分析
從圖1可知,浦城縣2005~2014年10年中出現4個森林火災明顯較多的年份分別是2005年62起、2008年46起、2011年60起、2014年27起,森林火災發生呈現每間隔3年出現一個相對較高峰值的規律,其與當年氣候、群眾生產活動和火源管控密切相關。
查閱氣象資料,可以發現火災峰值較高年份與頭年冬季霜凍、降雪次數、當年干旱少雨,高森林火險天氣、群眾生產活動等呈正相關。如:2008年初浦城縣出現持續近2個月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造成林內可燃物載量成倍增加,火災多發明顯;2011年全省實施造林綠化工程和鄉(鎮)換屆,煉山造林增多與換屆帶來的疏于管理疊加造成森林火災高發。2014年1~2月連續出現的干旱天氣,森林火災發生上升趨勢明顯。

圖1 浦城縣2005~2014年森林火災統計
3.2森林火災發生季節分析
從表1可知,10年來,除6月份沒有發生森林火災外,其余月份均有發生。從季節看:春、夏、秋、冬四季都會發生森林火災;夏季最少,秋季次少,冬季次多,春季最多,占比分別為3.7%、5.8%、11.2%、79.3%;春季中以3月、4月居多,占比65.4%。

表1 浦城縣2005~2014年森林火災逐月起數分析
注:按古代劃分法劃分四季,即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公歷2~4月為春季、5~7月為夏季、8~10月為秋季、11月~次年1月為冬季
3.3森林火災發生時段分析

表2 浦城縣2005~2014年森林火災發生時段分析
表2結果表明,浦城縣10年來森林火災發生具有明顯的時段集中性:不易發生時段(相對安全時段)為17時~次日9時,占比6.3%;易發時段為9~17時,占比93.9%;其中:危險時段為11~17時,占比83.7%;高危時段為13~15時,占比達40%。
3.4森林火災火因分析
從表3可知,浦城縣2005~2014年發生森林火災295起,其中:火因已查明的有13種229起,占比77.7%,未查明的66起占比22.3%。已查明的火因主要有8種依次為燒田埂占32.9%、上墳燒紙占12.2%、燒荒燒雜占12.0%、煉山造林占6.1%、燒稻草占3.7%、野外吸煙占3.4%、小孩玩火占2.4%、癡呆弄火占2.0%,這8種主要火因合計占比達74.7%;隨著社會發展,未發現有燒灰積肥、燒山驅獸2種火因,電野豬引起也僅有1起。按類別分,生產性用火引發森林火災占主要,占比達54%;非生產性用火占次要,占比為21%;其它類如故意縱火、外省(縣)燒入、雷擊火等偶有發生,占比僅為2.6%。
3.5森林火災區域分布分析
浦城縣下轄9鎮8鄉2個街道,從北至南按區域分為北、中、南三片,從表4可知:從起數看,10年來累計發生森林火災起數從高到低,按片分,依次為北片127起,占比43.1%;中片106起,占比35.9%;南片62起,占比21.0%。按鄉(鎮)分,火災起數多前6位依次是仙陽43起、忠信32起、富嶺27起、永興22起、盤亭19起、萬安17起;火災起數少后6位依次是古樓5起、九牧5起、濠村5起、南浦5起、山下4起、楓溪3起。
從森林火災發生率分析(表5)可知:中片發生率最高,年均1.35次/萬hm2;北片次之,年均1.3次/萬hm2;南片發生率最低,年均0.74次/萬hm2。按鄉鎮(街道)分,年均森林火災發生率(單位:次/萬hm2,下同)由高往低排在前6位依次是南浦街道9.48、河濱街道7.24 、萬安鄉3.25、仙陽鎮2.85 、盤亭鄉2.26、官路鄉2.1。排在末6位依次是石陂鎮0.64、水北街鎮0.58、濠村鄉0.48、山下鄉0.44、九牧鎮0.4、古樓鄉0.3。

表3 浦城縣2005~2014年森林火災火因分析

表4 浦城縣2005~2014年森林火災區域分析

表5 浦城縣2005~2014年森林火災發生率分析
注:年均發生率=年均火災起數÷(考核面積÷10000); 考核面各積=有林地面積+未成林造林地面積+灌木林面積; 面積參照2011年森林資源建檔數據
森林火災發生受氣候、森林植被(主要是林分樹種組成、地表植被)、可燃物、地理環境、群眾野外用火習慣和政府管理水平等因素影響。通過對福建省浦城縣2005~2014年森林火災發生年度、季節、時段、火因、區域分布等的分析,浦城縣森林火災發生呈現以下規律性:①受氣候影響,森林火災發生每間隔3年出現一個相對較高的峰值。②受群眾季節性農事用火和清明節祭祀習慣影響,森林火災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春季,其中又以3月、4月為最關鍵;發生時段主要集中在11-17時,其中又以13-15時段最多。③引發森林火災發生的火源主要是生產性用火,其中又以燒田埂、燒荒燒雜最危險另一重要火源是清明節祭祀用火。④受地理環境、森林植被、群眾用火水平影響森林火災發生區域主要集中在中、北片鄉鎮(街道)。
5.1技術措施
5.1.1營造防火隔離帶
一是緊緊抓住當前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機遇期,選擇抗火性強的木荷、杜英、楊梅等樹種,大力營造寬度15 m以上的生物防火林帶,重點在山腳田邊結合部、墓區周圍等森林火災易發多發區域、地段進行建設。也可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將生物防火林帶建成既有隔離功能又有觀景功能,發揮其生態和社會效益 。二是結合浦城縣打造“中國丹桂之鄉”、“中國油茶之鄉”特色名片,引導群眾將山腳田邊預留寬3~5 m灌叢或茅草帶進行改造,因地制宜,營造丹桂、油茶等常綠又較矮化的綠化或經濟樹種,形成隔離帶,既不影響農作物光照,又發揮林火隔離作用,兼顧經濟和生態效益。
5.1.2調整林分結構
結合年度更新造林和林分修復工程,大力引導補種闊葉樹種,逐年提高針闊混交林、闊葉林比例,提高森林的自我防護能力。
5.2管理措施
5.2.1突出重點宣傳
宣傳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依照浦城縣森林火災發生規律,突出以下重點宣傳:①部位上,要突出對中、北片鄉鎮(街道)和火災多發村、組的宣傳;②人群上,要突出對不識字、年齡較大又經常在野外用火的人員、五保戶、低保戶、中小學生等重點人群的宣傳;③內容上,突出對森林火災危害、森林火災案例、野外科學用火技術、清明節祭祀移風易俗、計劃燒除等的宣傳。
5.2.2突出重點防范
根據浦城縣森林火災發生規律,突出以下重點防范:①年份上,依照3年間隔期規律,突出對頭年霜凍、降雪次數多,當年氣候異常干旱年份的防范;②季節上,突出對春季,尤其是3~4月的防范;時段上,突出對11~17時段的防范;③火源上突出對燒田埂、燒荒燒雜等生產性用火和清明節祭祀用火的防范;④區域上,突出對中、北片鄉鎮(街道)的防范;人員管理上,突出主體責任和責任追究雙落實。
[1]潘肖儒,周林明,潘肖華,等.浙江省景寧縣森林火災形成原因分析及其預防對策[J].森林防火,2014(4):16~18.
[2] 馬巖,張明松,楊春梅,等.森林火災的危害及重要滅火手段分析[J].森林工程,2013,29(6):25~27.
[3] 曾金蘭.新時期森林防火現狀及預防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2(5):45.
[4] 左政海.淺談呂合鎮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3):98.
[5] 王笑,郎艷林.防森林火災 護綠色家園[J].當代貴州,2016(10):38~39.
[6] 陶瓊.曲靖市森林火災發生規律及對策探討[J].吉林林業科技,2015(2):55~59.
[7] 林順根.森林火災發生規律、引發因素與預防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3):354~355.
2016-05-19
汪夜印(1972—),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森林防災減災方面的工作。
S762
A
1674-9944(2016)14-018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