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苗
摘 要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對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現代企業高度分工,往往依靠企業內部密切的協作實現企業目標。因此,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對現代企業的管理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就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改善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進行研究,對相關企業管理創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現代企業 內部控制 制度
一、內部控制的內涵
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實現自身目標,使企業經營管理達到預期的效率和效果,由企業董事會、各層管理人員以及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的一系列活動,該活動對于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真實可靠、企業資產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
受到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影響,企業內部控制不可能獨立存在,它既和企業組織的業務活動緊密聯系,又和自身控制活動相互關聯。一般情況下,企業內部控制具有經常性、潛在性和相關性的特點,貫穿于企業一切業務活動的方方面面。
二、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2012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會計司下發了關于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通知,2014年
1月,下發了關于印發《石油石化行業內部控制操作指南》的通知,2015年1月,又出臺了《電力行業內部控制操作指南》,這些政策規范的相繼出臺,充分說明了內部控制對于各個行業的各個企業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在我國企業紛紛面臨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強企業內部監督制度,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充分發揮企業內部控制的作用,對于增強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適應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對企業經營風險進行合理的評估,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薄弱環節的控制和監督,能夠杜絕各種風險、損失現象的發生。
三、內部控制的局限性
企業內部控制實質上是利用各種手段和途徑對人的行為的控制。其決定性因素仍然在于人本身。企業管理者的素質能夠直接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效果產生影響。當一個企業的管理者的道德水平低下,或者其決策能力不足時,往往能夠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造成致命的打擊。其次,盡管職能分離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舞弊行為的發生,當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員工合伙串通或者故意包庇或者隱瞞時,其后果是十分嚴重的,不僅會對企業帶來現實意義上的損失,而且對于企業文化的建立和保持都是嚴重的打擊。
另一方面,現階段我國很多企業內部控制流于形式,某些企業看似擁有相對完善的內部控制和管理系統,但實際上其日常的經營管理已經完全脫離內部控制制度和規范。這種行為不但不能夠明確員工的責任,不利于企業職權分離,而且潛移默化的對員工造成影響,使整個企業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當內部控制風險發生時都不能及時察覺。
四、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
(一)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
只有在科學的控制制度、嚴格的執行力以及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相互配合時,企業的內部控制才能有效。制定的制度必須依靠執行制度的實施才能發揮作用。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缺乏完善的制度,有的企業雖然設有內部控制制度,但實質上控制制度形同虛設,員工不能將控制制度轉化成執行力,企業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得不到應有的解決,控制計劃實施效果不佳,不能充分發揮控制制度的作用。
(二)企業管理層風險管理意識淡薄
受到傳統管理觀念的束縛,部分管理者不能充分意識到企業風險控制的重要意義。由于進行風險控制往往需要耗費企業一定的管理成本和費用,對企業現實利潤造成負面影響,企業管理者不愿進行風險管理。尤其當前企業管理者經營績效評價體系往往不能客觀地反映管理者由于風險控制為企業帶來的效益,一些企業高管決策時往往過度依賴職業判斷,決策相對缺乏科學性。這使得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常常陷于被動。
(三)企業內部控制結構不盡完善
管理結構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具體實施提供了保障,是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部分企業董事會由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或者其他高管人員兼任,形成企業管理層自己監督自己的尷尬局面,董事會監督作用無從發揮。另一方面,盡管部分企業設有相對獨立的監事會,但由于監事會成員的勞動報酬和績效評價的具體實施通常由董事會決定,其監督作用很難不受到相關經濟利益的牽制。
另外,部分企業各個職能部門沒有明確分工,相關權限和責任沒有清晰地劃分,內部管理溝通存在障礙,更增大了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的難度。
五、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營造有利于企業內部控制的良好氛圍
工作氛圍影響企業員工遵守企業規章、加強執行力、保持較高工作效率的自覺性。正如企業需要建立適應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企業需要為加強其內部控制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基于經濟學“理性人”假設,企業員工之所以能夠在企業任勞任怨工作,是因為他們能夠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需求滿足。一方面,企業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將風險管理和控制納入管理層績效評價體系,在物質層面激勵員工重視企業的內部控制。建立健全舞弊懲罰力度,獎懲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鼓勵員工更好地為企業創造財富,實現企業發展目標。
(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監督體系
在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活動中,為了保障企業內部監督的權威,其成員要有職位上的絕對優勢,另一方面,現代企業生產管理鏈條化的特征要求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時必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全面系統地對企業運營的各個階段和各個環節進行控制,幫助企業實現科學管理。推行企業內部審計,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開展內部審計工作。
(三)完善企業內部信息溝通渠道
企業應當重視內部信息溝通的渠道建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新媒體等網絡傳播手段,通過各種途徑,鼓勵員工對企業內部舞弊行為進行監督和投訴。一方面,通過信息的公開、透明,減少舞弊發生的可能渠道;另一方面,通過公司內部通報、必要的獎懲措施等,都有助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
(四)提高員工綜合素質,為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供必要的條件
財會人員是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關鍵要素,企業應該通過培訓、定期輪崗等途徑,分散財會人員的從業風險。注重企業員工良好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利用行為模范表彰制度、績效評價和獎懲制度等方式,激發員工的責任感。此外,信息化時代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知識和創新能力的競爭,企業要更加注重對專門人才的培養,全面提高企業員工的業務水平,增強企業人才的競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人才的招聘和培養對企業而言是一場十分重要的投資,通過將合適的人才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創造更大的財富,而且能夠幫助企業減少投資決策失誤的風險,全面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作者單位為河南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 郭建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財會研究,2009(19):58-60.
[2] 安星.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局限性問題分析[J].會計之友,2012(23):77-79.
[3] 劉允.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4] 高一斌,王宏.對加快推進內部會計控制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會計研究,2005(02):3-10+94.
[5] 權俊花.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