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雷(江蘇省南航附屬高級中學,210007)
國家文件到校園還有多遠
何中雷
(江蘇省南航附屬高級中學,210007)
1.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達不到要求
部分學校重智育、輕體育,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根本達不到一小時,少數小學出于安全考慮禁止小學生課間運動;多數中學生被“困”在教學樓內,課間沒有體育活動時間。而文化學習與各種補習班正在造就一代“宅男”、“宅女”,學生也在慢慢地習慣“宅”的生活。
2.校長對學校體育重視不夠
部分校長對待學校體育猶如“雞肋”,應對升學考試是學校的首要任務,體育活動就是可有可無的“形象工程”。面對上級督導、檢查時,學校的“安排”總能過關,這可能也是校長不夠重視的原因之一。
3.一線體育教師工作熱情普遍不高
多年不受重視,加之不公正的待遇,導致了多數體育教師工作熱情不高。少部分教師對待學校體育已經是“事不關己”了,而相當一部分教師處于搖擺狀態,外部環境好了干一干,環境不好時也就不再“抗爭”了。而現實的體育課中,“全放羊”與“半放羊”現象仍然存在。
1.文件目標是具體而明確的
《意見》規定了到2020年,學校體育、體育課、課外鍛煉、學生表現、政府、社會等方面須達到的要求,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依然是重點。如何在四年的時間內實現目標?筆者認為,首先,要扭轉參與者的惰性狀態,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其次,要避免圍繞目標中的“基本”、“明顯”等詞繼續玩“文字游戲”,要落實具體實施方案;最后,要重點抓落實過程,建立督查與評價辦法。
2.重要之處再次強調
《意見》中有很多內容是之前文件中提過的,本次又重新強調或作了進一步完善。如,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開足開好體育課程;讓學生掌握一至兩項運動技能;學校要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寄宿學校出早操;廣泛開展校園體育比賽,每年至少舉辦一次運動會;配齊體育教師,保障體育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配好器材、建好場地,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學生體質持續三年下降,評估“一票否決”。
3.《意見》中的新內容與亮點
《意見》提出了一些新內容,亮點突出,明確了學校體育工作的具體舉措,操作性強。如,目標是“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體育課程以興趣、習慣、技能、體質為主線,大中小學相互銜接;開展運動項目教學,制訂項目教學指南,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學模式;合理安排家庭“體育作業”;建設常態化的校園體育競賽機制;將學生體育活動情況、體質狀況、運動技能等級納入初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1.建立便捷的“停課停練”上報制度
對于列入計劃、作息時間表的體育課與課外鍛煉,如要暫停或延期需及時上報。避免隨意占用,也便于全年統計與隨時督查。
2.對學校進行體育工作評估打分,公布排名
如,江蘇、浙江每年年初都會公布大一新生體質健康狀況,并追溯生源地進行各市排名,這份排行榜觸動了多地的“一把手”領導,對學生體質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效果。
3.體育教學以運動項目教學為主,對學生進行技能等級評價
體育課要簡化程序,讓學生多動起來,提高練習密度。“動商”概念提出者王宗平教授倡導小學體育興趣化、初中體育多樣化、高中體育專項化、大學體育專業化。
4.廣泛開展校園體育競賽
將體育競賽作為課外鍛煉的突破口,用常態化的體育競賽“擠占”文化課時間,只有打破文化課固有的堡壘,學校體育才有發展的空間。校園里要班班有競賽、周周有競賽,不同運動項目每年都要有競賽。“場館開放”改為“場館不得閑置”,讓學校請來學生,而非學生求開放。
5.評選“體育工作帶頭人”
學科教學評選“學科教學帶頭人”,德育評選“德育工作帶頭人”,學校體育也應評選“體育工作帶頭人”,將學校體育工作的各項評選與其他學科評選區別開來,改變體育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共同評比不同待遇的現狀。
6.開通便捷的舉報通道
體育課與課外鍛煉的參與者最清楚學校體育現狀,為參與的師生開通便捷的舉報通道,可以隨時監督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情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運動場監控接入網絡平臺,接受督查部門或公眾的監督。
離開了一線體育教師的工作,學校體育都變成“文件體育”。在此,呼吁廣大的一線體育教師勇敢地承擔起這一歷史使命,借力《意見》,同心協力,推動學校體育的改革,促進學生體質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