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近一個時期以來,很多人都有疑問: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體育教師忽視了對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因此,體育教師要充分激發和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
一、從思想上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重要的是轉變學生的思想,使學生對體育課有正確的認識,從而培養和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養成自覺的、積極的鍛煉身體的興趣。
二、教學內容要新、奇、趣
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的教學內容,是激發和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樣樣都行,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強迫學生去學他們不愿意學的內容,去練他們不愿意練的項目,學生學習就沒什么興趣可言。如果根據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項教學,讓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發展,那么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必然得到激發和培養。
三、情感因素在教學上的運用
情感是個體對客觀現實態度的體驗,學習的情感則是學生學習時,對所學內容抱有的各種不同的態度或種種復雜的內心體驗。情感具有增力作用和減力作用,在學習中是一個十分活躍的因素。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各種措施,改善學生的情緒狀態,杜絕消極情緒,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情緒、情感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四、組織形式靈活多變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突破以往的組織形式,采用按能力、興趣、甚至結伴等多種形式來組織教學,使學生在活躍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培養體育學習的興趣。例如,在立定跳遠教學時,如果教師只是要求學生一次又一次地練跳,學生的積極性很快在三四次后,消極起來;此時,假如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采用定點記分的辦法來組織教學,每位學生必定為了本組的利益,加強自身的技術水平,全力以赴。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就在這種競爭的氛圍中得到了激發和培養。
五、注重教學方法
針對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方式,也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的一種手段,不能采取強制性的、命令的方式,或者使學生必須去服從的方式。好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只有抓住這一特點,寓娛樂于教學,寓興趣于教學,用游戲來主導,使教材內容游戲化,融娛樂、學習、趣味、教學于一體,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1.精心設計“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會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促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好導入,一開始就充滿趣味,讓學生興趣盎然,使學生產生激烈的欲望,從而使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進知識的大門。
2.正確對待學生的表現欲。
由于學生年齡、性別、性格、氣質以及對事物的認識等不同,其表現欲也就不同:男生經常表現為明顯外露、突出、毫無顧忌;女生則顯得平衡、有分寸,給人溫文爾雅的感覺。學生的表現欲往往直接關系到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參與意識,作為教師如果不能對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的表現欲予以正確對待和引導,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從而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認知活動的主體,課堂上必須把學生擺在主體位置上。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去學、去探討、去獲取知識,使學生從中真正體驗到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愉悅的情感體驗,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此外,師生關系融洽,體育教師語言風趣幽默,示范動作優美、靈巧,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體育具有別的學科和別的事物不具有的樂趣,體育學習興趣能夠使“苦學”變“樂學”。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達到入趣、入境、入情,引導學生在情感上喜歡體育而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從而達到增強學生的體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