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當下,源于美國的“慕課”“微課”“翻轉(zhuǎn)課堂”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流行語,其來勢兇猛,大有顛覆傳統(tǒng)課堂之勢。身為一線教師,我如熱鍋上的螞蟻,不想被淘汰,不想被淹沒在此次教學改革的洪流中。
突然有一天,校長讓我代表學校外出學習,內(nèi)容是《微課與翻轉(zhuǎn)課堂》,我真是喜出望外,我慶幸自己在這方面有了提高自己的機會。
真可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利用了自己的休息日,早出晚歸,不惜長途跋涉一路顛簸,參加了為期2天的培訓。培訓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是非常充實。多位教育名家以鮮活的案例、豐富的知識、精湛的講解,讓我飽享了高規(guī)格的文化大餐,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受益匪淺。
我們首先欣賞了來自江蘇省的潘建明老師的《勾股定理》一課,并聆聽了《翻轉(zhuǎn)課堂的木土化實踐與發(fā)展性研究》報告。我們知道了翻轉(zhuǎn)課堂的起源和翻轉(zhuǎn)課堂的定義,對這新鮮的事物不再陌生。潘老師展示了課前制作的微課,小而精的視頻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全包含了。學生通過課前反復觀看,深入研究,對學習幫助特別大,微課的作用不言而喻。來自昌樂一中韓福林老師的一節(jié)觀摩課讓我們親眼目睹了翻轉(zhuǎn)課堂的操作過程,讓我有種可望而不可即卻又想躍躍欲試的感覺。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重慶市聚奎中學教科室主任,微課程與翻轉(zhuǎn)課堂教學發(fā)起人張渝江老師為我們講述的微課的概述和制作方法。張老師的講座讓我認識到,做一節(jié)微課并不難,只要認真思考,利用我們現(xiàn)有的設備就能辦到。張渝江老師還介紹給我們一些比較好用的軟件,幫我們解決了平時教學中存在的技術(shù)困難。
后來,我把在這次培訓中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平時的教學中,并利用休息時間研究了很多制作微課的軟件。我還把這次學習的收獲分享給了全校教師,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我精心制作的微課《乘法的認識》還在齊齊哈爾市微課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我想,這些都應該歸功于這次培訓。
這次培訓就像一場及時雨,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這次培訓給了我無窮的力量,讓我對新的課堂教學的研究有了更大的信心。
這樣的培訓,誰能不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