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醫院(100621)梁婷
1.1 課題背景 近年來,隨著中西醫結合工作的深入開展,中西藥聯合運用的情況已日趨廣泛。自晚清聞名的中西醫匯通學家張錫純創立石膏阿斯匹林湯;張山雷創外科用的〔樟丹油膏鉛丹、氧化鋅、樟冰、凡士林〕開始,中西藥聯合運用已近百年[1]。中西藥合用的效果正日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重視。
中成藥成份復雜,與西藥配伍后發生相互理化性質的改變,影響臨床治療效果的現象時有發生,由此產生的藥物不良反應逐漸增多。因此,探討中西藥聯合應用中的一些問題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2 研究目的 由于我國長期存在將藥品按西藥(主要為化學藥品),中藥(植物、動物及礦物等藥品,或該三種藥品與化學藥物組成的中成藥)進行分類管理,同時,專業技術人員也按相應中西藥品分類的情況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及管理,導致中西醫,藥學科分離[2]。隨著藥物不良反應(ADR)監測的完善和逐漸深入,中西藥品不合理聯合使用中暴露出的問題日益嚴重。為了引起醫院廣大醫生、藥師及病患對中西藥品臨床聯合使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視,特對我院中成藥與西藥聯用情況進行初步探討。為我院醫生臨床合理使用中成藥與西藥提供參考。
1.3 研究內容 隨機抽查,從我院2015年第三季度(7、8、9三個月)的門診處方中抽查處方,對其中成藥與西藥聯用的合理性進行研究。
1.4 研究方法 文獻調研、臨床處方調研、訪談調研。
2.1 調研醫院的基本情況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醫院是一所肩負著首都機場急救和機場生活區居民日常生活疾病診治的二級甲等醫院。年住院病人400人次左右,日門診量1000人次左右,門診救治是我院的首要工作。
2.2 調研過程及內容
2.2.1 文獻調研 以“中成藥、西藥、合理用藥”等關鍵詞檢索媒體相關報道,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圖書館檢索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電子期刊、中華醫學會期刊、中國學術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CNK等數據庫進行全庫檢索相關文獻;搜集國內外雜志關于中成藥與西藥合理應用情況。

附表 主要不合理聯用類型分布情況
2.2.2 臨床處方調研 從我院2015年第三季度每天的門診處方中隨機抽查處方,進行調研,對中成藥與西藥聯用情況進行統計,對不合理聯用的藥物進行總結、分析數據、探討所得數據反應出的結果,討論結果反應出的臨床中成藥與西藥聯用的問題,改善臨床用藥,促進合理用藥。
2.2.3 訪談調研 對我院的不同科室醫生進行深度訪談,根據訪談結果總結造成中成藥與西藥不合理應用問題的所在。
2.3 調研結果 共隨機抽取3680張處方,中成藥與西藥聯合用藥392張處方(10.65%)。其中97(24.75%)張處方存在不合理配伍問題,問題處方分布見附表。
3.1 主要不合理聯用類型分析 由臨床數據可看出,我院中成藥與西藥不合理聯用的類型主要是重復用藥,其次是增加毒副作用,再次是藥理作用拮抗、理化性質配伍。
3.1.1 不合理的重復聯用 中西藥不合理聯用處方中重復用藥比例最高,占不合理處方的88.66%。所謂不合理聯用,即中西藥都針對某病,起到了某種共同作用。其關鍵在于這種結合不是有機的結合而是一種重復。例如感冒患者多在使用西藥抗生素的同時又合用中成藥清熱解毒、清熱利濕之品,使得中成藥所起的抗菌活性與西藥抗生素的作用重復。又例如糖尿病患者使用消渴丸同時又口服優降糖片。消渴丸由黃芪、天花粉、生地黃、優降糖組成,與優降糖同服,1日3次服用,若優降糖超量,易導致低血糖休克。
3.1.2 不合理聯用增加毒副作用 含鈣類成分或含生物堿類成分的中成藥與強心苷類化學藥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配伍,會增加毒副作用。含有機酸類成分中成藥與磺胺類抗生素或解熱鎮痛類化學藥配伍,會增加這些藥的腎毒性。含麻黃堿類成分的中成藥與氨茶堿類化學藥合用,會增加心臟毒性。例如藿香正氣水與頭孢氨卞聯用,前者采用40%~50%的乙醇做溶媒,頭孢菌素類藥物可抑制乙醇氧化中的醛脫氫酶,造成乙醇體內蓄積,增加毒副作用。
3.1.3 不合理聯用的藥理作用拮抗 含麻黃堿類成分的中成藥與降壓藥物配伍,可影響降壓藥的降壓作用;若與鎮靜催眠藥聯用,會拮抗其鎮靜催眠作用。例如處方中開具中成藥防風通圣丸和降壓片、降壓零號,防風通圣丸中含麻黃堿成分,具有升壓作用,與降壓藥的作用拮抗;又例如處方中開具中成藥痰喘丸和氯丙嗪、苯巴比妥,痰喘丸中所含成分麻黃堿興奮中樞神經,拮抗鎮靜催眠藥的中樞抑制作用。
3.1.4 不合理聯用的理化性質配伍禁忌 含酸性成分的中成藥與堿性西藥配伍,會因酸堿中和降低或失去療效。含金屬離子的中成藥與西藥配伍,形成絡合物,不易被腸道吸收從而降低療效,例如一名患者處方中開具了山楂丸和碳酸氫鈉,若兩者合用,會因酸堿中和而降低療效。如牛黃解毒片、腦力清等中成藥與諾氟沙星、紅霉素、潑尼松等西藥同用,會因中成藥中所含金屬離子與西藥形成絡合物不宜被腸道吸收,從而降低了療效。
3.2 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3.2.1 部分醫生缺乏中西藥合理聯用的知識 臨床醫生對中藥的成分不夠了解,對中藥與化學藥物不合理聯用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認識不足是該類不合理用藥的主要原因之一。
3.2.2 藥劑人員的知識更新較慢 目前,很大一部分藥劑人員對繼續教育不夠重視,知識更新較慢。
3.2.3 醫藥人員之間缺乏必要聯系 多種不合理的中西藥配伍出現,藥劑人員未能及時地和臨床醫生溝通。
3.2.4 患者自身因素 部分患者就診時不帶病歷,造成無門診病例記錄或記錄不完全,有的患者多科就診,導致中西藥不合理的配伍應用。
3.3 解決不合理藥物聯用的措施 加強醫生和藥劑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強化合理用藥觀念,加強繼續教育,多閱讀有關醫藥學期刊和書籍,不斷更新和拓寬知識面。加強醫生和藥劑人員的溝通,加強責任感,做好用藥監測,為臨床提供及時準確的用藥信息,努力達到安全、有效、經濟的使用藥物,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加強醫藥信息交流,開展合理用藥咨詢及藥學保健知識的宣傳;加強對不合理中成藥、化學藥物聯用的知識宣傳。加強中成藥與西藥合理用藥的審核,及時總結臨床不合理聯用的藥物。
通過對我院門診中成藥與西藥聯用情況的分析,發現不合理聯用的問題出現不僅與醫師、藥師不熟悉了解中西藥物理化性質,配伍禁忌,合理聯用等知識有關外;另外病人自己也可能因為虛假廣告,或是鄰里之間互相介紹而點名開藥,造成藥物的不合理聯用。所以在明知這些存在的前提下,無論是醫師還是藥師都要積極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了解和掌握一些老患者的病情和用藥習慣,告知他們聯用藥物的利與弊,避免不合理的藥物配伍,避免不必要浪費。做到安全、有效、經濟的使用藥物。
本次課題的研究僅限于我院門診藥房的調研。所以不合理中成藥與西藥的聯用具有局限性,還有很多中成藥與西藥聯用存在配伍等問題。課題繼續下去的話,我想可以從一個地區的醫院著手,從臨床處方用藥情況查起,總結出更加詳細的中成藥與西藥配伍禁忌手冊,做出更加詳細實用的應對不合理用藥情況的措施,以便指導臨床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