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252000)劉玉青
我們于2014年1月~10月,對75例分娩產婦給予了中藥足浴配合穴位按摩,取得一定的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2014年1月~10月來我院分娩的150例初產婦,年齡21~31歲,孕周37~41周,無妊娠合并癥,骨盆外測量正常,B超檢查胎兒雙頂徑估計可經陰分娩,羊水、胎盤、臍帶等均在正常范圍。將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5例,兩組年齡、孕周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產婦按照傳統的常規管理護理,產程長,疲憊不堪,有些因耐力差的產婦最終采取剖腹產來結束分娩。
1.2.2 觀察組 每名產婦均由1名有經驗的主管助產師在分娩過程中全程陪伴分娩,當產婦產程進入潛伏期時,開始用用益母順產方進行足浴。在這期間一邊足浴一邊進行穴位按摩,按摩方法為在每次宮縮來臨前進行按摩,力度柔和平穩,以患者微感酸脹疼痛并能耐受為度,按摩取穴為主穴:合谷和三陰交;配穴:太沖、內關和阿是穴。同時,在產程不同的時期再進行相關知識宣教、交談等方式分散產婦對宮縮的注意力和緊張的心理。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運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附表1),平均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見附表2)。觀察組1例出血≥500ml,而對照組有8例出血≥500ml。
分娩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分娩疼痛產生的機制比較復雜,對產婦是一種持久而強烈的刺激源。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多數產婦有害怕及恐懼的心理,情緒緊張,常常處于焦慮不安和恐懼的精神狀態。黃芪據現代藥理研究具有調節免疫功能,促進機體代謝,改善心功能,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從而可使產婦保持良好的體力和耐力,消除疲勞,提高痛閾,減輕產時疼痛,縮短產程,提高經陰分娩率。

附表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例(%)]
中藥足浴治療法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以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原則,在浸泡的過程中,借助藥力及水的熱力作用,通過皮膚毛孔吸收經絡傳遞,可使機體氣血運行通暢,血脈通暢后,藥物隨熱而行,乘熱吸收,進入靜脈循環,直達病所。此方法操作簡單,經濟安全,效果可靠,通過臨床觀察,可明顯減輕產痛,縮短產程,提高經陰分娩率,值得臨床推廣。
穴位按摩是祖國醫學的獨特治法,以針灸推拿、經絡陰陽五行等中醫學基礎理論為基礎,不借助任何工具,憑雙手在人體表面選定的穴位上,用循壓法、平揉法、壓放法等對穴位進行按摩,通過手法作用于人體經絡穴位,使之產生“外呼內應”的功效。
綜上所述,中藥足浴配合穴位按摩可減輕分娩疼痛和焦慮,減少了產科干預,縮短產程,提高陰道分娩率,從而減少了圍產兒病率及產科病率。該方法簡單,且經濟實用,易于操作,無副作用,值得臨床探討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