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像任何新技術革命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給人類帶來倫理道德上的困惑一樣,網絡不是洪水猛獸,但它卻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青少年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不可避免會造成一些負面效應如信息泛濫,垃圾污染,游戲網戀,網絡上癮,黑客行為,乃至網絡犯罪。如何在提升中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也給他們帶去道德和理智,發展網絡道德教育不僅是網絡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道德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中學生;調查;網絡道德教育;對策
學校德育是一門實踐很強的學科,它與時代的發展休戚相關。當今世界已進入網絡化時代,計算機網絡正日益進入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目前,網絡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發展很快,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普及,促進了教育觀念的更新,改變了學校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改變了學生傳統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育質量。
一、網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網絡的特殊性給中學生的道德信念造成了一定的混亂,不少學生存在一定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問題。初中生與高中生在網絡行為問題方面是存在明顯差異的,初中生的主要問題是沉溺電子游戲;高中生的主要問題,除了沉溺電子游戲外,更突出的問題是網聊和交友方面的學生很多。南昌市學校的網絡道德規范教育非常薄弱,德育的主要實施途徑—主題班會在網絡道德教育方面基本沒有啟動。
從獲得的調查問卷統計的有效數據及對現實狀況的分析來看,目前存在的困難主要是三大問題:
(一)網絡發展形式的創新性與現有教育模式的滯后性
網絡是創新的產物,其創新的形式,使信息的傳輸過程變成參與者主動的認知過程。然而,我們教育現狀與中學生的內在需求還有相當大的距離,某些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在教學內容、教材建設、教學方法、教師自身素質等關鍵環節上,自身改革的速度還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辗旱母哒勯熣撆c媚俗的市井傳聞都在我們的德育教育中并存。學校德育以什么樣的形象來適應這個創新的時代,是擺在我們眼前的最主要問題之一。
(二)營業性“網吧”迅速發展,相應的管理卻沒有跟上,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新問題
密密麻麻的網吧、進進出出的未成年人,猛烈的槍擊聲、興奮的喊叫聲……可以說是絕大部分網吧的情景。有的“網吧”業者,唯利是圖,沒有遵守有關規定,接納未成年人;下載一些含有不健康內容的網頁供客戶瀏覽,以吸引更多客戶;這些問題的存在,可以說是網絡社會不完全發展的必然產物,有待于通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逐步加以規范和解決。
(三)整個社會的網絡教育遠遠沒有跟上現實的要求
就目前社會大環境來講,由于無論是硬件、軟件在網絡教育方面都不能滿足廣大觸網者的需求,有關專家認為,應該對所有觸網者(包括網絡運營者、網絡監管者和廣大網民等)進行網絡道德、網絡法規、網絡技術和上網技能等方面的相關教育。
二、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對策
針對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充分利用網絡豐富的道德信息資源,開發網絡的德育功能,開發學校的德育資源,重新設計學校的德育模式。通過建立德育網站,開設各種教育和引導活動網頁及網下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有益身心發展的娛樂活動、心理咨詢活動、德育活動,并取得家庭和社會的協助,進行共同管理、教育,以達到構建適應網絡時代特點的學校德育框架的目的。
(一)加強對學生網絡道德規范的教育
以網絡為載體,在對學生進行網絡技術教育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網絡道德規范的教育,培養學生自覺的網絡道德意識、道德意志和道德責任感,提高學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二)建立網絡德育心理咨詢室,解決中學生心理問題
在網絡時代,學校要打破傳統的德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服務思想,做到哪里有學生,就哪里有教師,哪里有問題,就在哪里解決,及時發現,及時教育,防患于未然。
1.培養德育網絡隊伍,爭做“網絡媽媽”
2.建立網絡德育心理咨詢室
(三)網上與網下結合,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1.開展班級網絡活動
2.建立學生個性電子檔案
3.加強學校網絡建設,構建網絡德育長城
4.建設校園內部網吧,凈化網絡文化環境
5.通過日常行為規范和思想品德教育來提高學生的網德
6.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發展動態,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7.與家長聯系,爭取家長配合進行教育
8.爭取社會各界與經營部門的支持與配合
三、從政策、活動入手,全面提高中學生網絡道德素質
近幾年來,南昌市政府,市教育局對中學生網絡德育工作方面也認識到了不足,因此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活動,如:2008年“關于做好南昌市網上家長學校實驗基地建設的通知”,到2008年底,基本在全市中小學實現家校平臺的構建完成,大大加強了學校與家長之間的相互溝通,為家長掌握小孩的思想動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揚南昌城市精神,塑未來公民形象”南昌中小學德育工作實施計劃,讓南昌市中學生在南昌參加全國文明城市評比活動中增色不少,再次提升了全市中學生的德育素質。從2009年5月開始,為慶祝祖國的周年華誕,南昌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又開展了“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來自全省5000余名中小學生面向國旗莊嚴宣誓,并在“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條幅上簽名,活動一直持續至今。通過這一系列的網絡德育教育活動,讓同學們增強了愛國之情,堅定了報國之志,為祖國的將來努力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最后,用原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劉上洋的話作為結題: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廣大未成年人的愛國情感和思想道德素質,直接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推進,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江西省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以各項網絡德育活動的開展為契機,以進行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重點,以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為基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為目標,扎實工作,開拓進取,努力開創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簡介:黃河(1978~),男,漢族,江西南昌市人,中學一級職稱,教育碩士,南昌市第十八中學信息技術專業,教務處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學生網絡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