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醫院(523690)吳松 鄧宇杰 羅偉淵 陽立 黃思達
骨折是外科常見的外傷之一。因為不同骨的形態和結構的差異,骨折又分為多種類型。本次試驗研究的Pilon骨折[1]是指累及脛骨下關節面的脛骨下端骨折,伴或不伴有內、外或后踝骨骨折,并且常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和嚴重的軟組織損傷,是骨傷科常見的關節內骨折之一。以下是對我院收治的32例開放性III型Pilon骨折研究內外固定結合顯微外科技術的臨床應用的試驗,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2年~2014年收治的32例開放性III型Pilon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采取傳統骨折切開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架手術,其中男15人,女1人,平均年齡(42.35.±5.35)歲,左側11人,右側5人;治療組采取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術結合外固定架手術,其中男14人,女2人,平均年齡(40.69±6.58)歲,左側8人,右側8人。兩組比較,性別、年齡、骨折部位無差異(P>0.05),具有比較意義。
1.2 方法 傷后5~14天后,待創口處軟組織水腫消退后,對照組采用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的方法;治療組采用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術結合外固定架手術,鋼板內固定腓骨后,于內踝作一長約3cm切口,深達筋膜,不切開骨膜,暴露遠端骨折斷面和關節面,C臂透視下對骨折及粉碎關節面行手法復位,必要時克氏針撬撥復位并克氏針臨時固定,塌陷骨缺損處取髂骨或植骨材料填充。C臂透視見骨折及關節面復位良好,將脛骨遠端解剖鋼板從骨折遠端骨膜外沿脛骨內側面插入,透視下鋼板位置良好后,鋼板遠近端各克氏針一根臨時固定,然后將同一規格鋼板經斯氏針套入與內固定鋼板平行,經相應孔做小切口,于骨折兩端各打入螺釘3~4枚,置常規引流管,以外固定支架跨踝關節固定。

附表1 Mazur功能評分比較

附表2 優良率比較(人,%)
1.3 評定標準 根據Mazur功能評分標準:①優,大于92分,踝關節無腫痛,步態正常,活動自如;②亮,87~92分,踝關節輕微腫痛,正常步態,活動度正常的3/4;③中,65~86分,活動時疼痛,活動度僅為正常的1/2,正常步態;④差,小于65分,行走或靜息痛,活動度僅為正常的1/2,非正常步態,踝關節腫脹。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值加減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即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Mazur功能評分比較 治療組功能評分優于對照組,結果具有比較意義,如附表1所示。兩組比較,P<0.05,結果具有比較意義。
2.2 兩組優良率比較 治療組優良率大于對照組,如附表2所示。兩組優良率比較,P<0.05,結果具有比較意義。
選擇合適的手術時間是正確治療III型Pilon骨折的關鍵之一[2]。延期手術可以使損傷的軟組織得到一定的時間自我修復,增加了組織的耐受能力,減少了術后軟組織并發癥的發生,而且適當的延期可以完善相關的檢查,充分分析病情并制定有效的固定方案,減少了術后晚期并發癥的可能[3]。在治療Pilon骨折的時候可能出現多種的并發癥[4][6],其發生的概率與軟組織損傷程度、骨折類型、手術的時間選擇以及選擇的手術治療方法有關[5][7]。本次試驗對比組采用的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16例病例中,對照組優良率為68.75%,治療組為93.75%,治療組優良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表明了治療組取得了滿意的療效,治療組的治療方法明顯優于對照組。綜上所述,微創內固定結合外固定其治療效果優于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的治療效果,在臨床實踐中具有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