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麗群
【摘 要】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集中的地區,由于受方言、傳統文化等差異以及學生與教師的生活環境影響,使得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習中也存在有很多問題。本文從云南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實踐出發,分析了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及策略,以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英語;云南;少數民族;教學策略
1 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英語學習環境欠缺,不利于英語教學。云南地區少數民族較多,平時交流使用的多是方言或者普通話,使用英語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沒有使用英語的環境,僅靠在課堂上的學習,對于英語學習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現在的英語教學是以漢語為基礎的,很多英語語句的翻譯學習都是通過將之轉換成漢語再進行的。但是少數民族的方言與漢語在語序、用詞上都有所區別,這也為英語的學習提供了難度。
2)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學生對應于學習缺乏原因原因有:一是,文化差異的影響,云南少數民族較多,少數民族具有自己的特色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對外來文化有排他性,而且少數民族多地處山區,與外界交流較少,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也就相對較少。語言做為文化的一種,語言的學習也受到文化的影響。英語的學習也需要理解英語產生、使用的文化背景、歷史發展等,不懂得英語的文化背景,學起來會覺得枯燥、難懂,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了英語學習的動力與興趣。二是,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影響。很多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多重語法與單詞,比起聽、說,更重讀、寫,平時課堂也是在用漢語或方言教學,這使得課堂缺乏英語學習環境,學生們對英語的學習也會因為單一的教學方法,過多的讀寫作業而喪失興趣。
3)由于生活環境的影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并不重視,而且缺乏學好英語的信心。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緩慢,與外界交流較少,他們對于先進文化與科技的發展并不了解。由于生活環境的影響,很多人并不重視英語學習,認為英語學習毫無用處。這也造成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缺乏信心。
4)教學設施簡陋,教學經費不足限制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水平較低,教學資金投入嚴重不足。不論是教室環境,還是教學設施,與其他地區相比,都十分落后。很多地區教室空間狹小,但是學生人數并不少,這使得班級紀律難以管理,教師也很難兼顧每一位學生,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學習存在問題但是得不到解決,從而成績下滑。多數教室并沒有配備大屏幕、電腦等設備,上課時,教師大都是通過在黑板上書寫帶領學生學習,這降低了教學效率。而且,不僅是學生,就連教師,上網搜索資料也受到限制,教師的教學資料多數來源于教材還有幾本參考書,對于知識的更新換代并不了解,這不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5)教師提升空間小,教師隊伍人才流失嚴重。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師來說,他們的生活水平較低,交通也不方便,除了生活上存在不足,在教學方面,他們的晉升空間較小,很多人做了幾十年教師也沒有評上職稱。收入的短缺,來自家庭、社會的壓力,使得他們更傾向于離開自己工作的地方,一有機會便會去別的地區。這造成了教師人才的流失。
2 針對教學中所存在問題的教學策略
1)創設英語學習環境,改變英語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因此,英語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詩歌比賽、英語作文比賽等多種多樣的競賽、娛樂活動,增加他們練習使用英語的機會,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教師也要學會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使用多種手段輔助教學,如播放英文歌曲,采用看圖說話等方式,創設英語教學環境,鼓勵學生自學,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2)加強口語練習,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生的英語學習受方言影響較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英語口語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英語音標讀音練習,使得每個學生都能熟練掌握英語字母讀音。平時,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口語發音訓練,糾正他們發音中的錯誤。課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成立學習小組,讓他們多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不僅是口語,教師還要在平時加大對學生詞匯量、語法等知識的培養,讓他們熟悉英語讀寫的規律,避免方言的影響。
3)進行英語文化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建立在文化理解基礎上的英語學習會事半功倍,而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受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影響較深,對于英語文化不甚了解,對英語學習多數是應付了事。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多對學生講解英語文化,了解英語發展使用的背景。如,學習Food Festival 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西方的節日習俗等,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不同。不僅在課上,課外時間,教師也可以通過查找資料,給學生印發一些有關英語文化的資料,讓學生自行學習了解。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成立興趣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通過閱讀雜志期刊、查閱其他資料等方式分組討論學習西方文化。通過對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認同感與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與信心。
4)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加強對知識的復習鞏固,夯實學生學習基礎。英語教學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英語基礎,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太高,學生不容易達到,久而久之就會喪失英語學習的信心;教學目標太低,學生很容易就達到,也就沒有了學習的熱情。給學生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如一節課記30個單詞,這樣,學生就會有學習的動力,達到目標之后也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學習積極性就會明顯提高。同時,課堂不僅需要學習新知識,還需要加強對知識的復習。中學生忘性大,尤其是少數民族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相對較差,對知識的遺忘速度也較快,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應對之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如,抽查幾名學生上臺聽寫單詞,或者發一些習題,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教師讓學生進行反復復習,這樣就能夠夯實他們的學習基礎,也會加強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并將其運用到以后新知識的學習中去。
5)政府與學校要加大對教學資金的投入,教師應在現有基礎條件下,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學校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政府的支持,教學設備先進、教學環境適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同時,政府與學校都應提高教師的薪資水平,增加教師晉升的空間,給予他們培訓提升的機會,關心每位教師的生活,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這樣才能留住教師人才,讓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這些外在條件的改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教師應在現有的教學設施、教學環境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善于觀察,掌握班內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教學方式。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初中英語教學存在有些許問題,學生學習基礎、學習環境、教師自身教學水平、教學設施等都亟待改善。有些問題的改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在現有環境的基礎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張春艷.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初中生英語學習策略調查與研究[J].林區教學, 2016.
[2]楊國富.少數民族地區高效課堂模式下初中英語教學思考研究[J].新教育時代,2015.
[3]鄭鴻.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少數民族地區中學生英語教學策略的研究[J].關愛明天,2015.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