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
【內容摘要】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有不斷提高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才能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課堂觀察不僅可以幫助教師發現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使教師順利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還可以改善師生關系,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促進英語課堂實現有效教學。
【關鍵詞】課堂觀察 初中英語 教學質量
課堂觀察為實施有效課堂教學提供了依據,它把課堂實踐和理論聯系在一起,它為教師和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不僅有利于促進教師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師的素質,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高效課堂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一、課堂觀察的概念
課堂觀察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研究方法,它不是一種教學方法,而是帶有一定目的,通過對教師以及學生兩方面進行直接或間接的觀察,并收集相關資料,根據資料對課堂進行研究的一種技術。它不僅觀察教師的教學方法、肢體語言等,同時觀察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對課堂教學的反應等等。因為觀察者不參與教學活動,所以能夠細致、客觀、如實的反應情況,也就更容易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二、課堂觀察的方法
課堂觀察的方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定性觀察,一種是定量觀察。兩種觀察各有側重點、各有特點。定量觀察側重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作小動作的次數、教師的提問技巧、提問水平等方面的記錄,課后要對記錄的結果進行分析整理,以方便撰寫觀察報告,定量觀察比較嚴密、比較客觀;定性觀察不僅要做大量而詳細的記錄,還需要隨時記錄觀察者自身的體會感受,定性觀察注重細節的觀察,從整體上把握課堂,融入了觀察者的真實情感,更加簡便、靈活、自由。
三、初中英語課堂觀察的意義和作用
1.有利于發現問題
實際上,在初中生英語課堂上,存在許多問題,有些是老師意識不到的,我們可以通過課堂觀察來發現這些問題。比如過度追求趣味,脫離教學目標,教師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但沒有把握好課堂教學目標,課堂隨意性較強,導致對教學目標定位不準。
英語課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語言課程,通過課堂觀察,教師可以發現問題,及時調整,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通過觀察,教師可以關注個體存在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2.有利于初中教師素質的提高。
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師進行課堂觀察,可以幫助英語教師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比如肢體語言運用是否得當,促使英語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對教學活動的觀察,可以幫助英語老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活動,不斷突破自己,實現打造高效課堂的目的。另外,對觀察者也是一種促進,可以學習授課的英語教師先進的教學方法,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
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課堂觀察應注意的事項
首先,做好充分準備。課前針對觀察的任務目的,選擇相應的觀察位置。如果是對整堂課的觀察,應選擇教室的后排,如果是對教師的課堂觀察,要離授課教師近一些,如果是對學生進行的小組活動觀察,那么要靠近學生,不管在哪個位置,都不能影響師生雙方。其次,觀察方法要恰當,避免對師生造成干擾,記錄真實的課堂情況,保證觀察結果的客觀性。如果發現問題,課上不要與教師交流,做好記錄,課下在針對問題進行溝通。最后,不要把課堂觀察變成了聽公開課,對初中英語課堂觀察的目的是發現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幫助英語教師完善英語教學工作,而不是對課堂教學的優劣進行評價,因此,把觀察的重點放在課堂反思上和改進課堂教學上。
五、英語教師課堂觀察的實施
參與課堂觀察是英語教師是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活動。組織好教師參與課堂觀察,對觀察者與被觀察者雙方是一個極大的促進。在實施課堂觀察前,學校應組織相應的活動,首先被觀察的英語教師要進行說課,目的是向參與觀察的英語教師講述這節課的設計思路,提出自己備課中遇到的難題。參與觀察的教師根據授課教師的設計進行分工,選擇合適的觀察工具,確定好自己的觀察點,明確自己的任務。其次,在開展課中觀察時,提前5分鐘進入課堂,選擇有利的觀察位置,通過不同的記錄方式,進行定性描述和定量統計。課堂觀察后,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及時召開課后探討。被觀察教師先就自己上課的優點和不足談自己的感受與反思,參與觀察的教師也要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還要寫出詳細的觀察報告,報告中要有數據分析和教學建議。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英語課堂教學正從有序走向高效,課堂觀察讓我們在觀察中感受到了樂趣,也找出了課堂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分析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并為問題的解決尋求一種有效的途徑,課堂觀察有利于教師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從而使教學效果越來越好,以此來共同追求實效、高效的課堂,提高英語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沈毅、崔允漷. 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 陳波、關文信. 新課程理念與英語課堂教學實施[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 吳智丹. 低效或無效教學現象評析[J]. 中小學教學與研究,2008(2).
[4] 崔允漷、沈毅. 課堂觀察20問答[J]. 當代教育科學,2007.
[5] 高巖. 淺議閱讀理解題的解題技巧[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
(作者單位: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雉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