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華
【內容摘要】初中物理有效性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知識或常識,注重知識教學的拓展與延伸,教學模式上要實現積極創新。
【關鍵詞】初中 物理 有效性 課堂 措施
初中物理有效性課堂的構建,這需要首先從教師的教學理念入手,更新教師一些陳舊的教學思想。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才會有意識的去開發與利用各種新穎且高效的教學模式,才會不斷豐富知識教學的展開策略。教師要充分了解初中物理課程的特點,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選取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并且善于對于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與啟發。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教學主體性體現的更為充分,學生也能夠在高效的課堂上更透徹的吸收與掌握教學內容。
一、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知識或常識
首先,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學知識,或者是在特定內容的教學中引入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活常識,這些都可以很大程度為理論知識的教學帶來輔助功效。物理課程是一種實用性較強,且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課程。尤其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到的很多知識,大部分內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例證,并且可以用于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教師在進行知識教學時要善于利用這類生活素材,要將這些生活常識作為學生理解理論知識的例證或者依托,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這些實際內容來展開對于理論知識的思考與體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種素材與常識,這既是構建有效課堂的一個良好的教學策略,這也可以構建學生頭腦中理論知識和生活的橋梁,會加深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領會。
物理課本中的很多知識點都能夠在生活中找到例證與依托,教師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相關的素材,在講授這些內容時良好的發揮生活實例的輔助效果。如,教授透鏡時,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中常見的透鏡,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眼鏡、顯微鏡及望遠鏡等,讓學生把書本上陌生的理論知識轉變為生活中常見熟悉的現象,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拉近物理與實際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學習掌握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物理難題。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物理課本中大量的概念、定律、定理等都可以在生活中得到非常直觀的印證或者體現。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架構這些理論知識和生活實例的橋梁,透過讓學生思考這些非常熟悉的生活現象來領會理論知識,這種方法才是有效課堂構建的良好模式。
二、注重知識教學的拓展與延伸
課本中通常只是簡單的介紹一些理論知識,學生在領會與吸收這些內容時教師務必進行一些合理的教學拓展與延伸,可以豐富課本中的教學范例,多引入一些知識應用的生活化體現,以這樣的形式加深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印象。合理的展開課堂教學的拓展與延伸,這不僅是對于知識教學的一個必要的要求,這也是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理論內容,并且更充分的掌握這些理論知識的一種方法。知識教學延伸有很多途徑,教師既可以引入一些課外資料或者補充的教學素材,也可以充分發揮一些教學工具的輔助效果,利用圖片、視頻等形式生動化知識的呈現,以這樣的形式來實現知識教學的拓展及延伸。
教師可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進行圖片教學、視頻教學,將課本上復雜難懂的理論知識轉變為簡單易懂的實例,豐富物理教學的內容。比如,電路教學課堂上,教師可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通過豐富的電路設計圖片及日常生活中的電路安裝視頻進行演示電路原理,將復雜的電路原理簡單化。并鼓勵學生舉一反三,進行自主探討學習,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全面發展。教學的拓展與延伸還可以有一些其他的展開形式,重要的是教師能夠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選取教學方法,并且引入具有代表性的補充材料。
三、教學模式上實現積極創新
構建高效的課堂當然離不開課堂教學模式的積極創新,這也是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對于物理課程學習興趣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教師要不斷引入各種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進入課堂,課堂上教師單一的講授應當盡可能的減少,取而代之的應當是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與探究,以及學生間不同觀點、思維模式的碰撞。這樣的教學展開形式才能夠真正從各方面鍛煉學生的能力與素養,學生也會慢慢深入的展開對于各個知識點以及實際問題的探討,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理解與吸收知識的程度才會更深。教師可以將一些趣味化的教學活動融入課堂中,或者是創設能夠鍛煉學生思維與實踐能力的學習任務,這些都是教學模式創新可以有的方式。
教學模式創新的切入點有很多,教師可以首先從形象生動、接近實際生活的情景模擬入手,這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思考的積極性,實現初中物理的有效性教學。比如,在“簡單機械”的講解課堂上,教師可通過建立學習小組,進行簡單機械的真實情景模擬。教師可提出情景模擬小組探討的主題,隨后提出問題,讓小組成員在情景模擬中進行自主思考學習。這種教學策略能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符合國家高素質綜合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有效的創新教學策略。教師還可以找到一些其他的教學模式創新的切入點,重要的是要能夠豐富課堂,將學生的思考交流與獨立探究取代教師的單一知識講授。這樣的教學轉變不僅是高效課堂構建的基礎,這也是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鍛煉學生的各方面素養的一個教學基石,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夠將學生培養成更為優質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雒亞妮. 如何實施初中物理有效教學[J]. 數理化學習,2014(05).
[2] 王雄. 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研究[J]. 新課程(上),2014(08).
[3] 劉佛梅.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式教學[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4(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城南實驗初中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