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軍 陳佳印 /本刊記者
“三聚氰胺” 事件,使中國乳制品行業的信譽遭受嚴重打擊,產品信任度降低,加之近年來同質化競爭激烈,行業利潤下降,中國乳制品行業艱難爬行,信心亟待恢復?;趯懭胝ぷ鲌蟾嬷械墓そ尘?,全國政協委員、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全國兩會期間就國產乳業的品牌建設與創新方面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潘剛委員直言,從國際上看,很多企業歷史較長,且非常注重品牌建設,而我國企業的發展歷史相對較短,且不重視品牌建設。很多中國的消費者購買日本的品牌,包括前段時間很熱的馬桶蓋,實際這些產品很多都是中國制造的。消費者買這些產品,主要是看好其信譽和品牌。
潘剛委員認為,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的“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是一個引領作用,實際上也在為中國企業指明方向?!肮そ尘?,就是注重細節,追求極致,對品牌建設有很重要的意義,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很大差距?!彼e例說:“我們研究了十年中國的母乳,搜集了幾十萬個中國母親的母乳,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要到婦幼保健醫院去和一個又一個母親談,講我們是為了中國的孩子,想通過研究中國的母乳去研究中國嬰兒奶粉的配方。但我們在和一個美國高校合作過程中發現,他們針對母乳各種成分所做的研究非常精細,比我們的還要精細。中國企業也應當有這種精神。在這方面,我們還有提升的空間,必須要迎頭趕上?!?/p>
潘剛委員接著說,品牌建設的支撐就是質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重視品質的精益求精?!艾F在中國需求和供給存在不均衡。消費者有需求,但我們的質量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應從供給方面提升質量。”
對于推進中國乳制品企業的供給側改革,潘剛委員指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涵是創新。隨著國家經濟邁上新階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質量普遍提高,對高質量產品的需求不斷加大,乳制品行業需要不斷創新,通過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高質量的產品?!苯洕蝿莶缓?,企業就壓縮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這樣反而會制約企業的發展,影響企業長治久安。他強調,企業一定要認識到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的重要性,只有通過不斷創新,才能滿足新的消費需求,也只有通過不斷創新,才能提升乳制品行業的整體水平和安全水準。
潘剛委員還表示,創新是全方面的,不僅是產品創新,也包括發展模式的創新。如今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成為趨勢和國策。潘剛委員以伊利的發展為例。他說,伊利利用“互聯網+”思維,打通線上和線下平臺資源,通過抓取和分析母嬰人群的大數據信息,判斷目標人群主要的營養需求,從而構建一套全方位、專業、精準的定制化母嬰服務生態體系,是新形勢、新業態下,乳業加互聯網的創新。同時,他認為,企業還可通過“互聯網+”進行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的可視化管理、通過大數據進行全產業鏈風險點分析等。通過這些創新,企業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從而在服務中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增強信任。

▲全國政協委員潘剛 本刊記者 高軍/攝
潘剛委員認為,中國乳業市場是巨大的,消費者潛在的需求也非常大。針對兒童、青少年、婦女、老人,不同的消費者需求不一樣,所以在市場運作過程中要看到不同的需求,而且應該重視挖掘潛在需求的重要性,促進供給需求的有效對接。潘剛委員說:“很多需求是潛在的,從表面上往往看不出來。市場上還沒有某種產品時,很多人認為沒有這種需求,但當這種產品推向市場的時候銷量反而增長很快,這證明消費者有需求。從這個角度上看,中國未來市場增長的空間還是非常巨大的,中國乳制品企業也要堅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