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

八月初,2016年VRLA虛擬現實夏季博覽會在美國加州洛杉磯拉開帷幕。VRLA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虛擬現實博覽會,為期兩天,共有130多家品牌公司參加會展,舉辦了30多場研討會,席間被談及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內容創作者如何將虛擬現實“變現”。
這個問題從幾年前虛擬現實火熱登場至今,一直被頻繁討論。投資人砸下大把資金后,雖然研發出的實物看到了,內容看到了,收獲的熱度也看到了,但對于一個還處于發展階段的新興產業,最終收回成本、獲取利潤的道路并未打通。
羅伊·泰勒(Roy Taylor)是AMD公司“鐳”技術事業部(Radeon Technologies Group)專門負責VR內容的副總裁,他預計,目前處于研發階段的VR娛樂體驗內容大約有500項,投入從10萬到200萬美元不等,但體驗內容大部分仍只應用于公關宣傳,直接能“賣票賺錢”的基本沒有。泰勒認為,一些新興公司的作法也許能帶來借鑒,比如AMD正在展開合作的Awesome Rocketship。
在本次VRLA博覽會上,AMD與Awesome Rocketship發布了一款名為VR游戲太空艙的產品,里面有運動控制平臺和一臺電腦設備,提供各種VR游戲體驗。AMD和Awesome Rocketship希望在電影院、商場、零售店甚至博物館等公共場所設置這些太空艙,讓大家付費來玩VR游戲,以此實現盈利。
Awesome Rocketship的CEO吉姆·斯圖爾森(Jim Stewartson)介紹,起初他想打造的是VR內容工作室,但是發現該計劃基本無法賺錢。于是,斯圖爾森把重點放在建設VR游戲站上,硬件部分由其他合作伙伴提供,比如AMD。另外,Awesome Rocketship開發的VR內容還可以與其他內容提供商共同制作,比如為電影打造VR版主題游戲——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影迷看完電影走出影院,就可以直接來到旁邊的VR游戲艙里,將剛剛在大銀幕上體驗過的驚險刺激情節再親身經歷一遍。
Awesome Rocketship計劃在今年10月選擇試點測試游戲站,并將在年底全面打入歐美和亞洲市場。
事實上,VR體驗內容目前已經開始“浸入”電影市場,在本次博覽會上,導演彼得·杰克遜創立的視效公司維塔數碼(Weta Digital)就帶來了一段VR體驗視頻,并由為《指環王》三部曲打造視覺特效的韋恩·斯特伯斯親自展示。這段VR體驗根據斯皮爾伯格執導的迪士尼電影《吹夢巨人》(The BFG)制作而成。觀眾戴上頭顯后,就能在這個體驗中化身電影主角蘇菲,坐在巨人手上感受電影中的奇妙世界。
除了已經上映的《吹夢巨人》,維塔數碼參與制作的另一部剛上映的真人動畫冒險電影《彼得的龍》(Petes Dragon),也在博覽會上公布了VR體驗視頻。這段視頻名叫《彼得的龍:妙妙龍的飛翔》(Elliots Flyover),視頻中的場景是使用諾基亞新發布的OZO虛擬現實相機所拍攝的新西蘭實景,再通過后期添加特效,能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像自己騎在妙妙龍的后背上,飛躍壯闊的山河,在天空中自由飛翔,該款產品由迪士尼和諾基亞聯合出品。
凱文·科尼什(Kevin Cornish)是一位電影導演,他也發現VR娛樂內容正在逐漸成為吸引大企業投資的新興陣地。目前,他正在與AMD合作,為其導演一部VR科幻劇集,全部由VR攝像機拍攝,在本次博覽會上,科尼什公布了這部名為《記住,記住》劇集的片段,以此展示AMD在浸入式VR體驗中,能為用戶帶來的極致聽覺體驗。
除了合作式的經營理念,也有將內容制作與分銷都握在手中的初創公司,Visionary VR就是其中之一。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吉爾·巴倫(Gil Barron)曾在著名視效工作室Method任職,他為公司打造了一個名為Mindshow的平臺,無論是專業還是業余人士,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制作自己的VR內容。制作完成的內容還可以真實體驗,了解實際效果如何。在早期階段,平臺中可供使用的角色和地點素材有限,并全部由Visionary VR提供,但巴倫希望,公司未來能夠與專業人士合作,引入自己的角色和地點。目前,Mindshow平臺已經與HTC Vive展開合作,其他系統或設備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獲得支持。
對于VR如何賺錢,只有在擁有了足夠數量的消費者基礎后才能脈絡清晰,目前的VR體驗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宣傳的補充手段。如何讓其在未來獨當一面,是所有從業者都在關注并參與其中努達成的事情。3D技術,圖形處理,網上聊天、看視頻,這些如今常態化的體驗在幾十年前就像現在的VR一樣,也是令人著迷的新事物,也有著各種不確定的發展前景,但隨著技術成熟,它們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更是成為了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在工業4.0被經常提起的如今,這個剛起步呈現出迅猛發展態勢的新科技,也許就是下一個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