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中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說的是眾人的智慧相加比個人的多,即便是身份卑微的“臭皮匠”,合起來出個主意,也能頂上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但是這里有個前提,就是“臭皮匠”必須是會思考的“臭皮匠”。如果不會思考,不想思考,或者根本就不敢思考,那么別說是三個“臭皮匠”,就是30個、300個“臭皮匠”也沒有用。
學校中層干部是學校各項政策措施的執行者,是學校各個部門工作的組織者,是校長與師生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是校長的左膀右臂,在學校的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
“思想決定行動”“思路決定出路”。每位校長身邊都有一批中層干部,他們的素質自然要比“臭皮匠”強多了,如果這些中層干部都能敢于、勤于、善于思考,那么,這位校長乃至這所學校必然會蓬勃發展。讓中層干部敢于、勤于、善于思考,是校長的一門領導藝術。
一、虛懷若谷、從善如流,讓中層干部敢于思考
有了校長的大度,才能有中層干部的大智。如果校長有虛懷若谷的胸懷和從善如流的態度,鼓勵中層干部出謀劃策,他的身邊自然就會有一批有智慧、敢于思考的高參。
中層干部首先要做到無私無畏,用胸懷打開智慧的大門。站在群眾利益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觸及問題的本質,找到問題的根源,進而解決問題。無畏才能敢想敢干,敢于擔當,敢于先行先試;無畏才能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拋開更多的顧慮,更加客觀理性。無私無畏是擁有智慧的前提條件。其次是要熱愛本職工作,用激情激活智慧的能量。激情是創新的催化劑,充滿激情才能步入新的境界,得到智慧之神的青睞。最后是要多動腦筋,用勤奮儲積智慧的活水。在工作中,要善于尋找事物的規律,運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問題、總結經驗,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勤動腦多思考,勤動筆多總結,“天道酬勤”,勤奮才會迎來智慧之神的光臨。
鼓勵中層干部發言,陳述自己的觀點,尤其是要敢于發表與眾不同的、與校長思想不一致的意見和想法,能夠聽到“不同的聲音”,營造“百家爭鳴”的良好局面。校長要集思廣益,博采眾長,減少決策的失誤。如果校長獨斷專行、文過飾非,抵制、壓制甚至打擊中層干部的意見,那么,他的身邊就只會聚集一些阿諛奉承的“小人”,沒人敢說真話、實話,更談不上思考謀略了,這樣的校長是干不成大事的。
二、權力下放、各司其職,讓中層干部勤于思考
中層干部只有不斷地思考,他才能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而要做到這一點,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校長要將權力下放,讓中層干部各司其職。中層干部有了權力,自然也就多承擔了一份責任,就會去思考該如何行使這份權力,履行這份責任,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同行、同事更好。
中層干部要勤于思考,積極轉化,做到眼光長遠、思路開闊、思維活躍。這就要求中層干部在日常的工作當中要善于思考,小到書寫教學反思,大到組織、主持會議,凡事都應三思,做到事前思規劃,事中思漏洞,事后思失誤;遇到新問題時,要敢于創新,提升自己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做到反應迅速、舉措科學合理。
每個中層干部都思考了,這所學校便由一個“諸葛亮”的思考變成了眾多“臭皮匠”的思考,其效率自然要高得多;同時,校長也可以從繁雜的學校事務中解脫出來,去思考全局性、整體性的大事,提升學校整體的工作效率。如果校長事必躬親、諸權獨攬,一個人說了算,中層干部就會產生惰性,頭腦就會銹蝕,思維就會僵化,這個處室的工作就很難有所建樹。
三、因勢利導、精心“點化”,讓中層干部善于思考
經常有校長抱怨中層干部不善于思考問題,思維滯后,不對路子,其實,中層干部是否善于思考,取決于校長是否善于引導。高明的校長總是會想方設法地引導中層干部,精心“點化”,幫助他們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成為足智多謀的干才。
中層干部要“摸得清情況”,面對所負責的工作,要多思考、多分析、多比較,突破思維定勢,迅速有力地推進工作;要“跳得出工作”,既能“低下頭”抓好具體工作的業務落實,又能“抬起頭”跳出業務,總結經驗,把握規律,以更廣的視野、更高的眼光審視工作,多問幾個“為什么、怎么做、是否還有其他好的辦法”,時時在思辨中研究工作,總結經驗,不斷提升。
學校中層干部要多思考,人人思考,才能有思維的碰撞,進而生成管理智慧,提升管理素養,打造出一支富有凝聚力、戰斗力和創新力的領導班子。學習、思考與踐行是相互聯系的過程,唯有學習,才能使我們的思想永不落伍;唯有不斷地思考,才能使我們的學習更有深度;而唯有積極地參加教育實踐活動,才能體現出自己的社會價值。因此,我們必須在學中思,在思中做,在做中學,不斷調節自己的心態,苦中找樂,用堅定的教育理想,滿懷激情地工作,去迎接布滿荊棘、充滿機遇的挑戰,用心血和汗水去譜寫自己教育的詩意人生。
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要帶著問題去學,要聯系實際去學,學習中通過縱向思考進行對比,橫向思考進行聯系,逆向思考進行總結,要打破思維定勢,超越發展定式,做到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拓展,不斷增強工作思路的科學指導性與現實針對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思想的領導,其次是行政上的領導。”校長必須有思想,有思考的頭腦和勤于、善于實踐的雙腳,才能真正成為學校的精神領袖。
讓中層干部學會思考,勇于創新,善于開拓,我們的學校才能變得更新、更強、更好。
(作者單位:江蘇金湖呂良中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