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婧
[中圖分類號]S4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2-0055-01
我省農場種植辣椒已有多年歷史,尤其在近幾年,隨著各大城市及地區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辣椒價格相對穩定,辣椒種植的收入量不斷增加,也為逐漸成為農場的主要種植產業。但由于辣椒易受到多種病害的侵襲,影響辣椒的生產安全。現對辣椒常見的病害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提出針對性的防治措施,降低辣椒病害發生率,提升辣椒種植的經濟價值。
1.辣椒常見病害
近年來,辣椒病害發生較為普遍,且造成的危害是毀滅性的。本地區辣椒常見病害主要包括三類:一是辣椒疫病,二是辣椒炭疽病,三是辣椒枯萎病,具體如下。
1.1辣椒疫病
通常情況下,辣椒疫病主要表現為辣椒莖基部和枝權處表面出現黑褐色斑點,與周圍健康組織有明顯分別。病部往往是由上而下逐漸枯萎、死亡,若相對濕度較大,辣椒病部表面生長出白色霉層,或葉片接近于圓形斑點。
1.2辣椒炭疽病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生長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病害,該種病害主要對辣椒果實產生侵染,部分辣椒炭疽病也對辣椒葉造成侵染。辣椒炭疽病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黑點炭疽病,二是紅色炭疽病。通常情況下,在植株的葉片上,辣椒炭疽病初期表現為水浸狀褪綠斑點,病害后期則形成圓形病狀斑點。辣椒中央呈現灰白色,且呈現黑色的小粒點,邊緣呈現褐色。據相關研究顯示,半知菌亞門辣椒刺盤孢是導致辣椒炭疽病形成的主要原因。通常情況下,辣椒炭疽病的發病時間為六月份的中下旬,高溫高濕、氮肥施量過多、栽植密度大均可導致辣椒發生辣椒炭疽病。
1.3辣椒枯萎病
辣椒枯萎病是辣椒生長過程中一種系統性的侵染性病害,辣椒在枯萎病發病初期,其近地表的莖基部呈現水浸狀腐爛,若未及時控制,植株將會迅速枯萎。有研究顯示,半知菌亞門真菌是造成辣椒枯萎病發病的主要病原。造成辣椒枯萎病發病的原因主要包括雨水量過多、氮肥施量過多等。
2.辣椒常見病害的防治
針對辣椒病害的不同種類和不同發病原因,現提出幾點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以降低辣椒常見病害發生率,提高辣椒產量。
2.1辣椒疫病防治
針對辣椒疫病防治,主要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首先,在辣椒品種的選擇上,需要選擇抗病品種,從根本上降低病害發生率。其次,在種植環境的選擇上,選擇地勢相對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保障辣椒的生長環境良好。最后,在防治藥物的選擇上,通常選擇72%霜脲錳鋅600-800倍、44%精甲百菌清800倍或58%甲霜錳鋅600倍,給藥方式為噴霧式噴灑。
2.2辣椒炭疽病的防治
針對辣椒炭疽病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辣椒栽植面積不宜過密,控制植株間隙。其次,雨水量過多的季節,尤其是雨季,要注意種植區域的排水,避免種植區域大面積積水,保護辣椒根系。最后,使用適宜的藥劑防治,一般情況,藥劑為325g/L的苯甲嘧菌酯20~50ML/畝,或10%苯醚甲環唑50-83g/畝,在辣椒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霧處理。
2.3辣椒枯萎病的防治
針對辣椒枯萎病的防治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在辣椒栽培管理中,調節水分及養分的施用。其次,在枯萎病發病時,及時將病株拔除,避免病株周圍辣椒受到病害影響。最后,在枯萎病發病初期,使用4%嘧啶核苷類抗菌素600倍液澆灌,每株0.3-0.5斤藥量,灌注兩次,從而控制病害的進一步發展。
總結
在近幾年的種植實踐中,辣椒病害對辣椒產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在實際種植和管理中,農場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辣椒生長周期及易發病時期進行細致觀察。只有及時發現病害,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方可降低辣椒病害發生率,提高辣椒產量,增加農場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