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春花



[摘要]以鄭單958為試驗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對玉米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追肥時期為第一次追施1/3,第二次追施2/3處理產量及其增產最高;不同施用方式為開溝和穴施增產較大,適宜穴施深度為5-10cm。3414肥效表明,玉米施用氮、磷、鉀肥料增產效果明顯,其中氮肥增產最大,增產率為29.7%;其次是磷肥,增產率為26.4%;鉀肥增產率最小,為18 4%。千克養分增產為鉀肥>磷肥>氮肥,分別為45.9kg、44.2kg和32.6kg。
[關鍵詞]科左中旗 玉米 施肥方式 產量 肥效
[中圖分類號]S1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2-0142-02
1.材料與方法
1.1玉米氮肥施用時期試驗
玉米氮肥施用時期試驗采用單因子試驗設計,試驗選擇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進行,重復三次。供試作物品種為鄭單958。試驗共設10個處理,其中設有兩個對照,即空白區和無氮區以及不同氮肥施用時期處理(見表1)。試驗小區面積為40m2,小區采用順序排列法排列方式,以便進行田問觀察。各處理除施肥量以及施肥時期不同外,其余田間管理均一致。
1.2玉米氮肥追施方式試驗
試驗分別在高中低肥力地塊上實施。設計5個處理,在玉米氮肥追施時,分別采用:①表面株施;②表面撒施;③開溝施用,施肥深度5cm;④穴施,施肥深度5cm;⑤穴施,施肥深度10cm;⑥穴施,施肥深度15cm;⑦無氮區(CK)。氮磷鉀肥用量以當地測土配方施肥確定的最佳施肥量為標準。磷鉀肥以基(種)肥的方式一次施入,氮肥30%作種肥,70%作追肥。追肥中的1/3在拔節期施入,另外的2/3在大喇叭口期施入。追施肥料要根據不同處理準確計量到小區(撒施)、單行(溝施)、單株(株施、穴施)。溝施和穴施離開植株。
供試品種為鄭單958。試驗小區面積40m2,三次重復,小區采用隨機排列。試驗地塊平整,肥力均勻,前茬一致(均為玉米茬),灌溉條件較好,各處理除施肥方式不同外,其余田問管理措施一致。
1.3測產
收獲時去除邊行,按照小區單打單收,折算單位產量,并對相關性狀進行調查和考種。
2.結果分析
2.1玉米氮肥施用時期產量
玉米氮肥施用時期試驗結果見表2。各試驗點各處理產量增幅不同,不同年份各試驗點中,均以第一次追施1/3,第二次追施2/3處理產量及其增產最高;其次為基(種)肥1/3,第一次追施1/3、第二次追施1/3,再其次為基(種)肥施用1/3,第二次追用2/3,平均增產分別為32.5%、26.6%和23.0%,可見科左中旗玉米施用氮肥應分開施用,適宜采用以上三種方式。
2.2玉米氮肥追施方式產量
玉米氮肥追施方式試驗結果見表3。氮肥分為表面株施、表面撒施、開溝5cm、穴施5cm、穴施10cm、穴施15cm六種方式施用。2年5個試驗點位結果表明:五種氮肥追施產量方式與無氮區產量相比,平均產量增產分別為19.2%、18.1%、36.7%、33.5%、35.9%、32.3%,可見氮肥表面株施和表面撒施均不可取,增產較小,開溝和穴施增產較大,玉米氮肥應開溝或者穴施,適宜穴施深度為5-10cm。
3.結論
科左中旗玉米種植,第一次追施1/3,第二次追施2/3處理產量最高且增產最明顯;開溝和穴施增產較大,穴施深度為5-10cm為宜。3414肥效表明,玉米施用氮、磷、鉀肥料增產效果明顯,千克養分增產為鉀肥>磷肥>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