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剛
[中圖分類號]S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2-0161-01
溫度環境與水分供給,是影響黃瓜產量的重要因素。而充足的養分與光照,則是保障黃瓜高產的前提。因此在栽培過程中應為黃瓜的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
1.影響黃瓜產量的因素
1.1水分
黃瓜是喜濕作物,對干旱的耐受力相對較低。但若水量過多,則容易造成根部潰爛,影響其正常生長。通常情況下,栽培黃瓜的土壤,保持濕度在95%到85%之間即可。而空氣濕度則按照白天與夜間的不同,應分別控制在80%和90%。在黃瓜的各個生長階段中,對水分供給有著不同的要求。—般來說,發芽階段的黃瓜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此時土壤濕度也應控制在90%之下。初花階段對水分的要求相對較少,可適當降低土壤含水量,避免漚根和徒長現象。在節瓜階段,果實內需要大量水分填充,因此應該結合黃瓜長勢,分多次進行澆灌,并對單次灌水量進行控制。
1.2溫度
相比其他常見農作物而言,黃瓜對溫度的要求相對要高。據研究顯示,只有在12℃以上,黃瓜才能生長。只有在25℃以上,黃瓜的光合作用效果才能顯現,其生長速度與結實效果才能達到最優。若溫度不足12℃,則黃瓜的生長發育速度會有所下降,并且其生理活動也會出現相應的失調,不利于結實。而若溫度低于10℃,則有可能形成凍害,造成黃瓜秧凍傷或凍死。在35℃以上的溫度環境,黃瓜的呼吸作用會加強,那些因光合作用而獲得的養分,會受到呼吸消耗的影響而流失,致使生長速度下降。而40℃以上,則會導致黃瓜細胞中原生質的流動停止。
1.3養分
栽培黃瓜,應盡量選擇保水性好、透氣性好的土壤。并且要求土壤粘性應適中。此類土壤對結瓜和壯苗都比較有利。黃瓜的生長,需要吸收一定量的鉀元素,其次為氮元素。而對其他諸如鈣、鎂元素等的需求量相對較少。因此,在選土選肥時應注意為黃瓜補充。
1.4光照
黃瓜是喜光作物,但對光照的需求量并不多。但在一些特殊的生長時期,還是應保證黃瓜受到充足的光照。例如育苗階段,保持光照充足有助于壯苗。在結瓜階段,有助于黃瓜結實。此外,與所有植物同樣,充足的光照能促進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對黃瓜幼苗,保持日照8小時左右,能促進其雌花分化。
2.黃瓜高產栽培技術
2.1控制播種與催芽
黃瓜的播種時間可以選在春(1-3月)與夏(6-8月)兩季,只要在當前的溫度環境下,能使種子順利發芽即可。如果選在春季播種,而氣溫相對較低。則可采取浸種催芽的方式進行育苗。催芽應使用50℃左右的溫水,浸泡種子達到10分鐘。而后將種子撈出,并以30℃溫水浸泡5小時。瀝水后保持28℃恒溫20小時,即可進行發芽。
2.2控制施肥與灌溉
以綠色肥料作為基肥,為黃瓜補充微生物和其他營養元素所需。每畝基肥用量在2500kg即可。觀察真葉,當達到2片以上時,以尿素作為主要肥料進行追肥,每畝用5.5kg即可。并保持追肥時問為半個月一次。苗期的水分應根據天氣情況,進行合理控制。在晴天,應適當淋水。在旱時,應每周進行1到2次的透水灌溉。
2.3控制搭架與除草
搭架時間應選在秧苗卷須時,為增加光照和透風程度,避免黃瓜結實后落地。可采用人字架進行合理布置。為確保植株能夠均勻度分布,因此每周應進行2次左右的引蔓。將側蔓生長超過8節的部分剪除。將主蔓生長到30節之上的部分剪除。采用適量的除草劑,將雜草去除,防止秧苗養分被奪。
2.4預防畸形瓜
在生長期應注意氮元素的補充,保持養分與水分供應充足,并進行人工授粉,防止出現尖頭瓜。可在植株葉面上噴涂0.3%磷酸二氫鉀,避免出現大肚瓜。可使用牙簽扎蔓,糾正彎曲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