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 于海燕
[中圖分類號]S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6)02-0175-01
1.基地選擇
基地要求旱能澆、澇能排,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無污染。基地大氣、土壤、水質符合綠色食品生產要求。法庫地區2014年經遼寧省農科院環評合格適合綠色食品生產。
2.品種選擇
選擇適合當地生產的優質抗逆性強、高產的非轉基因優良地瓜品種:如川山紫、紅香蕉。
2.1種瓜處理
種瓜質量要達到:選擇5-6年沒有種過地瓜的生茬地進行留種,單個種瓜150g-400g之間,瓜形紡錘形,無病蟲害,晾干入窖。(窖深4-5米,溫度10-15度,窖存量200噸左右)。
3.整地建苗床
3月20日前后,整地施肥。使用有機無機復混肥100-150kg/畝,撒勻耕地40cm以上,打破犁底層,整畦,苗床寬2米,長50-60米。苗床與生產田比例1:10。
3月25日前后選擇晴天,將種瓜從窖子取出,逐一挑選無病、無傷、無凍害,表皮光潤,大小適中、芽眼飽滿的薯塊作種薯。55度溫水浸種10分鐘到水溫45度時取出,平擺放于苗床,瓜挨瓜擺放,覆土3cm,蓋膜(4米小工棚)。翌日上午10點前用45-55度溫水潑灑苗床,是苗床覆土濕度達到70-80%,接著扣棚。早揭晚蓋。晚上加蓋草苫,保證棚內溫度達到18-26度。
10-12天左右再澆水一次(順苗床澆自然水),2周后基本出齊苗。保持溫度18-26度,不能超過32度。
4周后(4月下旬),開風口降溫3-4天,此期室外溫度10-25度左右,自然通風將床溫降到20℃左右。栽前2天揭膜練苗。煉苗后準備分苗。此時苗高30cm左右,莖粗0.3mm以上。采用高剪苗,離苗床3cm剪苗,保證苗高25cm(每百株重600-750g)。
4.整地、施肥
4月下旬,選擇砂質土壤。畝施農肥5000kg,田間撒勻,進行深耕40cm以上,做到無漏耕,無坷垃耕均耙細,做到上松下實,起壟。龍寬75cm,壟深25-30cm。
5.大田栽植
5月1日前后,待地溫穩定在15℃時以上時進行栽植,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左右。栽植前用多菌靈2500倍液對高剪苗沾根,株距22-23cm,畝栽3800-4000株(6月中旬夏栽4000-4200株)。栽植時采用45度角斜栽,穴內澆水,栽后覆土深度5-7cm,易淺不宜深。
6.田間管理
6.1前期管理
6.1.1中耕除草:地瓜栽植后,特別降雨后要及時中耕劃鋤,防止雜草生長。
6.1.2適時打頂:主蔓長50~60cm時,打去頂部未展開嫩芽,待分枝長50cm時,打群頂。夏季降雨較多要防徒長,可采用人工提蔓或用木棍打群頂破壞生長點來抑制生長。
6.2中后期管理
6.2.1防旱排澇:
地瓜耐旱不耐澇,一般情況下不澆水。遇干旱年份,當葉片中午凋萎,日落不能恢復,連續5~7天,可澆水,采用隔壟澆水,以澆半溝水為宜。如夏季降雨較多,田問要及時排水防澇。
6.2.2葉面噴肥防止早衰:
由于地瓜栽培采用一次性施足,期間不再追肥,為防止早衰,一般于7月下旬、9月上旬各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1次,畝用量0.1kg/次。
7.病蟲害防治
地瓜栽培采用輪作,病蟲害較少,法庫地區常見蟲害主要為:蠐螬、地老虎;病害為:根腐病。防治主要采用農業防治為主。
7.1根腐病
農業措施:實行輪作倒茬,建立無病留種田,培育無病壯苗。
藥劑處理:為防止根腐病,栽植前對地瓜苗進行藥劑蘸根消毒。采用6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600倍液,畝用量55克,浸根深6-10厘米,92-3分鐘,每個生長季一次。
7.2地下蟲害
地下害蟲主要為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不僅危害薯塊、纖維根以及幼苗、嫩莖,造成地瓜生育不良,甚至死苗,影響產量和品質。
結合冬、春耕撿拾幼蟲,消滅、減少蟲源,種植前結合深翻地在土壤中畝施0.5kg白僵菌進行防治。
8.收獲
地瓜在10月中下旬(霜降前)要及時收獲,避免薯塊受凍,發生冷害腐爛造成損失。一般畝產鮮薯2250kg。收獲時注意避免薯塊表皮受傷。
9.貯藏
地瓜收獲后立即入窖,以免遭冷害后貯藏時腐爛。
窖內消毒:薯塊入窖前窖內宜用硫磺煙霧消毒一次,每100立方米施用500克硫磺,進行微燃燒,密封10小時,通風3天以上,待窖內沒有氣味后方可使用。
安全貯藏的適宜溫度:以9-15℃為宜。窖溫高于15℃,時間長就會發芽,消耗養分,9℃以下時間長了就會發生冷害。濕度以保持85-90%為宜。
貯藏期的管理:
前期:種薯入窖20天內,應將窖溫提高至20-24℃進行保溫愈合處理3天(方法:將門、窗戶全部堵嚴,利用薯塊自身呼吸提高溫度),促使傷口愈合,防止病害。3天后使窖溫降至14-15℃。
中期:入窖20天到次年2月初為貯藏中期,這時外界氣溫下降,保溫是其重點。使窖溫控制在10-14℃,這時應及時封窗、封門、堵氣眼,遇到窖溫下降到9℃以下時,窖內應加溫,使窖溫保持在10℃以上,以免發生冷害。
立春后氣溫回升,但天氣寒暖多變,薯塊生活力弱,抗病力下降,應及時調節好溫濕度,將窖溫保持在10℃以上,濕度保持在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