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對于肉質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牛肉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多。經過相相關研究顯示,雜交牛肉質鮮美,一經推出便受到了極大的歡迎,因而培育雜交牛在某種程度上是市場發展的需要。文章中詳細論述了雜交牛的飼養管理技術,謹為之后的雜交牛飼養提供參考標準。
[關鍵詞]雜交牛 飼養管理技術 研究
[中圖分類號]S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2-0257-01
所謂雜交牛就是引進外來種公牛,使其與當地母牛雜交配種,繁衍后代,我們將其稱之為雜交牛。近年來,雜交牛數量隨著市場的需求量的劇增不斷擴大養殖規模,由此對其飼養管理技術也引起極高的關注度,本文以肉牛雜交牛為例,提出雜交牛飼養管理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借此提升雜交牛成活率。
1.選址與規劃,選擇肉牛品種
飼養肉牛雜交牛需要進行科學的選址,一般情況下,要選在干燥和平坦區域,并且是背風向陽處,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且水質要好,土壤沒有出現污染現象的地區是培育肉牛雜交牛的最佳區域。在養殖場內需要合理規劃,分別構建管理區、生產區及病畜區,為雜交肉牛提供一個相對較好的環境。
培育雜交肉牛還需選擇相對優良的品種,這樣能夠在某種程度上確保養殖效益。可以引入肉牛與本地黃牛進行配種,以此繁衍后代,引進的肉牛生產速度明顯優于本地黃牛,依據相關調查顯示,圈養效果最佳,可以船陜雜交肉牛的生長速度。
2.犢牛飼養管理
2.1做好母牛孕后期飼養管理
在母牛懷孕后期,尤其是最后2個月,是雜交牛犢生長的關鍵期,必須做好母牛的營養管理,補充精料、食鹽,還需加入礦物質。從母牛生產的前60d,需要為母牛補給營養,主要是以玉米為主,數量是500g,然后逐步增至25g幢,直至1500g為止,穩定補充量。母牛所需的礦物質,基本是磷酸氫鈣,添加量依據精料的1%-2%,而食鹽的添加比例為0.5%。
母牛臨產前的一個月,對母牛的護理要尤為注意,盡量不要使其快速奔跑,以免出現流產。臨產前10d內,飼養人員需要對母牛的乳房進行護理,基本措施是運用熱毛巾熱敷,按摩其乳房,以此促進乳腺發育。在母牛產前的2d,或是產后的2d,必須減少精料的攝入量,混合豆漿及麥麩,這樣可以降低母牛產后發病率,增加其泌乳量。
2.2強化出生牛犢的健康管理
母牛臨產之前,必須時刻觀察其反應,檢查胎位,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與專業獸醫取得聯系,幫助母牛生產,與此同時,需要對牛舍消毒。對于剛剛出生的牛犢,必須小心護理,做好消毒接產措施,如果是冬季還需要做好防凍工作,讓犢牛在第一時間吃足母乳。
2.3增強牛犢營養
雜交牛犢與普遍牛犢相比,它們的生長速度較快,第10d起,母牛的泌乳量已經不能滿足其生長需求。因此飼養人員需從第7d起,讓牛犢吃奶粉,或是代乳精,訓練它們離開母乳也能生存。針對牛犢食用的代乳精,其調配的具體比例需要依據牛犢年齡的不同而酌情而定,通常情況下,30日齡的犢牛,其食用的代乳精必須是由以下成分組成:奶粉或是豆漿,然后混以白糖、米面稀飯,隨著犢牛生長速度的加快,讓其慢慢適應配合精飼料,這其中含有高蛋白,同時里面的低纖維可以使犢牛很快消化,隨著犢牛年齡的增長,飼養人員需要訓練其吃料、吃草,在放牧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精料、青草,以便可以加速犢牛生長。
3.肉牛育肥方法
3.1持續育肥
持續育肥法,它主要針對的是斷奶之后的犢牛,立即對其實施育肥,直至出欄體重。飼養可以采取相對有效的措施促進犢??焖儆?,放牧+補飼是一種飼養模式,還可以通過舍飼栓系以此達到育肥犢牛的目的。以放牧+補飼為例:在牧草富裕區域,犢牛斷奶之后,可以以放牧為主,適量補充精料,或是摻入干草。舍飼栓系肥育,也就是在犢牛斷奶之后,進行持續育肥,這需要飼養人員具有較好飼養技能,讓犢牛每日增重至少1千克。
3.2后期加強育肥
針對后期強化育肥,需要集中進行育肥,以此滿足屠宰要求,或是部分2歲左右的犢牛,幫助其快速達到標重,具體措施是在較短時間內,使其吸收最多的精料,使其體重快速達標,繼而滿足出欄體重。后期加強育肥主要辦法有:放牧+補飼法、秸稈+精料等。
結語
綜上所述,雜交牛由于其自身的獨特優勢受到了極高的關注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飼養雜交牛,獲得了較好的養殖效益。文章以雜交肉牛為例簡要概述了相關的飼養管理技術,探討了在母牛懷孕的管理方法,分析了犢牛出生之后的飼養要點,并且論述了犢牛養殖的注意事項,進一步促使雜交牛養殖效益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