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醫院(528000)林群 黃少敏
變應性鼻炎即過敏性鼻炎,臨床上主要是以鼻塞、鼻癢、噴嚏、流清涕為主要癥狀的鼻科常見病,有些受檢者還伴有眼睛癢,咽癢等。臨床研究證實氣道高反應性作為支所管哮喘的主要特征,主要采用支氣管激發試驗診斷支氣管哮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應變性鼻炎與支氣管哮喘疾病之間的相互關系。為此,筆者隨機抽取我院在2010~2012年期間收治的126例變應性鼻炎受檢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具體的報道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126例變應性鼻炎受檢者中,年齡在12~21歲,平均年齡18歲,男66例,女60例。受檢者入選標準:本組受檢者的診斷標準均符合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所制定的變應性鼻炎相關診斷標準;所有受檢者均自愿同意配合診斷治療,均無心、肺功能障礙,無意識障礙等。本組受檢者在性別、年齡、生命體征、臨床癥狀等方面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以我鎮在2010~2012年期間中小學生流行調查結果中的126例變應性鼻炎受檢者的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采用組織胺支氣管激發試驗對本組受檢者實施氣道反應性檢測,針對變應性鼻炎與氣道高反應性之間相關性進行分析,同時,設立一組無鼻炎癥狀的28例患者為對照組,對兩組哮喘患病率比較。
1.3 檢測方法 根據要求,醫護人員要向受檢者解釋清楚有關的檢測方法,并征得受檢者同意,要求受檢者要全力配合。在檢測前,要根據試驗要求,要求受檢者在檢測前的2~3天停止服用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激素、抗組織胺藥物等。組織胺藥物由上海麗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所提供,氣道霧化采用比利時COSMED肺功能儀給藥法,運用肺功能儀MS-PFT系統進行氣道高反應性檢測。檢測指標:最大呼吸量、用力呼氣容積。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軟件實施統計分析,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是X2檢驗,計量資料用±s來表示,差異有統計意義,即P<0.05。
2.1 下氣道反應性檢查結果 126例變應性鼻炎患者中,28例受檢者在檢氣道高反應性過程中出現FEV1.0與PEF共同下降,下降的基礎值約為20%以上,并存在氣道高反應性。其中,受檢者中陽性檢出率為22.3%。另外,本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現FEV1.0與PEF值下降15%~20%,陽性檢出率為9.5%,24例出現FEV1.0與PEF值下降小于10%~14%,另有62例出現FEV1.0與PEF值下降小于10%。

附表 各組哮喘患病率
2.2 各組哮喘患病率 有鼻炎癥狀組92.8%,無鼻炎癥狀組3.5%,與正常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具體見附表。
現代醫學認為變應性鼻炎是鼻黏膜接觸過敏原后所發生的變態反應性疾病。近年來,隨著臨床研究發現,變應性鼻炎與支氣管哮喘有著密切的關系,曾有關報道指出:變應性鼻炎是與支氣管哮喘共同存在的,支持同一疾病,同一氣道。而臨床研究證實氣道高反應性作為支所管哮喘的主要特征,主要采用支氣管激發試驗診斷支氣管哮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應變性鼻炎與支氣管哮喘疾病之間的相互關系。從疾病本身的解釋來分析,變應性鼻炎與支氣管哮喘都與呼吸道密切相關,其中,變應性鼻炎主要是由于鼻腔黏膜受到刺激所引起的,加上精神、機體內分泌等改變,從而引發慢性變應性疾病,而支氣管哮喘則是由于中心氣道以及下呼吸道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而引發的支氣管痙攣,屬于氣道黏膜慢性變應性疾病。因此,目前普遍認為支氣管哮喘的基本特征就是高反應性升高,部分變應性鼻炎受檢者會發展為哮喘,同時也是發生支氣管哮喘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