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翠
(蘇州大學,江蘇蘇州215123)
錦繡扇套腰中掛
趙翠翠
(蘇州大學,江蘇蘇州215123)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的國家之一,小小的蠶兒孕育出了悠久的絲綢文化,細細的絲線更是連接了古老文明。銀針飛舞,彩線流動。正是刺繡才使得折扇扇套由單純的實用品升華成了高雅的藝術品。通過梳理折扇扇套的歷史源流,逐步引出對折扇扇套的分析研究,如扇套的形式和裝飾紋樣。折扇扇套雖是小件繡品,但其中蘊藏著傳統針線活計的設計文化,使其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折扇扇套;歷史源流;形式;裝飾紋樣
從前有句老話:“文人不帶扇,像個莊稼漢”。所以文人雅士手中搖曳的折扇不僅要精致,還得有美物護之,與之文藝到老,這便有了折扇扇套。由于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所以折扇扇套便成為社交禮儀、展示身份地位所必備,當然必精心購制,繡花鑲嵌,極人力之可能。
扇套,又稱作扇袋、扇囊。扇套何時出現于民間尚未看到相關記載,但扇套出現在清代宮廷用品中是“清中期以后宮廷成套配飾中才出現了扇套”。清朝,為了以示尊崇漢人文化的風氣,持扇較流行,同時扇套繡品成為裝飾的必須,到清中期它可以與文房四寶齊名。流風所至,除文人墨客外,富貴儒商也喜歡佩戴此物,以示其身份地位。其制作材質多以絲綢為主,主體部分繡以各種精美的裝飾紋樣,而且多為兩面繡工,每面的圖案、配色和針法等多為不同,蘊涵深厚的文化氣息。將其佩于腰間,與佩戴者共徘徊,給觀賞者一種莫大的精神享受。

圖1 無封口式扇套
折扇扇套的形式繁多,從上寬下窄狹長梯形的基本形式到形式各異的仿器物形態,如仿古琴式、如意式、玉圭式等。基本形扇套,一般長度多在30厘米左右,寬度在6厘米左右,與折扇的造型基本一致。同時扇套的開口方式也略有不同,主要有無封口式、翻蓋式、繩栓式三種。無封口式的扇袋長短不一,其中如意頭較為常見(見圖1);翻蓋式扇袋多數情況下要根據折扇的尺度定做,因翻蓋須在折扇完全納入之后方能合上,工藝上較無封口式略微繁瑣;繩栓式是由細繩拴住袋口,通過拉伸細繩來控制袋口的開合,有效地保護折扇,防止折扇滑落。
折扇扇套不僅形式多樣,在裝飾上也是花樣百出,竭盡所能。折扇扇套的裝飾紋樣包括面料本身的織造紋樣和加綴的刺繡紋樣兩部分。刺繡紋樣是一種特殊語言,蘊藏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從題材上來分,有人物神祇裝飾紋樣、祥禽瑞獸裝飾紋樣、文字裝飾紋樣、花卉果木裝飾紋樣、器物裝飾紋樣等。不同裝飾紋樣之間大多相互組合運用,賦予畫面更豐富的含義和審美趣味。
(一)人物神祇裝飾紋樣
人物神祇裝飾紋樣包括民間神祇、鎮宅門神、吉娃仕女等,其上以花草樹木作點綴,畫面生動,情感豐滿。
(二)祥禽瑞獸裝飾紋樣
祥禽瑞獸裝飾紋樣包括龍、麒麟、獅子、鳳凰、鴛鴦、仙鶴、鹿等。相傳鹿、鶴比較長壽,如果扇套繡面背景又是春天,這叫《鹿鶴同春圖》,有“六合(上下左右前后,整個世界)同春”的意思,歌頌社會太平。同時鹿,諧音“祿”,用來祝愿人家升官。鶴又稱“一品鳥”,因為明清一品文官補子紋樣為仙鶴,因此鶴也能夠用來比喻優秀人才。同時鶴也是長壽的象征。鶴常與神仙聯系在一起,神仙小說中,常有鶴出現,作為神仙的坐騎的情節極多,因此,人們稱鶴為“仙禽”。壽禮上祝賀長壽用“鶴”的對聯如:“壯志鳳飛逸情云上;靈芝獻瑞仙鶴同年。”又如:“霄漢鵬程騰九萬;錦堂鶴算(像鶴一樣長壽)頌三千。”
(三)文字裝飾紋樣
文字裝飾紋樣以古詩詞或者吉祥字為對象較常見。古詩詞中以唐詩宋詞為主,通過刺繡來模擬書法的寫實手法(見圖2)。此扇套為兩面繡工,一面繡祥禽花卉果木,一面繡“三千禮樂如泉湧,一筆掃萬里長虹,果然魚化龍”,表現出柔情氤氳的詩畫美境。常用的吉祥字有“福”、“壽”、“祿”、“喜”四個字。通常吉祥字周邊還飾以不同的紋樣作為點綴,如壽字紋旁邊飾以蝙蝠紋、盤長紋、如意紋等,寓意都十分直觀、明了。

圖2 清代刺繡三千禮樂詩翻蓋式扇套
(四)花卉果木裝飾紋樣
花卉果木裝飾紋樣主要以構成自然場景的形式出現,并且每個紋樣題材都賦予特定的寓意,通過諧音、借代、象征等方式來寄托某種愿望。如梅花是中國傳統名花,以其花期在百花之先而被譽為“花魁”。通常于早春開花,因梅花凌寒怒放,耐嚴寒、傲霜雪,孤芳自賞,故被文人作為高潔、堅貞的象征,歷來受到人們的推崇。北周庾信《詠梅花》詩:“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樹凍懸冰落,枝高出乎寒。”唐王適《江上梅》詩:“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都是贊賞梅花不畏嚴寒、幽香高潔。其在刺繡扇套上也被大量采用,其表現方法及吉祥寓意頗為獨到:如老干上發新枝,寓意為“萬世不滅”;與蒼松、青竹相配,寓意經得住考驗,取名為“歲寒三友”;與青竹、菊花、蘭花相配,取名為“四君子”;與蒼松、青竹、明月、清水相配,取名為“五清”。這些都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理想人格;蓮花則象征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另一種理想人格,清廉的象征,蓋“青蓮”者,諧音“清廉”也。同時蓮花別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芙蓉”,“夫容”也;葡萄纏枝蔓繞如帶,諧音萬代。葡萄多子,寓意子孫萬代。這些各色精美刺繡紋樣點綴于扇套之上,色彩豐富而典雅,線條流暢婉轉,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與裝飾感。
(五)器物裝飾紋樣
器物裝飾紋樣包括花瓶、如意、鼎、指環、文房四寶等。其中鼎是古代帝王權力的象征;指環象征同心同德、相親相愛。古西域等地以指環為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后來漢族也有此俗。
扇套不但將扇子納入其中,懸于腰帶,便于攜帶,更將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納入其中,而且形式美觀多樣,裝飾精細,色彩斑斕,畫面生動,猶如那兩張玉葉式的扇套綴著櫻桃似的鮮紅一點,清涼鮮美,沁人心脾,使得心中又是一幅圖畫。
[1]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2]李永祥.唐人萬首絕句選[M].濟南:齊魯書社,2009.
[3]寧方勇,沈建東.絲線上的風雅:蘇州民俗博物館館藏民間繡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4]趙杏根,陸湘懷.中國民俗學通識[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
J523
A
1005-5312(2016)02-0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