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要] 目的 分析疏血通治療糖尿病并發腦梗塞的效果,并分析其血液流變學的變化情況。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期間該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并發腦梗塞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n=41)和研究組(n=46),對照組患者口服腸溶阿司匹林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疏血通治療,觀察其療效以及血液流變學變化。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2.9%,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7%,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χ2=3.919,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全血粘度、纖維蛋白原以及紅細胞比容測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全血粘度、纖維蛋白原改善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改善無變化,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中,兩組患者均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予以患者血、尿常規檢查,無明顯的異常。結論 疏血通治療糖尿病并發腦梗塞,治療效果明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疏血通;糖尿病;腦梗塞;治療效果;血液流變學變化
[中圖分類號] R2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5(a)-0107-02
糖尿病患者因疾病因素作用易出現多種并發癥,腦梗塞是其中重要的并發癥之一,主要表現為小動脈硬化導致腦組織壞死等特征[1]。糖尿病并發腦梗塞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均造成重要的影響,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探究疏血通治療糖尿病并發腦梗塞的效果以及其血液流變學的變化情況,該研究共選取87例糖尿病并發腦梗塞的患者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期間該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并發腦梗塞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n=41)和研究組(n=46),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在34~78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7.2±3.1)歲,病程在1~10年,平均病程在(4.6±1.1)年;研究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在32~75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6.1±2.8)歲,病程在1~7年,平均病程在(4.2±0.8)年,所有患者均了解該次實驗研究的目的,經該院倫理會批準,簽署了知情書,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平均病程等基本資料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比較的意義。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常規的糖尿病和腦血管的常規治療方法,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口服腸溶阿司匹林(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78)治療,即口服0.1 g的腸溶阿司匹林,1次/d,將0.4 g的胞二磷膽堿(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2026208)加入250 mL的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療程為15 d;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疏血通(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10100)治療,將4 mL的疏血通加入250 mL的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療程為15 d,觀察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以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以及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等作為該次觀察指標,分析疏血通治療糖尿病并發腦梗塞的治療效果以及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1.4 評價標準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以我國腦血管病會議(第四次)頒布的為基準,具體如下:①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功能缺損評分減少超過90%。②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的改善,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在50%~90%。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50%[2]。
1.5 統計方法
采用統計學版本為SPSS 20.0軟件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2.9%,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7%,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全血粘度、纖維蛋白原以及紅細胞比容測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全血粘度、纖維蛋白原改善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改善無變化,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治療中,兩組患者均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予以患者血、尿常規檢查,無明顯的異常。
3 討論
目前,糖尿病并發腦梗塞的發病機制尚未明顯,相關研究報道顯示,糖尿病并發腦梗塞可能與動脈血管內皮損傷、高血糖以及血小板功能障礙具有密切的關系,高血糖是導致該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3]。據相關調查發現,對于存在高血糖的腦梗塞患者,其病死率明顯高于血糖正常的患者,如果患者有高血糖,其血液為高凝狀態,易出現微血管病變,進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引發糖尿病并發腦梗塞[4]。
糖尿病并發腦梗塞從中醫學角度講屬于“中風”范疇,是因為血躁、淤阻等導致患者的腦脈不暢,進而引發中風[5]。臨床主要的治療原則是控制血糖的同時治療腦血管疾病。疏血通注射液主要主要成分包括地龍、水蛭。其中地龍屬于寒性物質,具有舒筋通絡的作用。水蛭屬于苦性物質,可以用于活血化瘀,兩種藥物共同作用可以達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的作用,治療效果良好。相關研究報道顯示,在臨床中應用疏血通治療糖尿病并發腦梗塞,總有效率高度90%,安全可靠,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6]。
該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2.9%,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7%,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應用疏血通治療糖尿病并發腦梗塞的效果優于口服腸溶阿司匹林。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全血粘度、纖維蛋白原以及紅細胞比容測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全血粘度、纖維蛋白原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改善無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中,兩組患者均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予以患者血、尿常規檢查,無明顯的異常,由此說明,應用疏血通治療糖尿病并發腦梗塞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學變化,降低纖維蛋白原濃度,改善中風病的證候。該研究結果與王婧[7]等在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中的報道結果基本相近,說明,在臨床中應用疏血通治療糖尿病并發腦梗塞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綜合性分析,應用疏血通治療糖尿病并發腦梗塞,治療效果明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是臨床中值得推廣應用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 張利斌.疏血通治療糖尿病并發腦梗塞及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陜西中醫,2013,34(4):408-409.
[2] 杜運紅.疏血通治療糖尿病并發腦梗塞及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7):12.
[3] 楊東亮.疏血通聯合西藥治療腦梗死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18):114-115.
[4] 曹鴻鹍,傅薇,張云坤,等.疏血通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3):215-216.
[5] 劉艷曉.疏血通改善糖尿病并發腦梗死患者血液流變學作用研究[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3):33-35.
[6] 曹秀梅,應風博.依達拉奉、長春西汀、疏血通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0):4515-4516.
[7] 王婧.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13, 34(4):585-586.
(收稿日期:201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