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楊鑫雨 馬艷 肖艷平
【摘要】隨著重慶市江津區不斷推進農村城市化工作,對江津區農村環境的整治工作也在不斷加快進度。做好江津區地區的農村環境工作,有助于推動江津區城市化的進程,加速江津區的城市化發展,提升江津區的經濟實力,改善江津區的居住環境,使江津區的農村環境質量得到質的提升。
【關鍵詞】科學發展;城市進程;質量提升
重慶市江津地區土地肥沃,氣候優勢,降水量充足,為江津區發展現代化農業提供了農業基礎。近年來,隨著江津區發展現代化農業的步伐不斷加快,江津區的農業旅游發展迅速,所以對農村環境的整治越來越重要。整治好農村環境,有助于發展農業生態旅游,促進江津區的都市農業發展。江津區政府不斷加大投資,以改善農村居民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為職,著力發展江津區的特色農業,努力推動農業旅游業的發展。當前江津區高效利用江津區的農業優勢,調整農業結構,在擴大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發展創意農業,為農產品加上品牌文化,提升農產品的經濟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有效成績。但是也要注意到隨著江津區農業發展的背景下,農村環境的整治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加快改進,切實提升農村環境的質量。
1、農村環境質量中存在的問題
1.1 農村居民環保意識薄弱。改進江津區農村環境質量,首先要在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上,提升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使農村居民自發的保護自身的居住環境,可以使農村環境可以長久的保持下去。但是與城市化進程不協調的是居民的環保意識卻未能城市化。近年來江津區片面重視投入資金改善農村的環境,但是對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工作上不到位。在當前的江津區的農村中,仍有部分村莊的空氣質量和水質,未能達到安全標準。如在水質問題上,通過對江津區29個鎮街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全面調查,所有取水區域水質監測6項基本指標中pH、DO、COD和NH3-N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III類標準限值要求,但TP和TN呈現不同程度超標,在改造水質的路上,江津區需要加大力度,需加大對取水區域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空氣質量上,經過江津區政府的不懈努力,所轄區的空氣質量有了較大改善,但全年未能達標的天數仍為40%,可吸收顆粒物仍有10%的村莊不合格。
1.2 農村環境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江津區的農村環境管理制度中,由于涉及到25個鄉鎮的農村,管理范圍大,管理人員少,未能長期的蹲守在農村,所以在管理制度中,以江津區管理制度為核心,分行政級別落實到鎮和村,但是由于行政管理制度具有綜合性,未能結合農村工作的實際情況,導致了農村環境管理制度不健全情況的發生。農村的環境工作有其自身的特點,當前江津區所實行的農村環境管理制度,是參考城市環境管理制度建設的,未能有效結合農村的環境工作特點,致使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管理主體缺失,在管理工作中,未能有相應的行政機構,依據合理的管理制度,進行環境保護工作。
2、江津區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治理對策
2.1 將環保工作落實到農村發展之中。環保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要想取得功效,需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實提升江津區的環境保護工作,促進江津區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走生態農業道路,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加強江津區的生態旅游業的發展。以發展為目標,以發展為手段。發展是目的,也是行動綱領,江津區的發展不僅僅是農業的發展,更是城市和農業的有機整合,既是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是農業的發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重對農業的反哺,只有農業的基礎打好了,江津區的第二、第三產業才能夠健康的發展。以發展為手段,只有當江津區的第二、第三產業發展之后,才能夠有資金,促進江津區的農村環境的改善。發展為江津區不斷注入活力,形成動力,推動江津區的農業發展,發展為江津區帶來了現代農業的新思想,為江津區農業的未來發展點明了方向,在這個方向的指導下,江津區的農村環境工作,作為現代農業的一部分,能夠使江津區的經濟發展,在新的經濟形式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2 改善江津區農村的空氣質量。隨著江津區內的經濟發展,對環境的污染也必將加重。為了將江津區的空氣質量達標,在工業結構上實現調整,防止因為發展工業引發的環境污染。合理布局江津區內的工業,江津區政府應扶持并引導環保型產業,并對區內積極實行改革轉型的產業予以政策和經濟上的支持。江津區內農村環境質量的提高,還需要在江津區內大規模的進行綠化,提高綠化率,改善江津區局部的氣候環境,實現江津區內的生態環境調節。從源頭上防控,在江津區的農村內推行清潔能源,改變農村依靠污染能源的現狀。改善農村空氣質量,要將可吸收顆粒物和空氣達標天數,作為當地政府官員的考核指標,納入到考核體系中,督促當地政府積極采取措施,主動改善農村的空氣質量。
2.3 改善江津區農村的水質。飲用水關系著江津區人民生活質量。農村沒有完備的污水處理系統,所以農村水質比城市要差些。江津區內的農村水質普遍偏堿性,長期使用不利于居民的身體健康。改善江津區內的水質,首先要鋪設排污管道,將生活污水排出飲水源。工業污水,必須經過處理以后才可排放。在江津區的農村中,改善農村居民的飲用水,將自來水管道鋪設到每一戶農民家中,使農民喝上放心水。針對鎮街飲用水源地不同類型取水區域NH3-N、TP和TN的變化幅度較大的問題,應加大區域水質綜合整治力度和強化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確保飲用水安全保障持續改善和提升,促進水環境質量逐步得到改善。
3、結語
江津區的農村環境作為江津區不斷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一部分,做好農村環境質量工作,對江津區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江津區農村環境質量提升,有助于提升整個江津區的形象,使江津區的都市農業道路,獲得快速發展,從而使江津區的農村,對江津區起到推動城市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海燕.農村環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路徑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13(15):81-82.
[2]馮健.論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的治理及立法完善[J].江西社會科學,2011,63(2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