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榮 張汝峰
摘要 分析村民在議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提出改進村民議事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村民議事;一事一議;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D26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9-0310-02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要切實發揮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作用,支持改善村內公共設施和人居環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即在農村稅費改革后,農村全面取消了農業稅費,也取消了村提留、鄉統籌和“兩工”,用于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所需資金、勞務,按照《關于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農改〔2008〕2號)文件規定,實行村民“一事一議”。村級開展“一事一議”籌資酬勞的項目,先由村級在“一事一議”政策范圍內,根據群眾所需辦的事項,經村民代表或全體村民共同討論決定后,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經縣級審批后予以實施,國家省市縣給予相應的獎補。“議事”是前提,是先決條件,只有發揮好“議事”的主魂作用,才能做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當前,農村廣泛開展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為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和道路交通發揮了重要成效。在實踐中發現,村民的議事存在著諸多問題,影響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健康發展。
1 村民議事存在的問題
1.1 違背群眾意愿議事
群眾辦什么事、怎么辦要有大多數(2/3以上)的群眾說了算,群眾在議事中起到“主魂”作用。有的地方村級干部不顧群眾意愿,搞起強行“議事”、“霸道”決議,或者是村干部“代替議事”“包辦議事”,不顧群眾的所需,強迫命令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有的不能按照“誰受益誰議事誰出資”的原則議事;有的超出群眾承受能力收入水平“舉債”議事,突破農民負擔限額。
1.2 超范圍議事
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范圍主要包括:以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為基礎,目前支農資金沒有覆蓋的村內水渠、堰塘、橋涵、機電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設施,村內道路(行政村到自然村或居民點)和環衛設施、植樹造林等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有的村議事搞村內道路“戶戶通”細化議事內容;有的跨村界項目議事,拓展了議事范圍。
1.3 不合規議事
村級召開村民議事會,對參會代表的產生范圍不明確,以村組干部會議代替村民代表會議,忽視了項目所在村的群眾代表參與,要根據項目收益的范圍決定議事的范圍。對全村范圍受益的項目,在全村范圍內民主議事,應通過召開村民大會或者村民代表大會的形式表決;對部分群眾受益的項目,可在受益的村民小組或自然村范圍內進行議事。
2 原因分析
2.1 基層干部民主意識淡薄
一是不想民主,村干部大包大攬,什么事都是干部說了算,或者是圖省事怕麻煩走“捷徑”;二是不敢民主,工作中有徇私舞弊、優親厚友等現象,不敢公開公示;三是群眾參與民主的積極性不高,認為事不關己,大多數農民群眾外出打工,在家的多是老弱人員,對參與民主議事沒有主觀能動性,議事積極性不高。
2.2 對政策的理解不透,把握不準
一是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操作;二是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理解不透,不知所議;三是打政策的“擦邊球”,對籌資籌勞標準界限故意模糊,想蒙混過關,易加大農民負擔。
2.3 村級干部依法辦事理念滯后
一是村干部學習法律知識少,對有關法律政策了解少,缺乏依法辦事的主觀性;二是部分村干部文化素質低,辦事靠老方法土政策,缺乏依法辦事的能力;三是憑經驗辦事的主導作用,認為“經驗大于學問”。
2.4 村民素質不高
一方面是群眾的“本位”思想嚴重,對自己或本組有利的事就議,否則就不議,導致議事難以形成決議;另一方面是對所形成的決議不執行,隨意改變,缺乏約束力,形成執行難。
2.5 執行制度缺少有效監督
一是監督制度的缺失,村規民約不夠完善;二是監督力度不夠,失之于軟;三是監督形式老套,缺乏創新起不到監督效果。
3 改進建議
3.1 貫徹法制觀念,嚴禁超限額議事
農民負擔問題是“高壓線”,碰不得,議事過程中要充分體現群眾意愿,對群眾熱切要辦的事、有能力要辦的事、符合大多數人意愿的事要及時動議。加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宣傳力度,正確引導群眾依法籌資,杜絕假議、違規議、超范圍議事的現象發生。
3.2 嚴格執行“五議兩公開”程序
一是村黨支部會提議,村內重大事項及關系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在廣泛聽取意見、認真調查論證的基礎上,集體研究提出初步意見和方案,使提議符合上級政策的要求,符合本村發展實際,符合群眾意愿。二是村“兩委”會商議,村黨支部組織召開“兩委”會議,由支部書記主持,就村黨支部提議的初步意見進行充分討論。根據不同情況,可采取口頭、舉手、無記名投票等方式表決,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形成商議意見。三是黨員議事會參議,黨員議事會對村兩委商議的意見,經過廣泛征求意見,討論表決通過,并監督議案落實情況。黨員大會審議,對村“兩委”商定的重大事項,提交黨員大會討論審議。四是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黨員大會通過的事項,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在村黨支部領導下,由村委會主持,召集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討論表決。五是決議公開,經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通過的事項,要進行公告,并在公開欄旁設意見箱。公告期間,村“兩委”成員、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要主動深入群眾中征求意見建議,并將收集到的意見建議進行認真分析、調查,對決議事項做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實施結果公開,對決議實施的內容及結果進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1-2]。
3.3 健全管理制度,強化監督約束機制
切實加強村級監督委監督作用,在群眾和干部之間架起聯通橋梁;建立健全村民議事制度,把議事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嚴格監督考核,對不按程序議事、走過場議事、該議不議的實行責任追究;建立健全“一事一議”籌集籌勞管理制度,將籌資的用途、標準、數額納入三資監管中心管理,嚴禁不下發《農民負擔監督卡》進行籌資籌勞,嚴禁收款不開具專用發票,杜絕克扣截留和坐收坐支籌資款現象發生;建立健全財務公開制度,對籌資數額、開支去向及時公開,接受監督[3-4]。
3.4 提高群眾執行議事決議的意識
廣泛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激發正能量,建立良好的道德行為準則標準,增強群眾遵守《村規民約》的自覺性,積極培養群眾遵紀守法和模范遵守道德規范的良好素養。
4 參考文獻
[1] 許杰.村級民主決策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8):20-22.
[2] 王守玉.欠發達農村基層黨內民主決策機制的問題和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16(11):117-119.
[3] 張穎舉,常玉紅.村級公共產品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制度構建[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09(4):49-53.
[4] 劉俊輝.村民議事會制度的運行機制研究[J].青年與社會:中,2014(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