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國的城鎮化建設目前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快速城鎮化的進程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新型城鎮化戰略。本文分析了甘肅省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適合甘肅省發展的新型城鎮化模式。
【關鍵詞】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點一軸”漸進式擴散模式
一、新型城鎮化內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快速城鎮化成為中國發展的重要標志,然而伴隨著快速城鎮化產生了一系列問題,這不僅阻礙了我國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也使社會問題面臨井噴。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新型城鎮化戰略。所謂新型城鎮化,它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
二、甘肅省新型城鎮化面臨的障礙因素
城鎮化發展模式的選擇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對我國西部地區城鎮化而言, 可能不得不考慮更多的約束條件,不得不破解更多的難題。概言之,西部地區城鎮化重點要突破如下幾個方面障礙:
1、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
由于受自然、歷史、政策等因素的制約,甘肅省經濟發展較緩慢,經濟總量規模較小,加上缺乏有效的多元化融資渠道,城鎮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造成城鎮建設速度緩慢,這又制約了經濟的發展。相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蘭州市以及周邊區域,經濟比較落后的隴東、隴南等地區,城鎮數量相對較少、規模較小,城鎮化水平低、速度較慢。
2、自然環境條件的制約
甘肅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地形制約了大部分城鎮的發展;全年降水較少,水資源嚴重制約了農業的發展;耕地數量少,制約了農業的現代化、產業化發展,進而影響城鎮的發展。自然條件還決定了人口分布的地區性差異較大。自然條件較好的甘肅省東部地區人口多,人口密度大,城鎮數量多。相反,甘肅省西部地區大多自然條件較差,土地遼闊,人口稀少,城鎮密度較低。
3、政策體制障礙
資源因素和體制因素制約著一個地區城鎮化發展水平。其中體制性因素占據著主導性地位,完善的體制可以彌補資源上的缺陷:相反體制因素的缺陷會抑制優勢資源潛力的發揮。甘肅省城鎮化進程中的體制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城鎮政府行政管理體制陳舊落后,責權不明確,激勵與約束機制不相稱。②土地制度不完善,阻礙了土地和人口的同步聚集。③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少。④城鎮體系規劃結構存在較大缺陷,缺乏科學的城鎮體系規劃作為宏觀指導。
三、甘肅省新型城鎮化的機遇與挑戰
2013年9月,新一屆政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呼吁“共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這與我國的城鎮化推進、西部大開發、發展外貿電商等戰略高度吻合,為加速甘肅省的城鎮化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了難得的契機。甘肅省制定了《甘肅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加快推進形成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為軸線、以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組團發展為支撐的“一群兩帶多組團”城鎮化布局。這無疑為甘肅省的城鎮化建設提出了實施框架與戰略指引。
四、甘肅省新型城鎮化的模式選擇
關于甘肅省的城鎮化發展方向主要有這樣兩種觀點:
一是“都市連綿區”論。該觀點認為,城市已區域化,城市連綿區的形成和發展適應于任何國家,是當今世界城市化的重要趨勢。所以,甘肅省也應該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加快培育和發展城市群,形成增長極和輻射源,構建較大規模的都市經濟帶。筆者認為這種觀點雖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符合甘肅省的實際。首先,甘肅省只有蘭州市一個特大城市,很難形成多核心模式。其次,甘肅省處于大陸內腹的劣勢地理位置,在現代工業中不可能成為國家的政治經濟中心。最后,甘肅省地域遼闊,地形地貌復雜,而且相對土地面積而言,人口稀疏導致密集型的城市帶難以形成。
二是“小城鎮”論。即結合鄉鎮企業的發展大力發展小城鎮,實現農村工業化與鄉村城鎮化。筆者認為這種觀點也不是甘肅省城鎮化道路的最佳選擇。對甘肅省來說,將有限的精力和財力投向小城鎮建設將導致城鎮化的戰略性失誤。就資源和環境而言,小城鎮所在區域大都是以落后的傳統產業為主,規模較?。怀擎偨ㄔO中的基礎設施投資大,利用率低;產品市場范圍狹小,且遍地開花式的小型加工企業極易對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從區域開發理論來看,目前主要有四種開發模式,即增長極模式、點軸開發模式、網絡開發模式和綜合開發模式。在發展中應加強蘭州都市圈建設,突出蘭州在省域城鎮體系中的中心地位,帶動一批周邊條件較好的城鎮的發展;在全省城鎮密度較大、聯系較強、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的區域集中建設形成幾個城鎮群;建設和加快發展條件較好、規模較大的縣城,增強其對周圍地區的吸引力和輻射力,帶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促使其向小城市發展;加大小城鎮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改善重點小城鎮的投資環境,吸引鄉鎮企業向重點小城鎮集中,著力建設一批重點小城鎮;與甘肅省其周邊區域進行整合,實現區域聯合、互動發展。
參考文獻:
[1]現代城市規劃理論——孫施文.2007年3月第一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2]顏如春.多元城鎮化道路:中國西部城鎮化道路的客觀選擇[A].行政論壇,2014年5月,63期:66-68.
作者簡介:
拓文娟,女,1989.06.16,碩士研究生,學生,蘭州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