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晶
摘 要:音樂是人類靈魂碰撞的產物,在音樂中大家可以讓靈魂得到升華,豐富自己的心靈世界。音樂鑒賞是對于音樂美的探究過程,在這個探究過程中不但包括了情緒的研究,還有聯想、欣賞等思維過程。高中生正處于對世界認識過程中的重要階段,但是在當下的教育系統中,學生要面對高考的壓力,學習音樂的時間是很少的,在有些學校甚至出現高考科目把音樂課擠掉的情況,這種問題的造成與當下的教育考試方式有關,也與人們的觀念有一定的關系,很多人認為音樂不是主課,不需要重視。這給高中音樂鑒賞教學造成了很大問題,也是教師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音樂鑒賞;問題;對策;興趣
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是很大的,他們要面對高考的壓力,很多學生和家長認為音樂的學習純屬于浪費時間,用學習音樂的時間去學習別的課程,才是明智之舉。這樣的觀念造就了音樂鑒賞課老師缺乏激情,教學方式單一,學生根本不愿意聽課,而是自己做自己的事。這樣的課堂教學情況讓音樂鑒賞課程困難重重。所以,我們要采取一定的對策解決這種問題,讓學生認識到音樂鑒賞課的重要作用,從而對音樂藝術產生興趣。
一、對學生進行思維培養方式的引導
教師在音樂鑒賞課上,要不斷地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培養學生音樂思維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音樂思維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在鑒賞過程中,應盡量地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比如在鑒賞斯美塔那交響詩的時候,課堂可以這樣設置,老師可以先給學生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老師可以提問:如果單純地從文學的角度來講,你認為“沃爾塔瓦河”這條母親河是怎么樣?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音樂,感受對作品的初步印象和直覺感受。當然,學生的答案可能會有很多種,應該讓學生暢所欲言,不要用我們的主觀思維影響學生對藝術的直覺和辨析,并且無論學生的回答怎樣,老師都應該給予鼓勵,因為對于音樂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在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老師再對最接近作品意境的答案進行總結,將作者對作品的表達含義進行細致分析,讓學生與自己的想法相對比,這樣學生會受益很多。高中生正處于藝術領悟的成長階段,所以,老師應該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的音樂藝術鑒賞水平,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課堂環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課堂才是最為重要的。
二、與其他課程相互聯系,讓學生在音樂鑒賞課上得到更多收獲
在高中教學中,任何學科都有它們的交匯點,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這一特性提高教學質量。如音樂與語文學科關系密切,所以在音樂鑒賞中,我們要靈活運用音樂與語文的共性。比如在一個人的流派——德彪西的鑒賞課中,老師可以把作者的音樂思路講給學生,讓學生盡量地去尋找那種感覺,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妙,再用寫作評論或是詩歌散文的形式表達出來,培養音樂鑒賞思維,抒發音樂情感,同時還可以提高文學素養。在進行音樂鑒賞課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盡量展示音樂的神奇,學生才會產生更大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中收獲更多,同時對音樂鑒賞課產生濃厚的積極性,這既是我們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將音樂鑒賞與其他的課程或者生活相聯系的方式,不但對于學生來說有很大益處,而且對于學生增加課程的喜愛度也有很大好處。
三、帶領學生探索音樂的奧秘,讓學生對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
音樂的世界本來就奇妙無比,因此,我們不能把音樂欣賞的目的停留在表面,而是應該將理性和感性結合,感受音樂的各種形式及組合方式,把握作品的“內涵”,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探索音樂的奧秘。比如在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的時候,要讓學生感受那種含著眼淚的歡笑,我們可以從這部作品,作者,創作背景等各個方面進行引導,讓學生的靈魂與作者的靈魂相呼應。注重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及興趣的培養。音樂鑒賞課是學生的精神食糧,所以老師要以合適的方式讓學生感悟,讓學生在音樂鑒賞課上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還可以給學生講一下我們國家音樂發展的歷程,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并以此為高效課堂的一個標志。同時,可以靈活運用多媒體,輔之與音樂相關的圖片或視頻,提高課堂學生的理解和參與度,以此為出發點引入課程是一種很好的課堂引導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發揮音樂鑒賞教學的魅力。
總之,高中音樂鑒賞的教學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和困難的,這是時下的教育模式所決定的。在音樂鑒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基于這些問題做出合理的教學改革,讓學生既能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又能夠提高音樂素養,對于自身有一定的提高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劉依依.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幾點思考[J].北方音樂,2010(1).
[2]邵海燕.多元文化在高中音樂鑒賞中的合理應用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