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云
摘 要:政治課程融匯了人的一生,從小學到研究生,政治類的科目一直存在,足見其重要性。高中正是獲得知識印象最深刻的階段,而且學生此時的學習能力強,時間充沛。更加重要的是高中生正處于心理變化和人生觀成長的關鍵時期。這時的政治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和積累,更多的是對自身品質的熏陶,對人生觀的扶正與指導。所以其教學意義一定要充分發揮出來,就通過強調新課改理念,簡單介紹幾點具有創新性的高中政治教學辦法。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政治;創新;影響力
高中政治相比初中政治來說,更加凸顯了對人生的指導性,除了一些基本的為人品質之外,還教育學生如何成功,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等。因此高中政治在教育深刻性上,要更加深一個層次,這也是創新教學應該突出的地方。另外,傳統高中政治課堂枯燥無趣,學生多數都從中找不到學習的樂趣,積極性低,也導致教師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低,惡性循環使得政治課堂一直缺乏效率。新課改要求“減負增效”,就是在短時間內如何學習更多的知識,讓學生愛學、愛用、會學、會用,這也是政治創新課堂的標準和需求。
一、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重視生活化學習
以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二的教學來說,主要介紹的就是政治生活內容,是我們身為公民,身為中國普通的一員所應該要遵守的道德,應該發揚的品質。特別是在“權利與義務”的學習中,因為學生還未真正踏向社會,和民主選舉等聯系比較少,在理解中會有一些困難,而且也容易造成“學而無用”的心理。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減少文字介紹,而是以班級為單位,模擬一個國家,然后再選擇班干部等人構成管理人員,之后公民的義務和權力有哪些,應該如何實施,都可以在這個模擬的小“國家”里實現。排除情境模擬的情況,政治老師還可以班長選舉為例,講民主選舉的優點,每個公民應該如何行使自己的選舉權,如何做出最佳的選擇等。
政治就是生活的一個方面,是指導人民生活,又由生活所反映的科學,它在監督并教育著我們的成長。只有讓學生認識到這點,真正落實在生活中,才能發揮政治教育的功效,才是真正的創新。
二、在政治教學中重視實踐化教學
高中政治中的教學理論多是簡單的,但是也有復雜和難以理解的知識點,特別是必修一《經濟生活》的教學,很多師生反映這是最難掌握的一部分內容。一方面因為經濟和貨幣的幾個概念容易混淆,價格的影響因素需要詳細分析,還有消費和生產的聯系等。另一方面,因為高中生還未踏入社會,對市場經濟了解不是很多,理財、貨幣、稅收等也多是從大人口中聽說過。在課程開始,就要求掌握這些概念,需要耗費一點時間,也容易產生遺忘。所以建議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實踐理論,從實踐中理解和提高。
比如,學習《多變的價格》這一節時,老師可以在假期先布置實踐作業,調查近年來白菜的價格走向,并分析影響其價格的因素。老師在實踐方案中,予以引導,例如調查多個菜市場、超市,詢問居民的菜價感受以及聽取菜農的分析等。經過這樣的實踐活動,他們不僅可以掌握到貨幣的形式和意義,掌握人們消費的類型,更能夠充分了解價格和市場的關系,找到價格變動的原因,充分體現了實踐的科學性,更達到了創新學習效果。
三、互換課堂角色,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積極,一方面是因為課堂的枯燥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對老師過于依賴。而老師所講內容又多數是“左耳進,右耳出”,導致課堂氛圍沉悶,課堂效率低下。創新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能力,可以采用互換角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擔當老師的責任,讓老師也作為學生去聽課。從實施之日開始,老師點名讓學生準備政治課堂的講課內容,并安排好下一節課的講課人員。一般每節課由3到4名同學講解,其他同學也屬于聽課的角色。但是要求給講課的同學提出問題和意見,老師的問題也要學生認真回答,既是檢驗,也是課堂的一種互動。互換課堂角色之后,學生會自覺地預習講課內容,更加深入地進行自我理解,而且對自己講過的科目,也往往會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四、模擬法庭,從辯論中學習
高中政治的學習是一種思想學習,而思想就有可以辯論的余地。在創新高中政治教學的課堂中采用模擬法庭的方式,給本次“開庭”制定一個主題,然后由雙方對這個題目展開討論,比如說“權利和義務,誰更重要?”“政府的管理與服務,哪個優先”等,這些話題。學生通過激烈的辯論和有效資料的搜集,能夠掌握更多的相關知識,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而且在這樣的辯論活動中,鍛煉了學生的交流能力,讓思想政治的影響力更加深刻。即使當時沒有參與到辯論活動中的學生,也會被這種氛圍所感染,積極思考,從更加創新的角度來挖掘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高中政治教學的創新性應該體現在自主性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實踐能力提高等方面上,改變教育教學觀念,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融洽課堂氛圍,點燃學習熱情,構建高效高質政治課堂。
參考文獻:
崔艷芳.新課標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創新[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