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俊
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中教學中的重要學科。教師設計出一堂生動的物理課程對學生學習物理具有引導作用。將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設計基于以問題為中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形成靈活的物理思考方式。幫助學生更快速、直接對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吸收和應用。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方式;課堂教學
高中學習對于整個學生時代來說至關重要,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具有明確的方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的物理教學作為高中理科學習中較困難的學科,是學生提高成績中最艱難的一步。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是針對目前的高中物理、學習中出現困境而實行的一套解決方案,它的實施對改善高中物理教學現狀有重要作用。
一、當前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現狀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很多學校里已經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入,但由于在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著眾多問題,影響高中物理教學效果,成為阻礙高中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困難。
1.教學問題設置程度把握不準
很多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問題提問上,很難把握住問題的難度系數。有時物理課中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對于物理學科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通過教師對問題的引入,能夠從本節課的學習中學會新的知識點,但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中上等學生來說,教師只是將曾經講過的知識進行溫習和鞏固,沒有其他新的學習點,減緩了他們的學習進度。有時課堂問題設置過難,造成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無從下手,造成教師自己設題,自我講解的傳統授課方式,失去了問題設置的意義。
2.教學問題設置形式化
有些教師在設置教學問題時趨于形式化,提出一些表面問題。比如,“如何證明打點計時器是勻速運動的?”對于類似這樣的問題,雖然也提出了教學問題,但與后期深入的物理課程所要研究和學習的內容毫無關聯,不僅浪費課堂時間,并且會誤導學生轉移注意力,造成教學課堂上學生開小差現象的發生。
3.學生對教學問題的參與度較低
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如果在高中的教學過程中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整節課的課堂教學就很難順利開展下去。不僅對教師的教學情緒產生阻礙,同時也導致學生“聽天書”的學習局面,造成對學習物理知識產生厭倦感,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案設計
1.準確把握問題設置難度
開展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要求教師首先在授課前期應當對所設置的問題進行深入衡量和研究,課堂中引入的問題應當符合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能力范圍。對于物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能夠引導他們向更深遠的問題進行研究,培養他們發散的物理學習思維模式;對于學科能力較差的學生,也應當給予適當的啟發后能對問題進行簡單探究,從而促進他們對本節課程的學習。
2.教學問題設置實際化
開展高中教學課堂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形式,應當將問題的設置實際化。教師在進行課堂授教之前應當提出與本節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教學問題。教師作為學生的導師,應該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不應為了應付教育改革而提出毫無見地的問題。問題的設置應當成為整節物理課中的中心論點,能夠貫穿于整節課的始終,這樣的問題會帶動學生的思緒跟隨教師的教學方向進行學習,不但避免了學生思想開小差現象的發生,也提高了高中物理課堂的學習效率。
3.調動學生的參與性
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的配合與否是界定教師授課情況好壞的重要標準。通過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能夠調動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對教師拋出的課堂問題給予及時回應,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連貫性,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綜合能力,也能形成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基于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的提出是對教育變革的一次嘗試,雖然變革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但對于整體的教育改革而言有明顯的進步。對高中物理課堂的問題中心教學法的應用,應當注重對設置問題難度,設置問題的適用性,以及學生的參與程度和課堂整體學習氣氛的把握進行合理化分析,從而促進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進一步探究,為改善高中物理教學“難”的教學現狀,緩解教師在高中教學中的壓力,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學習成績的進一步穩定。
參考文獻:
[1]王麗麗.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J].亞太教育,2015(2).
[2]宋國強.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問題教學”的研究和實踐[J].學科教育,2003(6).
[3]任新平.“方法、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S1).
[4]趙衛華.基于問題研究的高中物理“電表的改裝”教學設計[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