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瑋娟
【針對問題】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其中主要的目標就是使學生正確樹立科學的觀念,掌握科學的方法,鍛煉學習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因此,物理能力的形成和培養已逐漸成為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然而,對于眾多農村初中的女生來說,選擇擔當“看客”已是常態,這些“看客”一族,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或正襟危坐,或低頭思考,或歪頭觀測他人,或持筆充當記賬員,儼然一副閑人作風。
【案例】
片段一:
器材準備:光具座、蠟燭、光屏、透鏡、火柴,刻度尺
(上課鈴響了,師生問好后,實驗室里男生很興奮,大部分仍在擺弄著桌上的儀器,教師沒有加以制止,而絕大多數的女生則正襟端坐,集中注意力準備聽講了。)
師:在我們的桌上都有一個凸透鏡,請大家通過凸透鏡看書本上的字,看到了怎樣的像?
(提問一女生,怯生生地站起來,瞄了一下本課前一節的內容筆記,小聲且流利地回答,顯然課前已經有所復習。)
生:正立、放大的像。
師:大家都看見書本上的字放大了嗎?
眾生:看見了。(男生中有幾個人早已拿起凸透鏡,靠近眼睛,觀察起遠處的物體來,師依然沒有制止,一男生舉手發言。)
師:大家還看見了什么?
男生1:我發現當把凸透鏡離書本上的字遠一點時,看到的像會大一點。(教師給予了表揚。)
男生2:(迫不及待地自己站起來)我看見了縮小的像。
師:請觀察到縮小的像的同學講一講觀察的方法。
男生2:我剛才拿凸透鏡,觀察前面黑板上的字,發現是縮小的像。
男生3:是倒立、縮小的像。
(回答問題的都是男生,他們經歷在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之后,能快速描述所觀察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此時女生僅作為“看客”,無聲地聆聽教師和男生的對白。)
片段二:
師:請同學們用點燃的蠟燭作為成像的物體,進行實驗。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請同學們在小組內積極地討論,研究方案。
學生活動:
小組1:兩男生開始邊操作邊討論,是固定光屏、蠟燭移動凸透鏡,還是固定蠟燭、凸透鏡移動光屏……兩女生在翻看書本,全然不在討論之列。
小組2:兩男生動手操作,一個忙著固定凸透鏡、光屏,另一人忙著移動蠟燭,在光屏上找到所成的像,兩女生就座一旁,歪頭觀察他人操作。
小組3:兩男生操作后,報出實驗數據要求女生記錄,女生持筆記下,全然不加思考。
……
(總體來看男生好動手操作,而許多女生常常畏首畏尾,許多操作由男生包辦代替,自己選擇擔當“看客”身份,出現問題時也要由男生代勞提出,更羞于回答問題以及發言討論。)
【分析】
由于女孩子在語言能力的發展上比男孩子早,因此,在小學及初中前階段,她們利用語言上的優勢和機械記憶的方法獲得知識。而到了初中階段,由于物理是一門觀察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許多物理現象要從實踐中觀察,在實踐中體會,而女生操作興趣一般不如男生,因此,通過觀察得到的物理知識少之又少。更談不上深入地挖掘知識的內在必然性了。這樣,女生不能很好地把抽象的物理知識用形象、生動、直觀的語言傳達給大腦,這就造成初中女生對知識理解不透只能囫圇吞棗,而一味地只將物理學習停留在規律定理的熟記上,知識條理模糊。即使能把所有定理公式背得一字不差,她們也很難取得理想的成績。
在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意識影響下,有一些傳統看法如“女生適宜讀文科,男生適宜讀理科”等,增加了女生認為學好理科的難度,從而也造成了女生對學習物理缺乏信心。長此以往,她們性格表現為內向、膽小、敏感、脆弱,在意志上表現為畏難,經不起失敗的考驗。往往許多女生在遇到稍微復雜一點的習題時,就開始自我否定,“我不是學物理的料”“我將來可不學理科”等。所以,女生在實驗面前就會給自己做出心理暗示:我可以有幾個不會,我可以比最好的男生差一些。這些想法的產生直接導致女生在物理動手實驗學習中缺乏競爭力,因此,他們情愿選擇充當“看客”的角色,用耳朵聽科學或用眼睛看科學。
【反思】
1.克服心理障礙,正確對待挫折
想要改變現狀就必須克服“看客”們在物理動手實驗中的障礙心理,樹立正確的科學觀,正確對待挫折。教師可引導她們向著名的女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居里夫人及其長女伊倫、我國古代杰出的天文學家王貞儀、當代著名的半導體專家林蘭英和女華裔物理實驗學家吳健雄等學習,鼓勵她們以物理學界的女名人為榜樣,樹立學習好物理的信心,告誡她們:“學好物理不是男生的專利”,讓她們在心動的同時找到自身的優勢,充分發揮自身對一個問題專心、細心的特長,提高她們“敢想”“敢做”,參與競爭的意識,加強她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樹立“不服輸”的信心,徹底排除物理實驗的心理障礙,正確地對待挫折。
2.激發并培養“看客”們對物理實驗的興趣
女生心理敏銳的感知特性是使其對物理實驗產生興趣的心理基礎,新穎奇妙的物理實驗正是引導她們步入物理之門的階梯。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選擇原理突出、操作簡單、效果明顯的演示實驗,一方面可幫助她們理解物理知識,突破重點難點,另一方面可鼓勵她們課外自己動手操作,培養對實驗的興趣。
3.積極動手操作,變“看客”為“做客”
教師在授課中做演示實驗時,鼓勵“看客”上臺操作,讓她們積極參與演示實驗,敘述自己的想法、體會;在做分組實驗時,盡量將男女分開,鼓勵女生親自動手,變“看客”為真正的“做客”。教師讓“看客”通過合作學習,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打開其心靈之門。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既培養眾多“看客”合作的精神和競爭的意識,激發團體成員的熱情和行為動機,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更可以建立學習的“多元世界”,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讓“看客”有更多的機會向其他人提出問題,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師生在多維互動、相互砥礪、取長補短的過程中達到和諧的境界。
總之,要提高女生的物理實驗動手能力,就必須消除其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發揮其自身優勢,讓充當“看客”的女生親近物理,從而產生興趣,徹底和“看客”說“88”,真正地變“看客”為“做客”,使每一個“看客”成為科學實踐活動的參與者。
參考文獻:
[1]喬際平,刑紅軍.物理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2]陳梅.男女生物理學習差異形成原因的調查與思考[J].初中物理教學參考,2000(7).
[3]吳國英.初中女生在物理實驗中的心理障礙與消除方法[J].杭州教育學院學報,1998(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