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要 介紹了冀北壩上大白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主要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性誘劑誘殺及化學農藥防治等,以期為使農藥殘留不超標、病蟲害能得到可持續的控制,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蔬菜的產量和品質、確保產品的優質與安全提供參考。
關鍵詞 大白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冀北壩上
中圖分類號 S436.3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5-0151-02
河北省壩上地區年均氣溫1~2 ℃,無霜期90~120 d,年降水量400 mm左右,平均海拔1 486 m,最高海拔約2 400 m,氣候冷涼,土壤肥沃,十分適宜種植喜冷涼的大白菜,但以霜霉病、軟腐病、黑斑病、病毒病為主的幾大病害和近年來逐漸嚴重發生的蚜蟲、小菜蛾等病蟲害常常使菜農遭受很大損失,對大白菜種植構成嚴重威脅。采用化學農藥防治的優點是方法簡單,效果迅速,對大面積嚴重發生的病蟲害控制及時,效果好,但是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也容易造成農藥殘留、污染蔬菜產品和生產環境,而綠色防控技術是在農業防治基礎上,主要采取生物、物理防治措施,配合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在保證農藥殘留不超標、不污染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并獲得較高的產量。
2009年以來河北省豐寧縣植保站在河北省壩上的大灘鎮、魚兒山鎮連續多年實施了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現將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總結如下。
1 農業防治
1.1 選擇適宜品種
選用冬性強的抗抽薹的高產抗病品種,主要有春鳴、春奇、春黃、高冷地、春夏王等耐抽薹的早熟抗病品種。
1.2 輪作倒茬
與非十字花科蔬菜實行2~3年的輪作倒茬。
1.3 清潔田園,加強中耕除草
定植前要清除菜地及周邊環境的殘株、老葉、雜草等,集中燒毀,并進行土壤深翻;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摘除病葉、殘株并深埋處理,可大量殺死蟲蛹和病菌,減少害蟲及病害的初侵染來源;農事操作時盡量減少對葉片的傷害,避免病菌從傷口侵入。
1.4 適時播種
播種掌握在5月中下旬左右。若播種過早易發生凍害;播種過晚,生長時間不夠,包心不實,產量低、品質差。
1.5 地膜覆蓋,合理密植
在地膜床面按行距50 cm、株距40 cm開穴,密度4.20萬~5.25萬株/hm2。行間通風透光好,保溫保濕,灌溉方便,可減輕霜霉病和軟腐病的發生。
1.6 加強肥水管理
科學的肥水管理是大白菜高產的關鍵,同時可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1]。根據大白菜的需肥規律,施肥量應遵循前輕、中重、后補的方法,即蓮座期30%施肥量,澆水以土壤見干見濕為標準;結球包心前期50%施肥量,此期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蓮座期、結球包心期,正值雨季,田間濕度大極易導致霜霉病、軟腐病、黑腐病發生蔓延,因此要注意雨后及時排除積水;結球包心中后期20%施肥量,施肥結合澆水。
2 物理防治
2.1 黃板誘殺
主要用來誘捕菜田中對黃色有較強趨性的蚜蟲、斑潛蠅、白粉虱等害蟲。誘蟲板應該在白菜的苗期開始使用,放置誘蟲板300塊/hm2,將黃板均勻插置田間。壩上地區風大,黃板一定要深插并捆綁牢固,防止被風吹掉。黃板過一段時間或粘滿害蟲后粘蟲效果會降低,所以要及時更換。據統計,在蚜蟲發生較輕的年份黃板誘殺可有效控治蚜蟲為害,發生較重的年份需配合化學藥劑進行防治,但用藥次數可減少2~3次[2]。
2.2 燈光誘殺
采用北京中捷四方生產的佳多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害蟲,此裝置是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引誘成蟲撲燈,使害蟲觸電而亡。于大白菜生長季節開始使用,每盞殺蟲燈可有效覆蓋方圓2.00~3.33 hm2菜田。可有效殺滅金龜子、草地螟等多種害蟲。當天誘殺工作完成以后,要將燈上的蟲垢用刷帚打掃干凈。可較大幅度壓低蟲口基數,降低害蟲田間落卵量,減少化學農藥用藥量20%左右。
3 性誘劑誘殺
小菜蛾是壩上地區對大白菜危害最為嚴重的害蟲,性誘劑誘殺小菜蛾技術就是利用小菜蛾雄性成蟲對雌性性信息的趨向性,在誘捕器的粘板上放置人工合成的小菜蛾性誘劑,引誘雄蟲至誘捕器的粘板上,殺死雄蟲,使雌蟲無法受精,達到控制其發生的目的[3]。性誘劑使用簡單、高效,對人畜、環境無害,但防治的害蟲種類單一。誘捕器放置高度距離蔬菜頂部10~15 cm為宜。懸掛誘捕器45套/hm2,粘板粘滿害蟲后要及時更換粘板、誘芯。
4 藥劑防治
4.1 病害防治
4.1.1 軟腐病。當田間發現中心病株時,應及時拔除,帶出田外銷毀或深埋,并對病穴處撒石灰消毒。可噴灑豐靈1.50~2.25 kg/hm2對水750 kg/hm2噴霧預防,或用78%萬家、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淋防治。在蓮座期開始7~10 d噴1次,連噴3次效果最佳。
4.1.2 霜霉病。用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在發病前500倍液噴霧預防。中心病株出現后用68.75%銀法利600倍液,或用72.2%普力克800倍液、50%安克8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在霜霉病和黑斑病混發區,可用68.75%銀法利600倍液+43%好力克3 000倍液,或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隔7~10 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4]。
4.1.3 黑斑病。在發病前用70%安泰生粉劑600倍液、25%阿米西達3 000倍液噴霧預防,7 d左右噴1次,連防3~4次。發現病株及時噴灑43%好力克3 0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
4.2 蟲害防治
4.2.1 蚜蟲。蚜蟲是大白菜蟲害防治重點,為避免蚜蟲產生抗藥性,同一種農藥一般使用不超過2次,要注意輪換用藥。藥劑可選用70%艾美樂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或40%戊氰菊酯乳油6 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1 500倍液噴霧防治。
4.2.2 小菜蛾。小菜蛾幼蟲在1齡期是防治最佳時期,進入2齡期為防治關鍵時期,因幼蟲齡期越大抗藥性越強,此期用藥濃度和用藥量都要加大。可使用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80%銳勁特15 000倍液,或50%美除1 000倍液噴霧防治。
4.2.3 菜青蟲。少量發生時可進行人工捕捉。藥劑防治可選用美除1 000倍液,或2.5%敵殺死1 500~2 000倍液,或殺蛾妙2 000~3 000倍液噴霧防治。
5 參考文獻
[1] 呂連杰,盧振宇.北方大白菜常見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1(5):157-158.
[2] 王國才.北票市大白菜病蟲害危害癥狀及綜合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1(23):234.
[3] 王麗芳.大白菜病蟲害的防治方法[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2(1):51.
[4] 孫天娥.高山大白菜主要病蟲害的發生及綜合防治技術措施[J].湖北植保,2014(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