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 靳子斌 陳友乾


摘要 通過對安康市耕地的土壤養分情況分析,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安康市糧油作物耕地土壤養分豐缺指標。并按照氮素實時監控和磷鉀素養分恒量監控的方法,對水稻、玉米、馬鈴薯和油菜不同目標產量下的施肥量進行了推薦。
關鍵詞 糧油作物;施肥;指標體系;陜西安康
中圖分類號 S14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5-0241-01
安康市地處陜西省東南部,居川、陜、鄂、渝交通要沖,介于北緯31°42′~33°49′,東經108°1′~110°12′之間。全市土地總面積23 529 km2,耕地總面積約33.33萬hm2,常年水稻種植面積2.96萬hm2、玉米種植面積8.06萬hm2、馬鈴薯種植面積55 580 hm2、油菜種植面積58 080 hm2。在化肥施用方面,農民往往習慣重施氮肥、輕施磷鉀肥,而且過量施肥、肥料表施、淺施肥現象比較突出,導致肥料利用率低問題嚴重[1-3]。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材料
本研究所采用的土壤調查化驗分析資料為安康市自2006年開始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調查采樣分析結果;田間試驗為各縣區所實施的“3414”試驗。
1.2 研究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和隨機采樣的調查采樣方法。采集的土樣由市、縣區土肥站進行化驗分析,土壤有機質采用油浴加熱重鉻酸鉀氧化法,全氮采用半微量凱氏蒸餾法、堿解氮采用堿解擴散法、速效磷采用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速效鉀采用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各種田間肥效試驗設計嚴格按照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程要求實施。數據處理采用常規統計分析方法和相關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耕地土壤養分含量現狀
通過對全市采集的土壤樣品化驗分析,全市耕地耕層有機質平均含量為20.62 g/kg,變幅11.33~45.88 g/kg,耕地土壤的全氮含量平均值為1.40 g/kg,變幅0.64~2.74 g/kg,其變化幅度相對不大;耕地土壤的堿解氮平均含量107.66 mg/kg,變幅53.80~208.39 mg/kg,其含量變幅比較大;耕地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為16.92 mg/kg,變幅7.41~45.29 mg/kg。耕地土壤的速效鉀平均含量為127.75 mg/kg,變幅55.67~226.73 mg/kg,其含量為中等水平。
2.2 糧油作物土壤養分豐缺指標建立
依據農業部發布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在對安康市2009—2012年測土配方施肥“3414”大田試驗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土壤養分分析結果,按照“極豐富、豐富、中等、缺、極缺”5個等級,擬定出安康市水稻、玉米、馬鈴薯和油菜作物的土壤養分豐缺指標(表1)。
2.3 糧油作物推薦施肥量
2.3.1 肥料用量的確定方法。氮素采用實時監控施肥技術,根據目標產量確定作物需氮量,即氮肥施肥量=目標產量所需養分量=目標產量×每100 kg經濟產量養分吸收量/100。由于安康市土壤氮素養分含量較高,在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氮肥用量均推薦為作物養分吸收量(表2)[4-6]。
磷鉀素采用養分恒量監控施肥技術,根據土壤有效磷、速效鉀含量水平,以土壤有效磷、速效鉀養分不成為實現目標產量的限制因子為前提,通過土壤測試和養分平衡監控,使土壤有效磷、速效鉀含量保持在一定范圍內。依據土壤有效磷、速效鉀測試結果和養分豐缺指標進行分級,采用目標產量法計算出總養分用量,再根據土壤養分豐缺查得作物帶走量倍數,計算出磷鉀素施肥量。
當土壤有效磷、速效鉀含量為極低和較低水平時,磷、鉀肥管理的目標是通過增施磷、鉀肥提高作物產量和培肥地力,磷、鉀肥用量分別為作物帶走量的2.0倍和1.5倍;當土壤有效磷、速效鉀含量為中等水平時,磷、鉀肥管理的目標維持現有土壤有效磷、速效鉀水平,磷、鉀肥用量等于作物的帶走量;當土壤有效磷、速效鉀含量為較高和極高水平時,磷、鉀肥用量分別為作物的帶走量0.5倍和完全不施。
2.3.2 糧油作物推薦施肥量。
(1)水稻作物推薦施肥量。目標產量在7 500~9 000 kg/hm2:氮肥(N)推薦用量150~180 kg/hm2;磷肥(P2O5)豐缺指標在“豐富”水平推薦用量30~45 kg/hm2,“中等”水平推薦用量75~90 kg/hm2,在“缺”水平推薦用量90~105 kg/hm2,在“極缺”水平推薦用量105~120 kg/hm2;鉀肥(K2O)豐缺指標在“中等”水平推薦用量90~105 kg/hm2,在“缺”水平推薦用量105~120 kg/hm2,在“極缺”水平推薦用量120~135 kg/hm2。
目標產量在9 000~10 500 kg/hm2:氮肥(N)推薦用量180~210 kg/hm2;磷肥(P2O5)豐缺指標在“豐富”水平推薦用量45~60 kg/hm2,“中等”水平推薦用量90~105 kg/hm2,在“缺”水平推薦用量105~120 kg/hm2,在“極缺”水平推薦用量120~135 kg/hm2;鉀肥(K2O)豐缺指標在“豐富”水平推薦用量45~60 kg/hm2,“中等”水平推薦用量105~120 kg/hm2,在“缺”水平推薦用量120~135 kg/hm2,在“極缺”水平推薦用量135~150 kg/hm2。
(2)玉米作物推薦施肥量。目標產量在7 500~9 000 kg/hm2:氮肥(N)推薦用量165~195 kg/hm2;磷肥(P2O5)豐缺指標在“豐富”水平推薦用量45~60 kg/hm2,“中等”水平推薦用量60~75 kg/hm2,在“缺”水平推薦用量90~105 kg/hm2,在“極缺”水平推薦用量120~150 kg/hm2;鉀肥(K2O)豐缺指標在“豐富”水平推薦用量60~75 kg/hm2,“中等”水平推薦用量75~90 kg/hm2,在“缺”水平推薦用量120~150 kg/hm2,在“極缺”水平推薦用量150~180 kg/hm2。
目標產量在9 000~10 500 kg/hm2:氮肥(N)推薦用量195~225 kg/hm2;磷肥(P2O5)豐缺指標在“豐富”水平推薦用量60~75 kg/hm2,“中等”水平推薦用量75~90 kg/hm2,“缺”水平推薦用量105~135 kg/hm2,“極缺”水平推薦用量150~180 kg/hm2;鉀肥(K2O)豐缺指標在“豐富”水平推薦用量75~90 kg/hm2,“中等”水平推薦用量90~105 kg/hm2,“缺”水平推薦用量150~180 kg/hm2,“極缺”水平推薦用量180~210 kg/hm2。
3 結論
對安康市耕地土壤養分含量現狀,建立了糧油作物土壤養分豐缺指標,確定了水稻、玉米等糧油作物的推薦施肥量,為該地區糧油作物的施肥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4 參考文獻
[1] 何曉濱,李慶龍,段慶鐘,等.云南省施肥及土壤養分變化分析[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1(3):21-26.
[2] 張文婧,王昌全,袁大剛,等.四川省主要作物施肥現狀、問題與對策[J].土壤通報,2014(3):697-703.
[3] 劉雙艷.淺談徽縣當前土壤養分狀況及施肥建議[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4(11):21.
[4] 黃勝.江口縣主要糧油作物施肥現狀調查[J].貴州農業科學,1990(3):8-16.
[5] 侯延成.湟中縣科學施肥技術推廣的成效及建議[J].青海農技推廣,2015(3):53-54.
[6] 姚寶全,徐志平,章明清,等.福建主要糧油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研究Ⅲ.區域施肥模型及其推薦施肥[J].福建農業學報,2009(2):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