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花 石立斌
摘要 從無公害肉羊生產過程中關鍵點的控制淺談適合大通縣無公害肉羊養殖技術要點,其內容主要包括環境質量、引種、飼養管理、投入品的使用管理、疾病防疫等。
關鍵詞 肉羊;無公害;養殖技術;青海大通
中圖分類號 S82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5-0290-01
全面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已成為農村農業經濟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內容,對于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增加農民收入都有重要意義。為加強和推動大通縣無公害肉羊的健康發展,確保養羊業的生產質量,近年來大通縣推行“標準化生產、投入品的監管、關鍵點的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術制度,通過規范化的全程生產,有效保證產品安全。
1 環境質量要求
肉羊養殖基地(場)要遠離工業三廢污染區域,基地要遠離城市、公路和屠宰場,防治城市污水的污染和預防疾病的傳播,其環境條件應符合《GB-388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青飼料種植地的重金屬含量要求低于國家允許標準。
2 引種與繁育
2.1 引種
從非疫病區引種,持有《種畜生產經營許可證》的養殖基地中引進的一級種羊,必須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產地檢疫要符合《GB-16549畜禽產地檢疫規范》的要求。購入后在隔離區觀察21 d后經獸醫檢查確定健康合格后轉入羊群。
2.2 繁育
無公害肉羊采取自繁自育的原則,為了防止同群羊的近親繁育,不留同群種羊,良種羊從不同地區引進,防止近血液的傳染疾病[1-2]。
3 飼養管理
3.1 母羊
保持母羊膘情,增強母羊體質。母羊懷孕期為150 d,懷孕后期10~15 d加強營養補充維生素。產后加補益母草、紅棗等補品,使母羊奶水充足。對母羊觀察其蹄,發現異常進行修蹄。定期對分娩欄、補料槽、料桶等飼養用具進行消毒。
3.2 羔羊
專人負責母羊產羔,使其及時吃上羊初乳并讓羔羊吃足奶水。羊羔7 d開始補飼,將購買的青海省江河源農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羔羊顆粒料放入特定小食槽內由羊羔自由采食,體重10 kg階段的斷奶羔羊,每天飼喂0.2 kg/只,慢慢加至0.5 kg/只。羊羔3個月斷奶,爭取母羊一年產2胎。
3.3 育肥羊
育肥羊按性別、年齡、個頭大小,分階段集中育肥飼養[3]。飼草每日供足,飼料從每天0.2 kg/只,慢慢加至0.75 kg/只,每7 d加入小蘇打、酵母粉等助消化的藥品(2種交替使用)。定期對羊只驅蟲,每月初驅蟲1次,用伊維菌素針劑、阿苯達唑片口服,交替使用。夏季藥浴,使用螨凈1∶500比例,驅蟲后28 d內不得屠宰上市。從當地農戶處收購小羊羔,進行分圈飼養6個月以上方可出欄。育肥羊每天保證在牧場放牧4 h以上,冬季放牧時間為9:00—17:00,夏季放牧時間為8:00—18:00,雨雪天除外,按時回圈并清點數量。
4 飼料使用管理
飼料由業務部統一負責采購,技術部門負責飼料的驗收、存放、發放和登記記錄。所購飼料要符合以下要求:嚴格執行《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所用飼料要求無發霉、變質、結塊及異味、異嗅,有毒有害物質及微生物允許量應符合GB 13078及相關標準的要求。
飼料原料感觀:色澤新鮮,無發霉、變質、結塊及異味。以玉米、小麥、青稞(燕麥)、麻渣(蠶豆)、鹽、酵母粉為原料自配料,為保證新鮮,當日加工當日飼喂,早晚各0.5 kg/只。粗料:土豆、甘藍、胡蘿卜(交替飼喂),每天0.5 kg/只。青燕麥飼草、麥草、玉米青貯每天2 kg/只。原料具有一定的新鮮度,在保質期內使用。
飼料中添加“西寧豐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畜禽多種維生素、亞硒酸鈉VE、碳酸氫鈉(小蘇打)、酵母粉等添加劑每5 d更換交替使用,生產廠家有生產許可證,產品有批準文號,同時符合及《NY/T 502732—2006無公害食品 畜禽飼養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要求。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規定的用法、用量使用[4]。
禁止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中所列的藥物,嚴禁添加、使用國家嚴禁使用的違禁藥物。禁止用泔水或垃圾喂羊。
5 獸藥管理
保證良好的飼養管理,盡量減少疾病的發生,減少藥物的使用。進行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所用的獸藥憑臨床獸醫處方用藥,無論臨床用藥還是在飼料中按規定使用飼料藥物添加劑,都嚴格執行休藥期,特別是出欄前的育肥羊,達不到休藥期不得出欄。建立并保存全部用藥的記錄,治療用藥記錄包括肉羊編號、發病時間及癥狀、治療用藥物名稱(商品名及有效成分)、給藥劑量、療程等。
所用獸藥符合《NY/T 5030—2006無公害食品 畜禽飼養獸藥使用規則》和《獸藥管理條例》規定。不使用《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中所列的和其他禁用藥物或人用藥物,禁止使用未經國家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批準作為獸藥使用的藥物。
6 肉羊常見疾病防控
大通地區氣候寒冷干燥,日夜溫差大,平均海拔884.73 m。屬于高原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日照時間長,陽光輻射強,春季干旱多風、夏季涼爽、冬季寒冷。年平均氣溫2.9 ℃。年降水量552.3 mm,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無霜期100 d。由于地理環境因素,肉羊易發生肺炎、羊寄生蟲病、拉稀腹瀉下痢等常見疾病。
肉羊疫病預防應符合《NY-5149無公害食品 獸醫防疫準則》的要求,并在養殖公司內設有消毒池、隔離室、消毒室、消毒噴霧器等衛生防疫相關設備。場內道路、生活區、生產區必須每7 d進行1次噴霧式噴灑消毒,可用藥劑有84消毒液、溫毒寧、溴氰菊酯,以1∶500的濃度,3種消毒液交替使用。對進場的車輛浸液消毒。工作人員上下班更換工作服、工作鞋,遵守場內防疫制度;工作服保持清潔,要每月消毒1次,養殖場獸醫人員不對外場進行診療,每天打掃羊舍內外衛生,保持清潔。非工作人員不允許進入生產區,特殊情況下,進入生產區人員需進行消毒室紫外線消毒,更換防護服后方可入內。場內不準飼養經營性的禽、犬、貓及其他動物。免疫接種執行當地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疫病的免疫計劃,結合各養殖場實際情況制定免疫程序并認真實施。免疫程序:養殖場每年3月小反芻獸疫和口蹄疫、7月羊痘和羊四聯、10月小反芻獸疫和口蹄疫、3次對場內羊只分別注射,由動物防疫部門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免疫操作規程,確保免疫質量。疾病的診療應由動物防疫部門或取得獸醫行醫許可證的人員負責,不能隨意購買獸藥使用,并在獸醫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使用。養殖場如發生疫病,立即封鎖現場并盡快上報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按重大疫病防治要求采取嚴格隔離,按規定進行捕殺等方法進行處理。
羊拉稀用慶大霉素注射液肌注或口服,飲水中拌煙酸諾氟沙星可溶粉,或阿莫西林可溶粉拌料。感冒用青霉素、安乃近注射,重者用頭孢噻呋鈉注射。
7 無害化處理
對病死羊和可疑病羊在動物防疫監督部門的監督下采取無害化處理;對養殖場病羊的治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也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定期投放鼠藥,及時收集死鼠和殘余鼠藥,做好無害化處理。
8 記錄檔案管理
建立一系例相關的生產檔案,確保無公害肉羊品質的可追溯性。包括投入品的購入及使用、疫病防治及監測、疾病治療、無害化處理及產品銷售情況。
9 參考文獻
[1] 李斌.肉羊養殖技術措施研究[J].中獸醫學雜志,2015(11):105.
[2] 徐國慶,王宏民,張程.肉羊規模化高架舍飼養殖技術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4(19):33-35.
[3] 雷濤,梅顯勇.肉羊的養殖技術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2):59.
[4] 劉敏慧.工廠化肉羊養殖技術的集成與推廣[J].中國畜禽種業,2014(1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