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華
摘 要:隨著鋼琴藝術的發展,其動聽旋律深深地吸引著許多人,而鋼琴教學逐漸成為高校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科目。鋼琴教學難度相對較大,對學生天賦和能力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高校教師施以有效教學方式,直接對鋼琴教學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目前,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高校鋼琴教學的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創新教學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拓展鋼琴教學方式的實踐措施。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方式
0 前言
在高校鋼琴教學的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創新教學方式,增強教學成效和提高學生演奏鋼琴的素質。當前,在高校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阻礙了鋼琴教學的發展進程,使鋼琴專業學生能力素質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相關部門人員對高校鋼琴教學方式的拓展思考很有必要性,可以為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提供思想理論基礎。根據教學實踐經驗可知,采用彈唱結合、鈴木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而開展高校鋼琴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成效和學生演奏鋼琴的能力。
1 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高校教育而言,鋼琴是藝術學院學生重要的學習科目,有效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縱觀高校鋼琴教學實踐,教學方式單一化問題較為突出,它降低教學效果,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領悟鋼琴藝術。首先,在鋼琴教學中,教師以講授法為主,重視傳遞鋼琴理論知識,忽視實踐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在鋼琴教學的實踐中,教師未能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而開展教學活動,未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對學生個體發展有不良影響。在教學模式單一化的影響下,不僅降低課堂教學效率,而且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不利于鋼琴藝術的可持續發展。[1]再次,鋼琴教學中,學校針對該專業學科的教學體系相對不夠完善,未能積極制定科學的規劃,為高校鋼琴教學實施造成阻礙。例如,教材比較陳舊,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降低鋼琴教育教學的質量。最后,教師的教學經驗相對不足,其崗位歷練的機會相對較少,學術能力水平有限,對鋼琴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造成阻礙。基于此,學生的知識面相對狹窄,鋼琴鑒賞能力不足,嚴重制約學生的演奏水平。
2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及其必要性
2.1 關于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
在高校鋼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施以有效的鋼琴教學方式。現階段,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問題,直接降低教學質量和阻礙該學科教育發展的進程。因此,高校教師有必要從鋼琴教學方式問題著手,在結合拓展鋼琴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再深入思考其他提升教學效果的方式。
首先,在拓展高校鋼琴教學的方式中,應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形成藝術思維。鋼琴演奏中,其音符、樂曲、旋律可以彰顯鋼琴藝術的生命力、活力。因而在鋼琴教學中,應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其學習鋼琴增添樂趣。其次,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以充分激發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在鋼琴藝術中有更深的造詣。再次,在鋼琴教學中,既要教會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內容,又要使其感受到人文情懷,鼓勵學生利用情感演繹鋼琴的藝術。最后,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模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以提高鋼琴教學的質量。
2.2 思考高校拓展鋼琴教學方式的必要性
對高校鋼琴教學而言,由于其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因而相關人員應注重深入思考拓展鋼琴教學方式的問題。首先,拓展教學方式能夠彌補傳統鋼琴教學的不足,對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其次,拓展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鋼琴興趣,能夠從綜合角度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可以提高學生鋼琴演奏水平。最后,教師拓展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使之可以掌握更多鋼琴技巧,在演奏鋼琴的路上有更深的造詣。由此可見,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思考拓展教學方式具有必要性。[2]
3 高校拓展鋼琴教學方式的實踐
在高校鋼琴教學實踐中,教師有必要積極創新鋼琴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增強教學效果和提高學生學習鋼琴的能力,同時對鋼琴藝術的傳承發揮著推動性的作用。彈唱結合法、鈴木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是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應用于鋼琴教學中,可以增強教學的成效。
3.1 彈唱結合的教學方式
在高校鋼琴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彈唱結合的教學方式尤為重要。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傳授樂理知識,鼓勵學生進行鋼琴練習,從某種程度上講,該教學方式相對不合理。因此,高校鋼琴教師有必要采取彈唱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邊彈邊唱”,充分調動學生口、手、眼睛、頭腦等器官。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彈奏與試唱能力,而且能夠使學生感受到鋼琴教學的樂趣,更好地把握鋼琴的節奏,實現速度與音準的完美結合。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許多高校在鋼琴教學的活動中,引入該教學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效。[3]
3.2 基于鈴木教學法的鋼琴教學方式
目前,國外鋼琴教學中,對鈴木教學法的應用較多,不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而且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而開展鋼琴教學活動。基于此,鋼琴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實現對學生人文教育的目的,對發揮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另外,在鋼琴教育實踐中,要充分發揮鈴木教學法的積極作用,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積極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在我國高校鋼琴教學實踐中,鋼琴教師有必要適時引入該教學方式,有助于改善鋼琴教學的現狀,同時對增強鋼琴的教學效果和培養鋼琴人才發揮著重要的影響。[4]
3.3 基于奧爾夫教學法的鋼琴教學方式
在奧爾夫教學法的鋼琴教學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鋼琴教學中,教師只注重講授樂理知識內容,使學生鋼琴技能水平得不到提升。奧爾夫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式之間存在著明顯差異,其理念是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施以該教學方式,可以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能夠有效把握鋼琴演奏中的節奏,有利于構建個性化和聲體系。為增強鋼琴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即興表演,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可以使學生領悟到鋼琴的藝術魅力,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和提高其積極性和主動性。[5]
4 結論
鋼琴教學是高校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學科,其教學效率對學生演奏鋼琴的水平有較大的影響。縱觀我國高校鋼琴教學過程,其教學方式相對單一化,直接影響教學效率,而學生不能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對教育教學活動發展有阻礙影響。因此,高校鋼琴教師有必要深入思考拓展鋼琴教學方式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鋼琴教學的方式,如彈唱結合教學方式、鈴木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等,有利于提高高校鋼琴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明春.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成人教育,2012(12):118-119.
[2] 王九彤.新世紀以來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理論的對外借鑒 [J].音樂研究,2011(06):93-104.
[3] 丁淑娜.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黃河之聲,2014(19):49.
[4] 尹娜.分析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J].音樂大觀,2014(11):135.
[5] 陳瞳.芻議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J].通俗歌曲,2014(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