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波
摘 要:本文結合管道工程管理任務紛繁復雜,項目部的設置具有臨時性、時效性,人員分散、崗位職責交叉等特點,就如何貫徹落實公司黨委的“大黨建”工作布局,強化黨工委的主體責任,強化紀工委的監督責任,促進黨建思想工作深入開展,持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并在實踐中探索出切實可行、可操作性強的管理的方式。
關鍵詞:工程管理;黨工委;紀工委;主體責任;監督責任
一、結合工程管理實際,為創新黨建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鑒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對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行了總體部署,提出了新思路、新任務、新舉措。十八屆三中全會還強調:“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明確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是黨中央針對當前形勢做出的重大決策,立足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意義更為重大。
2014年4月,管道公司原第一、第二項目部重組整合,新的第一項目部面臨多項目管理的現實,工程建設任務非常繁重。漠大線增輸、鐵撫線、撫錦線等工程處于工程攻堅階段;“氣化吉林”平山線、管道公司重點項目津華線處于項目工程建設的關鍵時期;漠河首站儲罐擴容、吉長輸油管道、成樂線成品油管道等工程處于收尾階段。各個新建項目面臨重重關口,重點工程施工、沿海水域地帶的協調、穿越施工等方面存在不可預知的困難和阻力。
為此,第一項目部黨工委適應形勢變化,適應新的體制、機制,在工作主動求變,主動創新;對現有的管理模式、建管體制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項目部黨工委以“轉作風、提素質、帶隊伍”為著力點,鍛造精誠團結、作風過硬的管理團隊,全力打造“陽光、安全、優質、和諧”工程。黨工委結合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持續強化落實黨工委主體責任。強化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基層黨支部建設,創新管理措施。2015年7月以來,綜合辦公室課題組以津華線、鐵撫線、撫錦線、平山線為試點,全程跟進項目分部黨支部建設、加強紀檢監察、強化廉政安全的工作實踐,為項目部今后的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鑒。
二、創新管理方式,打造作風過硬、業績優良的管理團隊
重組整合后,第一項目部黨工委把各項工作做得比以往更細、更扎實,切實履行好分管工作的職責,強化團隊協作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保持了風清氣正、人心思進的良好局面。在工程管理中,項目部把科學管理,強化執行力放在首位。確定了“嚴格工程質量 爭創名牌工程”的工作目標,明確了“層層管理,人人把關”的原則。實行項目經理責任制、工程建設監理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第三方無損檢測和質量監督的項目管理體制。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制定控制質量、安全的措施,建立了“五位一體”的安全、質量管理監督體系。
黨工委確立了干部隊伍建設的標準:“以過硬的班子帶出過硬的隊伍”。班子成員樹立責任意識,大部分時間工作在工程管理一線,深入基層開展工作。靠前指揮,現場辦公。領導班子運籌規劃,實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團結協作,有所側重,全面覆蓋,避免重復”的管理模式,實現了由“人治到法治”的轉變。
項目部黨工委按照“忠誠、能干、親民、清正”的標準,以為民務實衡量,嚴格做到“三嚴三實”。豐富的工程管理經驗,造就了管理團隊清晰敏銳的思維,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在踏勘調研和工程建設中,領導干部引導大家積極開展工程技術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平山線開工程管理的先河,全線推行“管口焊接基本參數確認單”、“焊接工藝指導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質量過程監管。創新實踐的管理方式、方法,在各個項目部得到了推廣和有效運用。在漠大線增輸改造、漠河儲罐擴容、鐵撫線、成樂線工程,“氣化吉林”平山線工程、津華線工程、等重點工程建設現場,項目部管理團隊體現了高效務實的管理能力。
三、樹立大效益意識和服務意識,全力建設優質高效工程
在工程建設中,第一項目部樹立“大效益”意識,提升開展工作的前瞻性;強化服務意識,千方百計優化工程設計。“一切為管道運行服務”,盡最大努力實現效益最大化,實現工程建設提質增效,在項目部已經成為一種工作新常態。
項目部嚴格控制投資支出,合理安排使用資金,財務費用控制在概算之內并略有結余。2013年以來,項目部建管費用連續兩年下降5%。在津華線建設中,項目部推行業主、監理、施工單位三位一體的“大外協”機制。在大港油田管轄區22公里地段臨時征地協調工作中,按照地方政府文件要求,油田管轄區臨時征地范圍為管道兩側5米。項目部通過“大外協”協調各方共同發力,管道公司作為業主全力推動,管道公司與管道局領導多次赴大港油田進行協調,EPC參與談判,施工單位利用地域優勢積極協調。最終達成了按管道中心線兩側3米范圍內進行區片地價賠補,取得通過權并節約大量補償費。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項目部領導班子確立前瞻性思維,從有利于生產、維修、巡檢的角度,建立協調溝通機制,積極與運行單位保持密切溝通。在漠大增輸、漠河首站擴容、津華線、平山線、鐵撫線、撫錦線等工程中,為將來的運行、巡檢、生活等提供便利,項目部與運行單位、設計單位聯合踏勘,調研選址。在津華線建設階段,安排生產運行人員參與工程建設過程,根據工程進度,協商生產運行單位分批次提前介入。全部生產人員提前一個月進場,最終達到項目建設與運行單位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