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全莉 張蔚



摘 要:為應對數字網絡環境帶來的挑戰,高校圖書館開始轉變資源建設方式,推出了圖書館出版服務,開放存取服務的興起以及OJS等出版軟件的成熟也為圖書館出版服務帶來了新的機遇。通過對北美地區亞利桑那大學圖書館、普渡大學圖書館、密歇根大學圖書館三所高校圖書館的出版服務現狀概述和分析,認為我國高校圖書館的出版服務需注重計劃制定、對外合作、品質提升、技術支持等細節。
關鍵詞:北美地區;高校圖書館;出版服務;數字出版;數據服務
中圖分類號: G259.712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77
Research on the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 in North America University Library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Arizona University library, Purdue University library and Michigan University library as samples to research on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s of universities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n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Chinese university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
Key words North America; university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digital publishing;digital service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深入發展,高校教育、研究活動呈現出深層次、多樣化的發展特點。一方面,學術傳播依托互聯網渠道而逐漸變得豐富,從2004年谷歌公司推出Google Scholar到Elsevier的SCIRUS,學術搜索引擎以其高效便捷的優勢吸引了大批傳統圖書館用戶;另一方面,以Springer為代表的大型學術出版商不斷上調出版物價格,因經費不足無法購入資源的圖書館開始面臨職能“邊緣化”危機。為了應對數字網絡環境帶來的挑戰,高校圖書館開始轉變資源建設方式,推出圖書館出版服務。
關于北美大學圖書館的出版服務研究,目前較為權威的是Hahn的《Research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s: New Options for University》(以下簡稱RLPS)調查報告[1],2007年Hahn以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ARL)旗下的研究圖書館為調查對象發放了問卷,并采訪了十幾所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以此為基礎形成了RLPS。調查顯示,80家回答館中約40%已經開展了出版服務,20%計劃今后開始實施,這些成員館的出版物以期刊為主,開放存取模式的出現不僅使出版服務成為可能,也推動了學術內容的普及。2015年8月,致力于推動圖書館出版服務發展的61所高校圖書館與Educopia合作成立的圖書館出版聯盟(Library Publishing Coalition) [2]對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的115所高校圖書館進行調查顯示:高校圖書館出版物以校園數字期刊的比率最高,大部分圖書館有校內和校外的合作伙伴,開放期刊系統(Open Journal Systems,OJS)和數字平臺(Digital Commons)成為出版服務最常用的平臺。
從上述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開放存取服務的興起以及OJS等出版軟件的成熟為圖書館出版服務帶來了新的機遇,正如Hahn在RLPS里指出的,“今后圖書館的課題不再是是否提供出版服務,而是提供什么樣的出版服務”。
1 圖書館出版服務的概念界定
根據調查報告RLPS的定義,認為不論通過傳統出版還是數字出版的方式進行傳播,圖書館為了公開發布研究成果而提供的服務都稱作圖書館出版服務。但是,已經通過某種手段公開發布的研究成果重新上傳至數據庫保存不包含在出版服務中。《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s : Strategiesfor Success Research Report》中也有同樣的說明,認為機構知識庫、圖書館所藏資料的數字化網絡傳播不屬于圖書館出版服務。
綜上來看,圖書館出版服務是指不包含既有研究成果的重新出版,圖書館以推動學術信息交流與傳播為目的,將新的研究成果以傳統出版、數字出版的形式公開發布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務。
2 北美高校圖書館的出版服務實踐
2.1 亞利桑那大學圖書館出版服務實踐
2.1.1 “圖書館+學者專家”出版服務模式
在“SPARC Leading Edge”項目經費的支持下,亞利桑那大學是北美最早致力于出版服務和學術資源開放存取的一批高校[3]。20世紀90年代初,亞利桑那大學圖書館面臨學術期刊購入經費大幅度減少的尷尬狀況,伴隨商業期刊價格不斷攀升,圖書館方面與大學管理層及教職員進行了溝通。2001年開始,亞利桑那大學昆蟲學領域學術期刊編委的研究人員與圖書館合作,將《The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期刊在網絡上開放出版[4],圖書館出版服務以此為契機展開。
亞利桑那大學的“圖書館+學者專家”出版模式發展到現在已經由學者主導向學術交流辦公室與圖書館聯合演變,圖書館負責出版服務的部門是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Data Management,其主要職責包括數字出版系統與機構知識庫管理、研究成果出版著作權管理、圖書館所藏資料數字化管理、實驗派生研究數據管理與博士論文數字出版、校內研究成果和圖書館所藏資料公開/傳播[5],學術辦公室則在學術部門和機構單位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上發揮作用[6]。
2.1.2 多重出版平臺
為了給利用者提供主機托管服務,亞利桑那大學圖書館正在開發數字出版系統。目前,學校使用的主要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OJS開放出版平臺、CONTENTdm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Dspace。從國際學術期刊到校內教職員期刊,亞利桑那大學的圖書館出版物涉及多個研究領域[7],同時還有4本已停止紙質發行的期刊使用OJS平臺公開內容。
2.1.3 ASU機構知識庫項目
2014年,亞利桑那大學圖書館自建了ASU數字資源庫,為研究人員、教師和職員提供集中存放和保存學術創意及工作的新平臺。
ASU具有很多優勢:在線免費申請獎學金,鼓勵跨學科研究,推動世界各地的學者和研究人員進行交流,加快知識傳播速度。同時支持谷歌等商業搜索引擎,提高了內容的可見性。在聯邦財政撥款的支持下,ASU數據庫還滿足公共訪問和指定檔案搜索需求。
亞利桑那大學的出版服務費用99%來自圖書館經費,1%屬于撥款。未來圖書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改善營銷和推廣(涉及學科館員和研究人員),擴大數據的管理范圍和公開程度,同時尋求與出版社的聯合推動服務更好地發展,以應對校內研究人員和學生不斷變化的要求。
2.2 普渡大學圖書館出版服務實踐
2.2.1 館社合作出版服務模式
普渡大學出版社自1960年成立以來專注于學術期刊和書籍紙質出版,隨著數字化浪潮不斷推進,出版社開始直面研究成果數字化發布和開放存取等新問題,2006年,在學校管理層的協商下,普渡大學出版社與推進資料數字化建設的圖書館展開合作,正式啟動圖書館出版服務。
與亞利桑那大學不同,普渡大學出版社設立在圖書館內,既有負責編輯校對、出版營銷的出版社職員、也有負責機構知識庫內容收集和系統維護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圖書館和出版社優勢互補,發揮各自的專長促進學術出版服務的開展。目前,普渡大學圖書館出版服務全職工作人員包括專業工作者(6.25個),輔助專業工作者(1個),研究生(0.5個),本科生(2.5個)。
2.2.2 e-Pubs出版平臺
普渡大學出版社將校內使用的數字出版平臺Digital Commons命名為Purdue e-Pubs,Digital Commons是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校3名學者成立的Berkeley Electronic Press(Bepress)開發的數字服務軟件[8]。除了擔任機構知識庫之外,軟件也具備對研究成果出版前的編輯管理等各項必要功能。亞利桑那大學圖書館的OJS是在本校服務器上安裝的本地使用系統, 而Digital Commons提供主機托管服務,大學不但可以在其館進行管理,還能上傳內容,其機構成員也能免費使用這個系統。
e-Pubs 屬于Purdue Digital Repositories學術項目的一部分,出版10種期刊,其中6種(IJPBL、JTO、FOSR、GBL、JPEER和JATE)從屬于普渡大學的分校或院系部門,兩種(JCA和JPUR)是學生雜志,還有兩種期刊的編輯分別是校內教師(JPS)和校外專家(CLCWeb)[9],除此之外包括技術報告、會議論文集以及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開放存取期刊,出版社還提供pdf與epub格式在內的數字圖書版本。2012年,普渡大學推出了HABRI Central項目,HABRI是建立HB zero平臺上研究人類與動物聯系的信息中心,網站接入圖書館資源降低了學科進入壁壘,推動科學合作[10]。
2.2.3 出版流程與未來發展
普渡大學圖書館出版服務流程分為四個部分:第一是企劃階段的服務Authoring,該階段出版社提供關于著作權的建議和出版戰略以及介紹必要的出版軟件;第二是出版準備階段的服務Production,這一階段出版社需要將原稿校對并數字化,同時完成印刷格式與其他格式數字文件之間的轉換;第三是出版物發行階段Dissemination,圖書館將內容錄入亞馬遜等商用數據庫或者大學自用數據庫進行內容發布;第四是保存階段Preservation,圖書館對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進行授權,使用CLOCKSS保存內容,通過COUNTER管理內容利用信息。出版社內部職員與外部資源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出版服務。
新的一年普渡大學以提供高質量出版物擴大出版服務影響力為目標,專注于數位人文領域的研究出版,推動版權輸出促進學術交流國際化。
2.3 密歇根大學圖書館出版服務實踐
2.3.1 館社一體化出版服務模式
2009年之前密歇根大學的校內研究成果分別由多個機構出版,其一是2001年圖書館設立的Scholarly Publishing Office,為了研究成果的網絡傳播,密歇根大學單獨開發了數字平臺以及機構知識庫;另一方面,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密歇根大學出版會)主要負責人文社科圖書、英語語言類教材和校內教材的紙質出版。為了更好地推動校內研究成果的數字出版進程,2009年,密歇根大學出版會合并這些組織成立了Mpublishing。
密歇根大學圖書館出版服務組織體系是最常見的館社一體化,圖書館內設有Mpublishing負責出版事宜,兩者實現最大程度的資源共享,提高了出版效益。Mpublishing的網站現在約有60名職員,負責圖書館出版的專業工作人員共17人,從圖書館員到編輯,設計師到系統程序員,形成了自費開展出版業務的大規模組織[11]。
2.3.2 DLXS出版平臺
密歇根大學自費開發了Digital Library eXtension Service(DLXS)數字出版系統,除了校內使用外,也為其他高校圖書館提供軟件。DLXS與OJS相似,可以在同一平臺實現多領域不同性質雜志的提供與管理。為了解決絕版書籍復刻問題,密歇根大學圖書館引進了Espresso Book Machine進行按需印刷,按需出版的博士論文、期刊以及教材等可以按照教職員和學生決定的價格印刷成書籍,學校還與HathiTrust和亞馬遜合作,拓寬了校內按需出版物的發行渠道,圖書館出版服務有30%的資金來自營業利潤。
Mpublishing在2015年總共發行了373件出版物,除了校內學生研究成果發表期刊還包括技術報告、會議論文集等資料。密歇根大學也致力于開展各種項目,從2006年圖書館與出版社合作基于創作共生協議3.0,并以社會學、人類學等相關學科為主題推出digital culture books以后,又相繼建立了Pancreapedia和influenzaarchive資料庫。Pancreapedia是在國家醫學圖書館三年基金支持下,為推進胰腺研究于2012年建立的一站式開放訪問信息資源庫,資料庫中的教材、細胞圖譜等資源都集成在單一目錄下,部分網址還可以鏈接到PubMed和NCBI等外部資源[12]。Influenzaarchive則是圍繞美國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事件編成的數字百科全書,為疾病預防提供指導。
2.3.3 出版流程與未來發展
Mpublishing的主要服務內容包括五個方面:第一是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負責圖書和雜志的紙質出版與數字出版;第二是Copyright Office,負責研究者和學生發表成果時提供與著作權相關的建議和情報;第三是Deep Blue,負責密歇根大學的研究成果投稿、公開發布與保存;第四是Print on Demand Services,負責密歇根大學教職員絕版著作物的再銷售以及未發表著作物必要時的紙質出版,校內圖書館設有按需印刷機器印刷博士論文和教科書;第五是Publishing Consultation Services,主要負責與使用者進行協商以及提供關于數字出版的咨詢。
為了讓校內學生和教職員更好地受益于學校的出版服務,密歇根大學舉辦了面向校內研究者的教職員研究會,致力于校內服務的推廣和使用者教育。未來該校還將進一步整合圖書館與出版社運作,擴大出版服務目標,滿足校內需求。
3 北美高校圖書館的出版服務啟示
3.1 明確目標需求,制定服務計劃
從北美高校圖書館出版服務實踐來看,圖書館出版服務內容非常多樣化。既有像亞利桑那大學那樣以出版模式轉型為目的只提供數字出版系統的高校,也有普渡大學那種為了幫助教職員出版學術著作,提供從企劃到發行等系列服務的例子,還有針對校內個性需求推出按需印刷服務的密歇根大學。因此,我國高校在進行圖書館出版服務之前,首先要明確出版目標與出版需求,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版服務計劃,提供合適的服務內容。
3.2 技術支持,建設數字平臺
數字時代的圖書館出版服務依賴于各種開源、付費以及本地出版軟件,開源軟件為用戶提供免費下載使用,如OJS和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的Libguides,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更改系統代碼,對軟件進行處理和完善。付費軟件的開發商擁有對軟件的所有權,用戶可以根據費用標準選擇自己需要的軟件服務,開發商幫助用戶管理數據,維護系統和更新升級,這類軟件有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校的Digital Commons。本地軟件則是指高校自建數字出版平臺,大部分高校使用多個出版平臺及軟件。我國高校圖書館在進行出版服務的過程中,可以加強技術支持,自建數字出版平臺,也可以采用國外的開源系統或者購買付費系統。在選擇軟件的時候,應該重點考慮軟件的適用性、學校需求以及經費支持等問題。
3.3 積極探索,選擇服務模式
北美高校圖書館出版服務主要有“圖書館+學者專家”模式、館社一體化模式以及館社合作三種模式。隨著國內出版企業的改制,國內高校圖書館與大學出版社、公共圖書館以及相關專業出版社可以嘗試館社一體化模式。但我國高校圖書館不能盲目照搬北美高校的模式,可以結合實際分析校內圖書館、出版社的服務現狀,探索最合適自己的服務模式。
3.4 加強合作,合理利用資源
圖書館出版并不是一個獨立的服務體系,從北美高校圖書館的服務經驗看,圖書館出版服務向前發展的最大動力來自于校內與校外的各方合作。據《Library Publishing Directory 2016》(以下簡稱 LPD2016)顯示,圖書館與教職員(91%)、校園部門(93%)進行合作。校內合作不僅包括教職員和學者的支持,圖書館與出版社、IT部門的聯合也非常重要。圖書館發揮機構知識庫的優勢,出版社負責編輯發行,IT部門的加入則讓數字技術方面的問題迎刃而解,三者分工合作才能建立一個合理的出版服務體系。
校外合作則是指高校出版服務機構與外部資源進行合作,如圖書館與校外出版社和學術組織進行合作,外包出版項目獲取外部資源。出版社與HathiTrust和亞馬遜等電商合作,拓寬發行渠道,促進學術成果在更廣范圍內的傳播。其他合作伙伴還包括圖書館聯盟、網絡非營利組織和博物館。
3.5 素質教育,提升服務品質
為了提升校內圖書館的出版服務品質,北美很多高校圖書館推出了圖書館學術出版素養教育,對象主要是研究生、教師以及初級研究人員。如密歇根大學設立的教職員研究會,在推廣圖書館出版服務的同時也為使用戶進行科普教育;亞利桑那大學圖書館要求館員參與數字系統供應商提供的Webinar在線研修,或者是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ACRL)的Workshop。我國高校圖書館在開展出版服務的時候,也要重視圖書館館員工作職能轉變,注重培養專業素質與技能,構建多層次的學術出版教育體系。
4 結語
根據Hahn的報告、LPD2016以及亞利桑那大學圖書館、普渡大學圖書館和密歇根大學圖書館三所高校圖書館的出版服務來看,北美高校圖書館出版服務正在逐漸成為主流。除了托管、支持或構建一個數字平臺,建立在傳統圖書館技能基礎上的附加服務也很受歡迎,如用戶教育和宣傳,信息管理和數字技術。
有關高校圖書館出版服務發展的實踐探索與學術研究還在圖書館參與校內外學術信息的生成、出版、發行流程,也均是出版服務發展的重要方向。為了更好地促進學術信息流通,維護自己的生存與發展,我國高校圖書館也應該順應潮流,轉變職能、重新定位,積極推動圖書館出版服務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Hahn K L.Research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s:New Options for University Publishing[EB/OL].[2016-03-15].http://www.arl.org/storage/documents/publications/research-library-publishing-services-mar08.pdf.
[2] Library Publishing Coalition.background[EB/OL].[2016-03-28].http://www.librarypublishing.org/about-us/background.
[3] SPARC.Leading Edge[EB/OL].[2016-03-20].http://www.sparc.arl.org/membership/purchase-commitment/leadingedge.
[4] Albanese,Andrew Richard.The Library as Publisher.Library[J].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Abstracts,2012(6):49.
[5] University of Arizona Libraries.Library Teams[EB/OL].[2016-04-20].http://www.library.arizona.edu/about/contact/teamDirectory.php.
[6] 湯憲振.基于學術交流圖書館出版服務模式的研究[J].出版廣角,2015(8):26.
[7] University of Arizona Libraries.Journal Publishing Services[EB/OL].[2016-04-20].http://www.library.arizona.edu/journal-publishing.
[8] 榮光怡.高校圖書館出版服務模式探究[J].出版參考,2015(9):37.
[9] 游祎.美國高校圖書館學術出版服務實踐及啟示[J].圖書館,2014(6):94-96.
[10] HABRI Central[EB/OL].[2016-04-10].http://habricentral.org/kb/management--oversight/habricentral-faq.
[11] Michigan Publishing.Staff Directory[EB/OL].[2016-04-10].http: //www. publishing.umich.edu/directory/.
[12] Pancreapedia[EB/OL].[2016-04-10].http://www.pancreapedia.org/about.
作者簡介:汪全莉(1974-),女,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 蔚(1994-),女,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