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根據木桶原理、古典經濟學理論,對我國企業綠色會計實行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同時選取瀘市上市企業120家企業作為樣本,分析其財務報告后發現我國企業綠色會計披露中的存在的各種問題,基于此,探究了其出現問題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有效的解決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綠色會計;實行;環境保護;信息披露
一、綠色會計的定義及實行現狀
綠色會計,即為環境會計,它是由傳統會計發展、演變而來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不過和傳統會計相比,綠色會計又有自身的特點和不同之處,綠色會計中包括很多其他學科知識,如管理學、環境學、經濟學等,社會整體效益是基本立足點,通過應用會計學有關理論及方法,采取多元化的計量方式,精確確認、計量、報告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如環境污染影響程度、自然資源使用情況、資源補償情況及其企業經濟收益、企業經濟損失情況,從而使企業信息使用者能夠選用有效的環境信息會計方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發達程度越來越高,因而污染問題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嚴重,社會各界均對其給予了高度重視。因此,當前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要構建完善的綠色會計體系,對綠色會計信息進行完全披露。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正處于轉型階段,為有效提高我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企業應實行綠色會計,基于此,加快社會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速度,保持我國能夠可持續發展下去,使我國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自1990年以來,我國便開始研究和分析綠色會計,且社會各界均對其給予了高度重視,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國對綠色會計的實施情況并不樂觀,在對綠色會計信息進行披露時,其態度是比較消極的。不過,只有企業對綠色會計給予高度重視,綠色會計的實施才能更為順利。因此,為確保綠色會計的正常實行,應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綠色會計實行過程中的問題,并提高企業實行綠色會計的積極性。
二、企業實行綠色會計的必要性分析
通過相關調查后發現,我國現有資源的減少速度在不斷加大,且資源的受污染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到目前為止,在全球廢氣排放量排行中,我國名列前茅,年均廢氣排放量高約120億立方米;我國年均廢水排放量高約360億噸,導致我國地下水資源、河流遭受極為嚴重的污染;我國年均工業固體廢棄物產量高約7億噸,導致生態環境遭受更為嚴重的污染,其經濟損失高約500億元。
對于經濟學,它分為兩大類型,即凱恩斯經濟學、古典經濟學,而需求和供給二者之間的關系,是這兩種經濟學的最大不同之處。資源閑置是凱恩經濟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但是,當前我國現有資源并不是無限多的,而企業卻始終一味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從古典經濟學角度來說,企業對經濟利潤的追求好比需求,資源好比供給,,企業對經濟利潤的無限需求決定了資源的有限供給;而從木桶原理角度分析,企業對經濟利潤的無限需求好比長板,資源好比短板,而短板決定了木桶的容量,并非長板。所以,只有加大短板的長度,才能使木桶容量能力變得更大。而針對我國當前實際情況來說,只有對資源進行充分利用,采取有效措施來保護環境,使企業由經濟人轉變為社會生態經紀人,才能使短板長度得到切實增加。從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情況來說,因傳統會計主要表現資金的運動情況,故已不能使現時代發展要求得以滿足,我們還應對環境保護信息不斷提高披露程度,因此,綠色會計的實行是一種必然發展趨勢。
三、我國企業綠色會計實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綠色會計實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本文從瀘市主板中隨機抽取了120個上市企業的財務報告。該120個上市企業從事多個行業,如房地產行業、制造業行業、電力行業等。經過查閱這120家企業財務報表后發現,僅有92家企業對環保信息進行披露,在整個樣本總數量中的比重為76.67%。不難看出,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都已披露環保信息,這表明我國大部分企業均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還是比較自覺來對環保信息進行披露的。盡管大部分企業均已對環保信息進行披露,不過,在對財務報表進行查閱過程中,環境會計信息根本沒有形成規范的財務報表,僅僅在財務報表附注科目總進行簡單描述。到目前為止,企業綠色會計在實行過程中主要存在兩種問題。
(1)環境信息的可比性較差
通過分析樣本上市企業的財務報告后發現,雖然企業已經將有關環境會計信息予以披露,不過只是在表面上得到了環保信息,但是無法比較各個行業、各個企業之間的環境保護會計信息。到目前為止,我國仍未制定統一的披露標準,在對環境保護會計信息進行披露過程中,只是簡單描述了有關信息,其信息披露可比性是比較差的,使得環境會計在監督、管理過程中受到較大的阻礙,嚴重干擾了環境信息使用者。例如,在資源補償費方面,部分企業主要利用長期待攤費用來體現出資源補償費用,還有部分企業利用應交稅費來反應資源補償費用,因而企業環境保護信息便會變得比較雜亂,大大提高了環境保護信息使用者的理解難度。
(2)披露的信息偏少
通過分析樣本上市企業財務報告后可知,關于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并不多,例如,在管理費用中,對綠化費用、排污費用的披露;在在建工程中,對污水治理工程費用的披露等,因而企業環境會計中的具體內容,我們無法得知,如利潤、資產、負債、收入等,僅能對企業負債、資產、費用等進行片面了解,無法全面進行了解。
2.信息披露積極性小的原因分析
(1)披露成本大于收益
通過分析我國發展戰略規劃可知,我國在實行綠色會計過程中,并沒有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對于有關的法律法規,我國在執行過程中,并未進行嚴格遵守和履行,使得企業趁機鉆進法律漏洞,導致綠色會計在實行過程中遭受極大的阻礙作用。對企業來說,我國并未對其制定關于綠色會計信息強制性規定,假如企業沒有對綠色會計信息進行披露,該企業也不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另外,環境保護披露信息的收集均由人工進行操作,故企業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披露成本高于收益,進而大大降低了企業環境保護信息披露的積極性。
(2)員工培訓成本高
學校是企業會計人才的主要來源。經過調查后了解到,當前很多高校的會計專業中,學校對綠色會計有關知識的講解內容是很少的,導致大部分會計專業的學生不太了解綠色會計的有關專業知識,因而當前社會中綠色會計人才是很少的。再加上我國政府并未對企業綠色會計提出硬性執行要求,而且要培訓綠色會計人才,企業需要花費較多的培訓成本,從企業利益角度考慮,企業對會計人員進行綠色會計培訓的積極性并不高。
(3)披露存在較大的潛在風險
因為我國法律沒有對企業綠色會計實行提出強制性規定,所以在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方面,企業持僥幸心態。企業如果對環境保護信息進行披露,勢必會使企業成本有所增加,進而使企業利潤變小。另外,因為企業在將自身企業環境保護信息進行披露時,便會使企業投資者、政府對該企業的環境保護情況具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勢必會大大影響企業自身的對外公眾形象,使公眾對企業的認可度不斷變小,進而使企業的經營風險不斷變大,因此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存在較大的潛在風險。
四、我國企業綠色會計實行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1.對會計準則進行完善
會計工作之所以能夠順利開展,離不開會計準則的有效保障。會計準則是會計實務工作進行的重要前提條件。將當前會計準則作為基礎,加入一些綠色會計要素,且對會計要素計量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以便充分發揮綠色會計的作用。另外,我國法律應明確規定綠色會計報表的披露格式、披露信息內容,制定有效的環境保護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可比性,以便保證綠色會計工作的實行更為順利。
2.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
企業只有充足的綠色會計人員,才能真正保證綠色會計工作的順利實施。第一,為提高企業會計人員對綠色會計工作的認識,使會計人員能夠認識到當前社會環境發展趨勢,意識到自身專業知識的不足之處,企業應大力向企業人員宣傳綠色會計專業知識,提高會計人員對綠色會計的理解和認識,提高企業會計人員學習綠色會計專業知識的積極性。第二,一直以來,企業均持有較為傳統的成本意識,不過隨著綠色會計的不斷發展,企業要想生存下去,企業應改變對成本的認識,應提高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且將其視為一種投資,以便使企業會計專業技能不斷提高,使會計人員在工作中變得更為高效,進而使企業綠色會計報告工資成本、時間成本有所降低。另外,在我國高校方面,高校會計專業應為學生安排適量的會計課程,加深學生對綠色會計的認識,使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綠色會計專業知識,以便使社會中具有更多的綠色會計專業人才,同時使企業綠色會計人員培訓費得以節約,有助于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積極性。
3.獎勵與懲罰相結合
在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時,我國企業可以實行獎勵和懲罰互相結合的策略,同時政府應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如果企業對環境造成極為嚴重的污染,我國政府應對其實施嚴厲的懲罰措施,嚴格杜絕企業破壞社會公共環境現象的發生,企業在對環境信息披露過程中,徹底消除企業的僥幸心理。另外,我國政府應構建一個關于企業環保工作信息的數據庫。將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作為依據,我國政府應制定有效的企業資信等級,將數據庫中的企業環境保護信息記錄作為依據,來對企業進行相應的獎勵或懲罰。而對于一些金融機構來說,在決定是否向企業提供貸款時,均以該企業經濟效益為依據,而在當前社會環境發展趨勢下,銀行應將企業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視為是否向企業提供貸款的重要參考依據,應區別看待環境破壞性企業、環境友好型企業,英航應積極為環境友好型企業進行貸款,對環境破壞性企業不予以貸款。
4.選用循環經濟的價值鏈模式,提高企業的效益
隨著當前社會對綠色環保呼吁的不斷提高,企業要想保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持有綠色環保態度,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更加注重環境的保護。企業要想切實保護社會公眾環境,使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盡量使企業自身的環境保護支出得到有效控制,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的公眾形象,提高公眾對企業的認可度和信譽,有效減小企業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應選用循環經濟的價值鏈模式。例如,某一企業生產鋁制品,在電解鋁生產過程中所生產出來的廢棄物,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極為嚴重的污染,同時,也會使企業受到較大損失,不過,自采取有效技術改良措施以后,企業添加了一些廢棄物回收利用設施設備,不僅提高企業自身收益,還減小了對環境的污染。
五、小結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當前環境污染程度也越來越嚴重,嚴重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企業實行綠色會計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企業只有改變傳統成本觀念,轉變角色,由經紀人轉變為社會生態經濟人,提高環境保護意識,企業才會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變得更為積極。與此同時,我國政府應對有關會計準則不斷進行完善,對我國會計教育模式進行有效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將綠色會計實行過程中的各種障礙予以清除,進而不斷提高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確保我國能夠可持續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趙金燕,吳艷梅.綠色會計核算方法的應用難題及解決方案[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3).
[2]胡琳悅,鄭濛.綠色會計理論與制度的構建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04).
[3]楊妍,宋子義.關于綠色會計理論體系的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01).
作者簡介:楊夢冉(1993.03- ),性別:女,籍貫:河北省張家口市,遼寧理工學院,學歷:大學本科,專業: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