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封華
摘 要:近年來我國高校為積極響應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的號召,安排了創業模擬實訓類的課程,并集中在經濟管理性質的多個專業實施。雖然高校通過安排創業實訓課程增強了學生的創業能力,卻仍存在不足。本文將分析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模擬實訓課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模擬;實訓課程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就業形勢愈加嚴峻,嚴峻的就業形勢結合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使創業成為一些大學生的選擇。由于學科的專業性差異,經管類專業的學生較其他專業的學生選擇創業的比例更大。為了幫助這些大學生更好的進行創業,我國很多大學的經管類專業都開設了創業模擬實訓課程,這為學生提供了幫助,卻存在著不足。本文將分析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模擬實訓課程問題,并為解決該問題提供理論方法和建議。
一、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模擬實訓課程的必要性
1.經濟發展對于人才能力的要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高等教育要“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
從我國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為了有利于經濟的長久、持續發展,高校有義務為祖國儲備經濟學人才,創業作為現階段一種重要的就業形勢,需要大學生的積極參與。高校開設創業實訓課程對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故高校有責任和義務通過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大學生這一“有知識、有思想”的創業主力軍。而經管類學生則是“創業主力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具有更多的創業可能性,作為直接影響經濟發展能力的經管類學生,學校需要對他們的創業能力培養給予足夠的重視,故對他們開展創業模擬實訓課程是十分必要的。
2.社會競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隨著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大學生就業問題逐漸突出并引起國家、社會的重視。創業作為解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途徑,被國家提倡并予以政策鼓勵。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壓力不僅僅存在于現有企業之間的競爭,還包括已發展起來的企業對處于創業階段的企業的壓力,以及處于創業階段的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故來自企業間的競爭壓力十分巨大。社會競爭激烈,企業生存壓力大,我國創業情況多為:創業成功的企業并不多且并不長壽,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創業競爭,高校有責任和義務開展實訓課程來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
創業模擬實訓,是創業培訓中最貼近市場、最貼近實際的形式,適用于包括大學生和失業人員在內的各類勞動群體,目前已成為一種成熟的培訓模式,并在世界上42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更重要的是,其在實踐上形成了能夠符合市場需求、符合社會需要、真正培養出更多企業家的一種培訓形式。故高校開展的創業模擬實訓課程能夠模擬市場競爭和相關的創業操作,它對于經管學生的創業操作和相關理論知識的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有效的創業模擬實訓課程將幫助學生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其創業的成功率。
3.學生個人在創業前期的需要
經管類學生相比于其他專業的學生有著較豐富和專業的經濟知識,卻缺乏實踐。若只開設創業知識的講授課程,學生只能獲得書本上的知識,在實際創業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紙上談兵”的問題。經管類學生除了專業的知識外,更需要通過實踐獲得創業必要的實操技能,例如基本運作公司的能力,而創業實訓課程中的模擬公司便可滿足這一要求,它實際上是按照真實公司的組織結構和商業操作程序進行運行的公司,經營形式與真實公司相同,只是公司的產品和貨幣是通過數字化實現的。除了實操技能的獲取,有效的創業模擬實訓課程還可通過實踐來確實培養學生的開拓者精神、企業家精神,并增強學生們吃苦耐勞、拼搏不惜的品質,并促使學生通過經驗感受來進行更合理、有效的創業規劃。
創業模擬實訓課程為經管類學生的創業提供了前期訓練,使他們通過實踐獲得實操技能及相關的品質精神,大大提高了他們創業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二、現階段創業模擬實訓課程存在的問題
1.理論與實踐結合較生硬,實訓效果不佳
目前多數高校的實訓課多將知識應用于實際,而并未使理論與實際完美結合起來。例如:人力資源的知識應用于模擬公司內部的人員安排僅達到了“安排”這一要求,即某同學可以擔任某職業,卻未提出其擔任此職位后可發揮的優點、對其他員工、公司的影響和作用,學生們只能做到“安排”,而不是“安排好”。實訓中學生會“用到”理論,而非“用好”理論。
理論與實踐結合度差,這源于目前課本所學理論與實際存在脫節問題,這樣學生們在實踐中難以高質量的應用所學理論,師生只得將實踐寄希望于課外比賽、兼職和未來。
2.課程不完全貼合實際,學生不能學以致用
人們說起創業,便容易產生“成就大業”的誤解。創業需要經過長久的努力和奮斗,并結合個人天賦和運氣,才有望“成就大業”。現實的創業形式或為小商鋪、小商店,或為初級的小公司、小企業。那么對于模擬實訓課程的內容便要求其“基礎、細化”。但目前學校的實訓內容多為“模擬公司運營”等,這類課程的實訓內容較接近社會中較成功企業的整體運營步驟,而對初期階段的小公司起步經營、小規模商鋪的起步經營內容幾乎沒有涉及。
學校的創業模擬實訓課程內容過于寬泛、高深,課程模擬的公司層次接近于中高級公司,這對于絕大多數要從小規模、初級商鋪或公司創業的學生而言,不大貼合實際。從學生創業的實際角度考慮,實踐與實際不符,學生們難以學以致用。
3.課程結構不完整,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全面
目前高校的實訓課程中,涉及內容大多為公司、企業運營和市場競爭類的模擬實訓,這些實訓對于學生在掌握創業知識、技巧上有所幫助,但缺乏對學生精神、品質的訓練和培養。例如:公司模擬經營、各模擬公司參與競爭等實訓可幫助學生掌握創業知識、分析市場、參與競爭,但沒有突出學生“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等品質的訓練,學生只需每節課按時、按任務分配參與實訓即可,并沒有受到惡劣市場環境、激烈競爭的影響,所以學生們僅學習了有關的知識和技巧,并沒有上升到品質、精神的磨練。
目前學校的創業模擬實訓課程涉及了創業知識、技巧的實訓,卻沒有壓迫感、緊迫感,未鍛煉學生的品質、精神,導致了課程結構不完整,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全面,優質的品質和精神可幫助大學生“抵御”殘酷的實際市場競爭,它們很重要,而課程卻將其忽略了。
4.對個體的針對性差,難以提升個體能力
目前大多學校對于學生采用集中教學制,實訓課也是如此:多個專業的同學共同實踐。實踐內容相同、時間相同、教學方式相同,即所有的學生進行相同的實訓。但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不同的學生日后進行創業的行業、形式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部分學生在市場競爭方面薄弱,部分學生在組織內部管理管理方面薄弱,而采用相同的實踐方式,使學生難以投入于自己薄弱的環節進行學習。
這樣便削弱了課程對個體的作用,不能使學生提高其所欠缺的能力,只是跟著課程流程走而,課程內容看似適用于所有經管學生,其實并不能滿足不同學生對不同能力訓練的需求,既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又浪費了教育資源。
5.師資安排不合理,難以發揮各環節效用
大多數高校安排經管類專業自己的教師教授創業模擬實訓課程,他們雖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卻不是專業的創業指導教師,這對于學生的實踐指導存在著不夠專業、不夠細致的問題。例如:學生對于企業成立稅務的申報提出相關問題,但這些教師并未實際進行過企業稅務的申報,便無法解答。而對于較宏觀的經濟、管理問題,由于他們是各自專業的教師,便可輕易解答。
經管專業的老師雖對創業知識有所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并不是專業的創業指導教師,不夠專業的教師無法為學生的實踐提供良好的幫助,這樣不僅浪費了教師資源,而學生的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指導,故導致各實訓環節無法發揮其效用。
三、創業模擬實訓課程構建策略
1.更新課本,使理論跟上時代,使實踐對接理論
由于經濟的發展、市場的快速變化,國家應縮短經濟管理類課本更換的周期,更新理論知識,使理論知識更符合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的現狀,這樣便在完善主課程教授的同時為創業模擬實訓課程的開設奠定了基礎。
2.合理安排實訓內容,使之貼合實際
實訓內容除了結合理論之外,還應注意與實際相符合。課程的開設應當根據創業初期的情況、企業規模設定,因為已完成創業起步或公司成功度過初期階段的學生比例非常少,故主要為學生提供較簡單、低層級、基礎化的實踐內容。例如:小商鋪、剛注冊的公司的基礎運營和市場進入,這樣便可極大的增加大學生初期創業的成功率,幫助大學生成功完成創業的起步工作,而對于中后期的發展模擬,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而定。
3.將品質、精神培養注入實訓,使之完整
高校可在課程中加入競爭、淘汰等內容,來刺激學生產生緊迫感,從而重視實訓的意義,將實訓作為實際情況去努力。增加實訓背景可使實訓更真實、立體,這樣才達到了“模擬”的目的,通過惡性情景的設定,可以鍛煉學生們“堅持”、“拼搏”等品質和精神,在鍛煉其對知識和技能掌握的同時使其獲取精神上的收獲,這樣實訓才發揮了更大的意義。具體方式例如:在實訓中引入當前社會的市場競爭情況,并設定淘汰機制,通過:公司的構成、管理是否合理;產品的推廣方案是否可行;品牌的市場潛力等實際指標制定競爭強度,并淘汰部分企業,以此來全方位的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
4.開展差別化實訓教育,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高校可將實訓課程分為側重點不同的幾種類型,由學生根據其具體情況選擇參與何種實訓課,例如:以公司內部管理為重點的實訓課程、以市場運作為重點的實訓課程、總體環節均細致的實訓課程等,由學生根據自身能力和愛好選擇,這樣可以使實訓更具有針對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創業知識需求。
5.安排專業的創業課程教師協助學生實踐
高校應引進專門負責創業課程教學的教師,對實訓全程進行監督和指導。專業的教師更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并可幫助學生發現存在的問題和個人創業適合的行業及方向,這樣可提高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劉洋.淺談高校開展創業實訓教育的現狀與發展意義[A].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深入推進創新發展--吉林省第八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
[2]張宇,俞芝瑜,黃劍,王代翔.大學生創業模擬實訓實踐及課程教學實訓探討--以蘇州高校為例[J].職業,2012,(10):91-92.
[3]張守麗.基于創業平臺的大學生創業實訓課程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報,2016,(04):87-91.
[4]蘇澤宇.大學生創業實訓課程構建探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09):153-156.
[5]張克榮.關于高校推廣創業模擬實訓課程的一項調查報告--基于經管類專業大學生的需求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02):58-60.
[6]張躍.以項目為導向的創業實訓課程模式探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06):199-202.
[7]林偉強,張袖斌,何志杰.以創業為導向的高職物流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資訊,2015,(2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