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萍


【摘要】目的:客觀評價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療效,重點總結提升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治療質量的臨床方法。方法:以隨機法選擇本院婦產科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75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實驗組),選擇腹腔鏡卵巢巧克力囊腫剝除術治療;同期選擇75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對照組),選擇開腹手術治療,觀察所有入選患者的手術效果,同時對各項臨床數據進行客觀比較。結果:上述入選患者中,實驗組入選患者手術時長(51.47±8.65)分鐘,對照組(107.63±12.57)分鐘;實驗組入選患者出血量(32.99±10.26)毫升,對照組(85.85±18.69)毫升;實驗組入選患者有2.67%出現并發癥,對照組并發癥13.33%;實驗組入選患者有效率97.33%,對照組82.67%,兩組有差距(P<0.05)。結論:對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選擇腹腔鏡手術治療不僅可以提升患者的臨床療效,還能降低出血量以及控制并發癥,可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時長;出血量;有效率
隨著國內腹腔鏡技術日益完善與成熟,腹腔鏡手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并已取得顯著成效[1]。為了評價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療效,本次研究以75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為觀察對象,同期選擇75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作對比,分別予以開展腹腔鏡卵巢巧克力囊腫剝除術以及開腹手術。通過觀察所有入選患者治療情況,在對各項數據進行客觀比較的基礎上,尋找可以提升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治療質量的方法,介紹如下。
1 資料來源與手術方法
1.1 資料來源
以隨機法選擇本院婦產科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75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實驗組)。年齡結構:最大50歲,最小20歲;病變分期:6例屬于病變二期,31例屬于病變三期,38例屬于病變四期;病變位置:30例位于左側,45例位于右側。同時選取75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對照組)。年齡結構:最大47歲,最小21歲;病變分期:7例屬于病變二期,32例屬于病變三期,36例屬于病變四期;病變位置:31例位于左側,44例位于右側。治療時,實驗組入選患者選擇腹腔鏡卵巢巧克力囊腫剝除術治療,對照組入選患者選擇開腹手術,分析2組入選患者的資料之后并沒有發現過大差異(P>0.05),值得進一步對比。
1.2 方法
治療時,對照組入選患者選擇開腹手術,即予以硬膜外麻醉,予以開腹后,對患者盆腔情況深入檢查,將異位內膜以及囊腫有效切除后,再選擇吸收線進行無菌縫合。與此同時,手術完成后,當患者來月經的第一天,須予以服用2.5毫克孕三烯酮,每周兩次,堅持用藥半年。除此以外,實驗組入選患者選擇腹腔鏡卵巢巧克力囊腫剝除術治療。1)選擇膀胱結石位,給予患者全麻以及氣管插管,結合患者子宮粘連狀況予以安放舉宮器,并選擇肚臍上緣作長為1厘米的切口,將長為1厘米的套管針置入其中,并予以創建二氧化碳人工氣腹,將氣腹壓力控制在12mmHg至13mmHg之間。2)于腹腔鏡的指示下在機體兩側下腹的麥氏點位置做兩個操作孔,并將長為5毫米的套管針置入其中,再置入腹腔鏡的鏡頭,并詳細觀察機體子宮、子宮組織、盆腔以及腹腔狀況等。3)幫助患者恢復期盆腔的解剖結構,同時在卵巢巧克力樣囊腫的無血管范圍內選擇盆腔子宮內膜異味病灶電凝,并將巧克力囊腫直接剔除,使粘連組織得到充分分離。4)如果患者囊腫已經破裂,需將其內容物充分吸出,將其囊壁充分剝除后,將其置入到標本袋內,再選擇盆腔子宮內膜異味病灶電凝方案對機體病灶進行灼燒止血。5)手術完成后,當患者來月經的第一天,須予以服用2.5毫克孕三烯酮,每周兩次,堅持用藥半年。
1.3 評定指標
如果患者疼痛感以及結節已經完全消失,表明效果顯著;如果患者疼痛感有所減輕,結節也已經變軟,表明效果一般;如果患者疼痛感以及結節并未改變,表明無效。
1.4 資料統計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予以分析、處理,對于一般資料,選擇(x±s)作為其代表;對于計數資料,選擇卡方檢驗予以對比;對于計量資料間的差值,選擇t予以檢驗。經對比后,如果組間數據明顯表現出差距,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則選擇P<0.05作代表。
2 結果
2.1 兩組入選患者手術指征
上述入選患者中,實驗組入選患者手術時長(51.47±8.65)分鐘,對照組(87.63±12.57)分鐘;實驗組入選患者出血量(32.99±10.26)毫升,對照組(85.85±18.69)毫升;實驗組入選患者尿管的拔出時間(1.06±0.52)d,對照組(1.86±0.80)d;實驗組入選患者肛門成功排氣的時間(1.75±0.29)小時,對照組(2.71±0.32)小時,腹腔鏡手術方案明顯表現出優勢(P<0.05),數據見表1。
2.2 兩組入選患者臨床效果
實驗組入選患者有2例(2.67%)出現并發癥,包括1例(1.33%)切口感染,1例(1.33%)切口疼痛;對照組并發癥13.33%(10/75),包括6例(8.00%)切口感染,4例(5.33%)切口疼痛;實驗組入選患者有效率97.33%,對照組82.67%。此外,實驗組有1例患者復發,復發率1.33%,對照組有11例患者復發,復發率14.67%,兩組有差距(P<0.05),數據見表2。
3 討論
近幾年,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總數逐漸劇增,該疾病不僅給女性正常生活帶來不利影響,而且加大了患者、患者家屬的壓力,所以加強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防治尤其關鍵[2]。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通常會出現性交痛、經期下腹墜痛以及不孕等情況,由于其發病機理尚未得到證實,因此臨床上缺乏特效治療藥品,多以手術為首選方案[3]。基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而言,其常見術式有開腹手術以及腹腔鏡手術等,然而,開腹手術除了創傷非常大以外,還可能會給患者帶來并發癥,不利于患者預后水平的提升,而腹腔鏡手術則可避免該問題的出現。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僅創傷非常小、疼痛感較輕,而且可以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速率,在控制手術感染現象出現的基礎上,縮小瘢痕面積,是控制病灶復發的關鍵性手段[4]。同時,腹腔鏡具有放大的作用,尤其是將高分辨率的電視系統相結合,進而在進行檢查異位病灶時具有較好的優勢,也能夠擴大術野。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采取腹腔鏡進行治療能夠全面地了解患者子宮、卵巢及輸卵管和盆腔的具體情況,進而觀察是否具有盆腔粘連、 盆腔結核等,該方法的放大作用還可以發現較小病灶。
本次研究入選患者中,實驗組入選患者選擇腹腔鏡卵巢巧克力囊腫剝除術治療,對照組入選患者選擇開腹手術治療。結果發現,實驗組入選患者手術時長(51.47±8.65)分鐘,出血量(32.99±10.26)毫升,有2.67%出現并發癥,有效率97.33%,而對照組分別是(87.63±12.57)分鐘、(85.85±18.69)毫升、并發癥13.33%以及有效率82.67%。此外,實驗組有1例患者復發,復發率1.33%,對照組有11例患者復發,復發率14.67%。兩組有差距(P<0.05),與陳為嫦[5]等人觀點相同。
研究表明,對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選擇腹腔鏡手術治療不僅可以提升患者臨床療效,還能降低出血量以及控制并發癥,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肖文,王樂丹,朱雪瓊,等.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后保守治療的臨床對比觀察[J].中華醫學雜志,2011,91(15):10471050.
[2] 梅芳,張敏,胡霞.腹腔鏡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囊腫剝除術中三種不同止血方法對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14(13):11201123.
[3] 李先蓮.腹腔鏡手術聯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6(06):181.
[4] 熊文琴,王平.B超介導下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前后血清hsCRP、CA125、CA199測定的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12):14931495.
[5] 陳為嫦.腹腔鏡手術和米非司酮口服聯合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EMS)不孕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09):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