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鋒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骨科手術患者手術部位發生感染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選取2010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接受骨科手術治療的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1例患者。手術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模式,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部位感染情況及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對照組患者的手術傷口感染發生率為9.6%,顯著高于觀察組患者的傷口感染發生率3.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0.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4.2%,對比結果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對于行骨科手術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預防傷口部位發生感染的幾率,患者滿意度高,值得在臨床大力推廣使用。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骨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臨床效果
近年來,各種外科傷病、骨折等患者數量呈遞增趨勢,許多患者需進行手術治療,但對于術后傷口的預防護理措施還有待加強。研究證實,有效的護理干預模式對于術后傷口感染的預防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12]。本文旨在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骨科手術患者手術部位發生感染的作用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骨科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1例患者,其中對照組中,男21例,女10例,年齡范圍37~52歲,平均年齡為(44.3±6.2)歲,手術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中男20例,女11例,年齡范圍35~51歲,平均年齡為(42.8±7.4)歲,均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入組患者均為行骨材料植入手術,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如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具體如下:1)提高醫護人員相關護理技能水平:使醫護人員充分了解骨科手術患者手術部位易發生感染的因素,強調發生感染的危害性和嚴重性,引起整個醫護團隊的重視。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圍手術期預防感染的相關知識普及和宣教,提高醫患協作。2)環境干預:控制手術室的溫度在20~23℃之間,相對濕度為30%~60%。保證手術室內外環境干凈整潔,控制人員出入。對于病房環境也應保持整潔、干凈、通風,減少手術后初期的探視,如果有感染發生,應進行分房隔離,防止影響其他患者,并及時處理感染傷口。3)術前護理:醫護人員科學準確的評估患者傷口發生感染風險,并提前做好應急措施。術前指導患者進行淋雨,并清潔手術區皮膚。如有鼻腔部位去定植治療的患者,可于術前1d對患者雙側鼻腔進行消毒棉球擦拭消毒,術后繼續擦拭,持續3d為宜。4)術中護理:醫護人員熟悉手術操作及流程,對無菌植入器械等有準確的認識和規范水準。同時醫護一人應注意個人衛生清潔,如洗手規范、衣帽潔凈等。術中應保持患者體溫正常,對于術中使用的液體應保持與體溫相當,避免患者體溫下降,必要時可進行降溫或保溫措施。5)術后護理: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保持引流通暢,注重多傷口引流液的觀察,有任何異常及時通知主治醫生。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部位感染情況及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部位發生感染率情況對比
對照組患者的手術部位發生感染率為9.6%,顯著高于觀察組患者的傷口感染發生率3.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0.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4.2%,對比結果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2。
3 討論
骨科患者手術部位發生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只有對圍手術期的各環節進行正確、科學的管理和干預,才能更有效的減少感染的發生。其中,護理知識教育培訓是對護理人員相關護理知識技能的提高,對于手術部位感染的風險具有更準確的預見性和反應。環境護理干預是預防手術部位發生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證實,手術室的空氣質量與感染發生率呈正比例,多種異體微粒均可能增長術部位感染風險[3]。更細致的護理干預是預防骨科手術部位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對術前、術中、術后全面的規范管理和護理,才能更大幅度的降低感染發生,提高患者康復速度[4]。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手術部位發生感染率顯著高于觀察組患者的傷口感染發生率,同時,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0.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4.2%,對比結果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綜上所述,對于行骨科手術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預防傷口發生感染的幾率,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陸惠根,張中偉,徐紅偉.骨外科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0(08):262.
[2]胡必杰,葛茂軍,關素敏,等.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與控制最佳實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69.
[3]王西玲,王宇,余玲,等.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19(15):216.
[4]安藝萍.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骨科無菌手術的應用分析及對切口感染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3,27(0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