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燕
【摘要】中職學生英語素質是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學之優劣直接關系到是否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本文從分析我校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現狀入手,探討如何在英語教學中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藝術,深入了解中職學校學生的特殊心理,在教學中講究方法和技巧,以改善目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良現象,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并提出不斷深化、全面提高英語教學方法與藝術的建議。
【關鍵詞】中職學校英語教學 中職學生 方法 藝術
中職學校英語教學方法與藝術來自于中職英語教學實踐活動,從而又指導著英語教學實踐活動。英語教學要取得好的結果,就要分析了解當前中職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探討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應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藝術,因材施教,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更好地了解中職學生的現實狀況,比如英語基礎,思想態度等等,本學期,本人分別對本校13學前教育1班、14旅游管理班、14酒店管理班進行了有關英語情況的調查,接受調查學生共114人。參考結果(學生自評)如下:
雖然本調查的樣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給我們提供了值得參考的價值,辯證認識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的喜和憂:
1.超過50%的新生英語基礎較差,導致自信心低下。
2.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作用有比較正確的認識,愿意學,甚至喜歡學,但舊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能持久。
3.小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沒興趣,不喜歡學,甚至厭學。
英語教學方法方式多種多樣,比如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等等;具體筆者就不在此一一論述了。方法是具體的,真實和靈活的,而藝術是細膩的,美妙的,有時是“可以意會不可言傳”的。我們常說教學要講究方法,教學是一門藝術,也就是說教學方法與藝術是互相交織的,一個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應用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水平,就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針對以上調查情況和分析,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以下探討一下自己在中職學校英語教學中所采取的教學方法與藝術的幾點體會:
一. 上好第一節課
1.重視第一節課的對學生的教育與鼓勵,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英語基礎不好,自信心低下,原因很多:家庭環境、周圍環境、個體智力、乃至性格、身體體質等等,比較復雜。因此教師除了要懂得教學規律,研究教學內容的規律、教學方法上的規律和認知上的規律等,還得懂得教學藝術的技巧。特別地要意識到我們面對的是各方面素質較低的16左右歲的中職生。我們要把他們看作至少是知識、精神上營養不良的孩子,要愛護他們,關心她們。要使他們在我們中職學校的教學中慢慢地吸取營養,然后茁壯成長。就單指英語學習方面,先要扭轉他們對英語學習的偏見、泯滅他們對英語的恐懼,提高她們對英語的興趣,就要在開學初,在第一節課就對他們進行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的教育。本人如此般對我的學生們說: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信仰,還有不同的法律、藝術、節日、習俗、等等。而英語是國際上第一通用語言,學習英語,我們能更好地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文化技術,也能把我們的優秀歷史文化,嶄新的現代化技術傳播給外國朋友,為國際和平友誼出點力。同時,學好英語,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風土人情,擴大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的文化素質,讓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當然,也遇到過個別調皮的學生吸引眼球地說:我們愛國不學外語,只學漢語!我就說,那天我還見你用手機放英文歌“What make a man”,聽得津津有味,就是你只會哼哼一兩句。他不好意思地紅了臉。我趁熱打鐵地說,女同學們最近又喜歡唱哪首英文歌啦?不少小手舉起:“Let it go”。我繼續添火:退一萬步,數年或十幾年后萬一你們有一段日子要呆在家里做家庭主婦或家庭主男,我們也可以用我們的英語知識輔導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子孫對自己更敬仰,填平代溝呀。同學們聽到這些,都樂笑了。我不斷加油:你們在軍訓時各顯身手,除了踏步操練好,還和教官對上了歌,不單中文歌“我是一個兵”唱得響亮,英文歌也贏得了全場掌聲。天生我材必有用,你們的英語細胞還藏在身體深處,未被發掘出來呢。加油!我也贏得了孩子們的笑容。在教育鼓勵學生的說辭中,給他們送上一彎善意的微笑,拋出一個鼓勵的眼神,這含著一種積極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再附上幾段不同國家不同風俗的視頻,基礎再差的學生,也不妨礙他們那顆好奇、探究的年輕的心的跳動。學習英語的興趣,信心也會隨之萌發。
2.自報家門,拉近距離,提高教學吸引力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說:“知識的保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強度”。對知識如此,對自己的老師也有“第一印象”之說。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意義教育和給學生以充分的表揚與鼓勵的同時,我也得讓學生們了解自己,認可自己。用簡單的英語Introduce myself (自我介紹)之后,多媒體屏幕上出現我事先挑選的一兩張我和學生們現在年齡差不多時的我的學生年代的照片,請她們猜合影上哪位是我(Please guess: Which girl is me?),還秀出數年的一些教學圖片,比如和學生們的各種或一本正經或調皮搞笑的合影,還有我外出旅游時和外國游客的多張合照,并給學生們作相應的解說,等等。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活躍,可愛之處,和學生能融合相處,也就和老師有了親近感,喜歡這個老師,自然就會愿意上她的課,課后也會主動學。接著,是學生們或大膽或羞澀的Introduce myself . 就這樣,在輕松歡笑的氣氛里,我和我的學生們互相認識了。
二.課內課外內外兼顧
1.多種多樣的課內教學
1)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為了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我多采取講解、帶讀、背誦、表演、游戲、英語競猜(比如指手畫腳猜英語)、擊鼓傳球定選手、小禮物鼓勵等等多種方式,減小了單一教學的枯燥性。經常讓學生從所學單元的單詞、詞組中選詞造句,對話表演也可以自選角色,自找搭檔,有時可以不死背硬記,鼓勵自編自導,靈活應變。這樣,學生在快樂的情緒下學習,沒有太大的精神壓力,既尊重了學生的勞動和個性,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欲望。
2).建立互幫小組,努力感化“釘子戶”
有幫助才會有溫暖,有家的感覺。在開學初就在班里組織英語學習互幫小組,讓基礎好的學生輔導基礎差的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一幫幾、一幫一、甚至幾幫一的方式。特別要關心過問那些正在放棄學習英語的“釘子戶”,盡量讓每人都有機會學習在班中帶讀。教導她們:“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老師每周向輔導小組組長了解輔導情況,及時對遇到的學習上的問題和同學之間的小矛盾給予幫助和化解。小組建立之后,一培養了學生們的團體凝聚力,團體意識,二也能發揮和鍛煉他們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溝通能力,培養同學之間的友誼。使課堂教學形式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生活化和充滿了人情味。還勉勵被輔導的學生爭取早日“翻身”,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也做個輔導別人的小老師。
3).補充專業英語
課堂教學上根據不同的專業設計一些與專業有關的詞匯學習和情景對話等等。比如,對旅游專業的,可多為學生準備一些旅游名勝、導游常用的詞與句,如把本市學生熟悉的風景區旅游路線介紹讓學生翻譯成英語,老師修改后讓學生熟讀背誦,以至上臺演說。對酒店管理班則添加些酒店服務英語,幼師班也依此類推進行有關幼兒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教學。適時多放些輕松愉快的英語視頻,口語課可選放難度適宜的英文電影,要求學生邊看邊記,多聽多模仿。這樣,學生便會感到學習英語與自己的專業緊密相連,對將來擇業就業大有裨益,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得到提高。
2 靈活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英語互動
1).噓寒問暖用英語
在學習之外,多多關心學生,平時見面打招呼就是一種關心藝術。與學生用簡單的英語打招呼與交流,既可以培養他們講英語的習慣,又能讓學生感覺到你對他的關心愛護。路上、樓梯上,草坪上飛揚著”Good morning ,Miss Li”,“Good afternoon”, “Nice to see you”,“Nice to see you ,too”,“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當然,不少學生也鬧出“Good afternoon ,too”,傍晚剛吃完晚飯就說“Good night”等等的笑話,學生們就在歡笑中糾正與進步著。
2).定期舉辦“英語角”活動
每周一次讓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舉辦“英語角”活動,每次選擇不同的話題,也可以“free talk”(自由談),提倡全英文。這樣,既可以給愛好英語的學生一個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英語的平臺,也可以在其中發現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藝術,擴大英語學習的影響,有利于在校園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英語的氛圍。
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腦力活動就是老師腦力活動的一面鏡子。 把每個學生的的發展引導到最適宜于他的先天素質的軌道上去。如果把掌握知識的過程比喻為建造一棟大房屋,那么教師應該提供給學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磚頭、灰漿等,把這一切徹壘起來的工作應該由學生去做。對于許多學生和教師來說,一種可怕的災難就是把學生主要精力放在消極地獲取知識上面”。魏書生也說“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使用啟發式教育,要懂傳道授業解惑的藝術,不要越俎代庖。每個問題,每節課都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比如,教授課本第一單元“Nice to meet you”,讓學生自制個人英語名片;第二單元“I can do it”,請學生想象自己在2017年時“What can I do?”;第三單元How much is it?”,要求學生分三小組,自編對話,自備道具,各編排一個購物場景,向同學們開放,表演。這些教學方法就充分開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操練運用能力,學生們成了課堂教學的主角,通過實踐,學生們不單只學會了學,還學會了用。
在對學生調查和把體會打成文字的日子里,我發覺功夫不負有心人,教學效果不知不覺地體現出來了:早讀英語比以前響亮整齊了;課間學生爭著上來問題求答;課余常見聽英語歌和唱英語歌的學生;自習課可見英語輔導組的“小老師”坐在基礎差的同學旁,耐心又恨鐵不成鋼地輔導著;那幾個曾經在上課時偷偷玩手機高喊愛國不學外語的男學生也會說cell phone和computer game了,認為學習英語沒用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漸趨友好…
總而言之,教學本無定法,亦無常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中職學校英語教學方法與藝術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其中還蘊藏著深刻的技巧。有了師生們的共同努力,還有那容我們不斷探索前進的空間和道路,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方法與藝術會有更大的開拓和呈現。
【參考文獻】
[1]李庭薌《英語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010.0173
[2]黎炳嬌,葉秀蘭《大學外語教學的憂與思》,湛江師范學院學報,1006-4702
[3]《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名言》---豆丁網,www.docin.com
[4]陳學琴《教學機智的典型案例研究》,百度文庫,2012年7月總第251期
[5]教學方法----360百科
[6]劉忠梅《中職學生的快樂英語教學法》,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年第09期
[7]《中職學校結合專業特色實施英語教學方法淺談》—中國論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