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磊 赫明星 蘇文峰
摘 要:水文水資源建設項目管理具有較高的難度,并且涉及到的內容較為龐雜,如數據中心、水文測站、水位測繪、水文分析等。目前,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于水文水資源的建設中,不僅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還提高了水資源的管理效率,使水資源獲得了充分的利用。文章對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措施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和探討,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水文水資源;建設;管理;信息化
1 概述
1.1 水文水資源的項目建設特點
與其他建設項目相比,水文水資源的建設較為特殊,除了具有一次性、唯一性、固定性和整體性的特點之外,還具有面廣、站點多、線長、交通不便利等特點。項目工程的施工地點不集中,施工條件和施工環境較為惡劣。而且交通不暢,就會使一些重要的專業的設備無法進入施工地點,社會化程度不高,對于專業性有著較高的要求,很大一部分的項目,都需要自己組織施工。水文水資源設施所處的環境較為復雜,通常沿河流分布,其包括的范圍較廣,河流的左右岸、上下游,以及南北方和東西部都包含在其中。水文水資源建設項目的類型較多,如水文站、水質站、流量站和水環境檢測中心等,然而對于每個項目來說,其工程規模卻不是很大。
1.2 水文水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
水文水資源管理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作,體現了公共服務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貫穿了水資源利用循環的全過程,面向社會各行各業。目前隨著社會的多元化和信息化發展,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進步,因此必須加以改進和優化。在水文水資源的管理工作中,應采用動態管理替代傳統的靜態管理,采用科學管理替代傳統的經驗性管理,采用統一管理替代傳統的分散條狀管理。為推動水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積極采取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
2 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水文水資源建設項目管理意識不足
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水文水資源建設在推動經濟發展,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公益事業,其建設和管理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程序進行。然而,受傳統的思想以及地方保護主義思想的影響,目前所采用的水文機構體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弊端,對于建設項目的立項,地區不平衡的現象也較為嚴重。目前項目的審批工作不夠嚴格,沒有按照標準程序執行。一部分地區基層管理人才較為欠缺,采用的也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工作不夠細致。而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歸根結底就是管理者的管理意識不足,管理工作沒有落到實處,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程序沒有深入理解和切實掌握。
2.2 水文監測設備不足,技術含量低
我國現有的水文監測設備技術含量普遍不高,且設備的質量也較低,因此目前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依然十分繁重和復雜,給建設管理工作增添了難度。在發達國家中,具有高技術含量的、質量高的水文監測設備已經獲得了大范圍的應用,分布得十分廣泛,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使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于水文監測設備的使用量和利用率都偏低,由于資金等原因,采購的數量也較少。在傳統的工作方式下,不僅準確性不高,效率也十分低,并且由于人員眾多,管理的難度也隨之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卻很難提高。
2.3 建設項目空間跨度大,專業融合性強
與普通建筑工程不同的是,水文水資源建設的工作地點不固定,具有很大的空間跨度,甚至會涉及到整個流域。建設項目包含的內容較多,涉及到的專業知識范圍十分廣泛,并且具有極強的專業融合性。
2.4 建設主體還待進一步明確
相關的管理體制還不夠健全和完善,這也是導致建設主體不夠明確的主要原因。對于地市級水文機構的設置,通常將該區域的流域水系作為基準,缺乏不同區域之間的交流,因此出現了很多地方的水文工作都由一個地市級水文機構來負責的現象,從而對水文水資源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造成不良的影響。
3 優化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的措施探討
3.1 水資源管理系統的基本組成
計算機網絡、仿真模型和數學模型,這些都是建立水文水資源系統必不可少的要素,需要這些要素共同協作,實現系統的功能?;诳梢暬囊暯?,采集水資源管理的相關信息,實現灌區的科學合理的調度,將自動化監控應用到各個分水樞紐中。根據所采集到的信息,幫助管理者做出正確而及時的決策,從而提高水資源調度的效率,同時提高水資源管理的整體水平。
3.2 采集與傳輸數據信息系統的建立
為了方便在采集區域設置視頻監控、水位傳感器、閘位數據、雨量傳感器等,應建立數據信息采集系統,從而獲得準確可靠的信息,了解干渠、分干渠以及水位的情況。數字微波通訊網和超短波無線通訊網是傳統的灌溉區域通訊方式,然而隨著信息化和多元化發展,傳統的通訊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飛速發展的需求,需要傳輸的各種信息,如視頻、圖像、音頻、數據等逐漸增多,必須依靠更為廣闊而強大的信息傳輸渠道來支持,將系統和無線寬帶相連,即可實現數據的高速、準確傳輸。
3.3 網絡系統
為了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利用,應建立覆蓋面積廣,可以實現音頻、數據、視頻和圖像傳輸的計算機網絡。通過網絡系統的構建,為水資源管理建立一個可以實現資源共享的管理平臺,在這一平臺上,可以及時掌握當地水資源的各種信息,如使用量等等。同時,還應該建立用于分析和處理數據的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可以實現隨時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統,并且結合模擬仿真系統,根據統一的標準來管理和存儲所采集到的信息。
3.4 水質與旱情監測系統
通過在灌溉區域設置監測斷面,有利于監測斷面的水質情況,另外,還可以在系統中建立監測數據庫,當水資源中存在污染物擴散時,利用系統實現模擬分析,有利于預測河流水質的變化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解決水資源污染問題。旱情信息可通過土壤、氣溫、降水等體現,水文站可利用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了解到所在區域的相關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判斷該地是否存在旱情,利用定位系統,能夠直接找出旱情所在地。
4 結束語
水文水資源的項目工程既與國家、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又是構成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水文水資源項目工程的管理影響到國家的繁榮富強,可持續發展要求必須做好水文水資源的項目工程管理?;诖?,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到提高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的重要意義,在工作中積極采用相應的對策以提高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的水平,以此保證水文水資源的項目工程順利開展,高質量、高效率的完工,并造福于人民。
參考文獻
[1]史超.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探討[J].硅谷,2014,3:146+133.
[2]楊金霞.天津市水文水資源中心信息化建設[J].水利信息化,2011,S1:13-15+29.
[3]程曉冰,石玉波.推進水資源信息化建設 提升水資源管理水平[J].中國水利,2007,1:52-54+58.
[4]金雷.關于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的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9).
[5]張偉華.淺析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1).
[6]潘登,江明華,汪強.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探討[J].科學時代,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