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慶
摘 要:電力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對電力系統維護和管理能夠切實保證社會正常運轉,電力系統運行是否穩定可靠,關鍵點就在于對線損進行科學管理,這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不容忽視馬虎,這項工作做得好與壞,直接影響到的是用戶用電安全和電力供應企業整體經濟效益。文章主要就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線損管理要點做全面系統分析,提出相關解決辦法。
關鍵詞:輸配電;用電工程;線損管理;要點
1 線損管理的作用
電力企業要想正常運轉,就需要在各流程管理上下功夫,在劃定的基礎設施管理環節中,線損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直接影響到電力企業各項生產和經營,各個環節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緊密聯系、息息相關,管理能力的高低,體現企業社會形象。只有全面做好線損管理,才能有效提高電力資源利用率,杜絕用電浪費,實現節能降耗的總體生產目標,使各類生產運營成本得到良好控制,提高贏利水平。
2 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線損形成的主要原因
2.1 網架結構不合理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負荷越來越大,可以說,城市負荷增長速度已經遠超城市電網開發的速度,這種差距在資金不足、計劃不夠的條件下,越來越加劇。城市建設離不開電網架設,正是因為資金缺乏,導致了城市電網發展與城市建設的不協調、不匹配,電網建設滯后局面形成了惡劣的循環。城市中的中、低壓配網網架結構不到位,重要環節顯得薄弱,有些長期得不到維護的線路老化相當嚴重,隱藏的事故隱患得不到有效解決,城市戰線過長使供電半徑加大,許多10kV線路已經超過了自身的滿載,對一些密集的居民區低壓配網水平容量偏低,有些低壓引戶線不能得到有效保護,裸露在外年久失修,導線截面小平方不夠,以上種種現象,導致了電網線損越來越嚴重,并且還有不斷增長的趨勢。
2.2 配電設備不能處于經濟運行狀態
當前存在的配電設備浪費、資源消耗、利用率低、破損嚴重等問題,主要就是考慮不夠全面導致的,原來在進行輸配電設計和用電工程建設的時候,大多考慮區域性發展需要,只要地區內滿足負荷要求就可以了,但是現在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投入加大,使容量無法滿足生產用電需要了,而當前環保節能理念的提倡,更顯現出用電浪費的形態,節能環保意識不強,可以說,考慮的范圍、理念均過于僵化。這種情況主要表現為:(1)變壓器的采用較粗放,無法滿足節能需要,不是節能經濟型設備,導致了電力容量冗余,使電力損耗無端增加很多,加劇了浪費的產生。(2)變壓器運行時,未能采用經濟負載,在電力系統時變性的作用下,導致變壓器輕載或者空載,進一步增加了變壓器運行的損耗。(3)線路問題也非常關鍵,有些線路未能使用經濟截面,使輸出的電流不能及時傳導,使個別設備在運行時,出現損耗。
2.3 三相負荷不平衡
配電線路三相負荷是基礎配置,如果出現不平衡,就會導致系統安全問題,給運行埋下不安定的因素,造成線路破損,如果不平穩得不到有效控制,就會增加損耗程度,超出了導則規定20%的時候,線路中線電流不斷增大,線路損耗危險系數就會不斷增加。
2.4 無功補償容量少
社會發展離不開電力,城市建設更離不開電力,在當前我國城市建設越來越快的時候,電力事業也得到有效推動,呈現了劇增的發展趨勢,但是城市發展對電力的需求量是不斷增加的,為滿足各行各業用電需要,特別是工業化生產和礦企業使用感性用電設備,增加了用電功率,在大量的消耗系統有功功率外,還不斷提取系統無功功率,這種情況下,就會迫使電網功率因數不斷下滑,使系統無功功率缺失加劇,產生了不必要的電網損耗。
2.5 理論計算精度低
輸配電和用電工程主要服務對象是用戶,這種龐大的網絡運營中,有許多節約節能空間可以壓縮。只有不斷優化配置,科學合理地計量出電網用電量,做好精確的理論計算才能全面優化電網結構、降低線路損耗、確定明確的線損率指標。理論線損率主要就是利用電網各元件負荷、電流、電壓進行實測,以日實測和元件損耗,得出全線路情況,從而計算出整個電網損耗大小。
一般情況下,使用到的是對10kV輸配電及用電工程損耗計算,這類計算方式多樣,在實踐應用中,多使用到的是簡化算法,例如均方根電流法、最大電流法、等值電阻法等等。現代計算普遍使用到的是計算機,但是傳統方法計算假設理論中,使計算結果不夠準確,影響了最后的分析與斷定。通過對常用計算方法的改良,從無功角度考慮對系統損耗產生的影響,形成無功經濟當量線路損耗計算方法。
3 輸配電和用電工程中線損管理的要點
3.1 完善理論研究,制定合理目標
線損管理工作關系到工作目標的實現,只有通過科學先進的技術操作,才能在實際中對輸配電線路和用電工程進行線損實時管理,這就要求準確設定線路,了解情況,通過對線損理論的探索制定合理的計算方式流程,形成一整套能夠為線損管理提供目標和方向的線損指標,使線損管理具有正確的理論指導,提升線損管理能力與水平。
3.2 提高輸配電和用電工程設備材料的質量
輸配電和用電工程建設離不開材料的使用,需要對材料做好檢測與選擇,做好質量控制把握,加強輸配電和用電工程設備材料標準化建設,以節能、絕緣、穩定為技術核心要素,從根源上排除安全隱患,通過基礎材料和重要設備采購,保障輸配電和用電工程整體運行安全。
3.3 提高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管理人員安全意識
隨著技術含量的增加,輸配電和用電工程技術也在不斷擴展,當前企業員工的知識結構已經不滿足發展需求了,需要通過各類教育和培訓,讓專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才能靈活高效的對輸配電和用電工程進行作業控制。強化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管理者和相關人員安全意識是第一步,主要以提升意識為主,重點對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系統安全、雷擊、人為破壞等情況進行分析,對這些問題做好有效預防,通過全員安全意識的加強,保障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結構和系統安全、降低和控制成本支出。
3.4 做好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的網絡改造
日常作業中,需要不斷強化對設備的檢修,要充分了解輸配電和用電工程實際情況進行有效作業,使輸配電和用電工程能夠在一定時間段內得到有效更新,形成持續發揮功能的作用。日常檢修工作中,要對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線路、絕緣體、器材進行檢查,特別是有些易老化和變性的問題進行把握,充分避免出現漏電、損耗的現象,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輸配電和用電工程整體工作效率和用電安全。有些設備需要及時進行改造升級,特別是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網絡重要的設備,通過改造,把節能型變壓器和復合線路進行推廣應用,有效控制好輸配電和用電工程能耗。
3.5 改善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結構布局
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結構布局不合理,有些區域的布局遠遠落后,不能滿足現代用電需要。只有全面改造調整整體布局結構模式,才能進一步優化輸配電和用電工程,提升用電安全和效率。要做好布點設計,通過對布點的測量,實現整體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結構性調整,控制電流電壓是關鍵,更是保證線路和工程能夠正常運轉的基礎,能夠大大的降低線損情況。縮短輸配電和用電工程運送距離,消除那些復雜而不安全的迂回供電和環形供電,使輸配電和用電工程更加高質高效。
3.6 完善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的計量設備
電能表的普查和維修更換相當重要,需要利用現代網絡實現精確計量。計量表與GPS負荷相結合,是一種良好的管理辦法,實現遠程抄表、遠程付費,避免出現人為失誤。
4 結束語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輸配電和用電工程越來越重要,只有不斷改善傳統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管理方式和策略,與時俱進,創新方法與措施、減低線損,才能進一步提高用電率。
參考文獻
[1]楊小東.輸配電及用電工程中線損管理的要點[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8:187.
[2]鄧先國.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的標準化發展相關問題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