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返璞歸真:
【解釋】去掉外飾,還其本質。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同“返樸歸真”。
例:甲車從A地出發以60km/h的速度沿公路勻速行駛,0.5小時后,乙車也從A地出發,以80km/h的速度沿該公路與甲車同向勻速行駛,求乙車出發后幾小時追上甲車。
請建立一次函數關系解決上述問題。
參考答案:
解:本題答案不唯一,下列解法供參考。
設乙車出發x小時后,甲乙兩車離A地的路程分別是y1 km和y2 km。
根據題意得:y1=60(x+0.5)=60x+30,y2=30x。
當乙車追上甲車時,y1=y2。即60x+30=80x。
解這個方程,得x=1.5(h)。
答:乙車出發后1.5 h追上甲車。
簡析:
在中考復習一次函數時,老師們各顯神通,各地中考一次函數題也是百家爭鳴,于是乎,從待定系數法到自變量取值范圍,從與反比例、二次函數圖像相結合到綜合運用,各種類型面面俱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考場拿分,不在話下。”
此題,看似也屬這類。
但是,部分學生出現了一些解答方面的問題,就筆者閱卷感受,原因有三:
1不懂何為“題中題”——審題不清
本題前大部分為一道典型的路程問題(追擊問題),但是最后一句“請建立一次函數關系解決上述問題”,提升了此題的內涵,很多學生直接用算術法求解,或是列方程求解,對提問的要求沒有很好理解。
2不懂何為“一次函數”——本質理解不到位
從試題出發,本題不僅僅考查一次函數的應用,更重要的是考查學生對函數本質的理解.函數所表示的是變量之間的關系。
從學生角度出發,已經練習了很多一次函數的試題,但自主建立一次函數關系解決問題的習題并不多。什么是函數?什么是一次函數?怎么建立?考試中出現了“盲點”,一時不知如何下手。
如下錯誤很普遍:
“解:設乙車出發x小時候追上甲車。”
已經追上甲車了,那么x不就是定值了嗎?何來自變量?又何談因變量呢?這樣不就等同于是用方程來解決問題嗎?這種錯誤的出現是這道題得分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不懂如何描述——表達不過關
有些學生會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語言描述不過關,如:
“解:設x h后,甲乙兩車相距y km。”
從這種設法看出該學生已經想到了解決問題的函數策略,因變量y也有了,但是,因變量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自變量決定的。對于題設中自變量時間x,該從何時開始計時呢?是甲出發后x h?還是乙出發后x h?自變量的不明確,導致“解、設”所占的分,全部丟失。
學生還有一些零星錯誤如計算失誤等等,不再贅述。
對解決問題而言,數學知識的應用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注重應用及應用的規律,讓學生熟練的解題,而不去追溯知識的本源,便偏離了教與學的正確航道。無論是平時教學,還是中考復習,都應該在“繁花似錦”的題目背后,返璞歸真,尋找知識的本質。由知識到應用,再反哺于知識,達成知識的二次飛躍。及時的反思,深刻的理解,可以幫助我們舉一反三,推廣遷移。
解題究竟是為了什么?值得我們每位數學老師認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