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祿康
【摘要】如今思想品德課的重點慢慢由道德教育轉向道德訓練,倡導體驗性德育教育和行為性德育教育。為此,作為德育教育的課堂教育訓練,應與時俱進,從而實現從強化認知教育到強化知行合一的轉變。
【關鍵詞】思想品德 知行訓練
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我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和對學生們的觀察、了解、評價,我認為教師在抓好課堂教學之外,還應該在知行訓練上下功夫?,F就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強化知行訓練,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和做法。
一、強化課內知行合一訓練
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課內知行訓練是必不可少。因為課堂知行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題和應用能力,它既能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及時運用已學知識分析解決一些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僅要加強知行訓練,還要充分發揮知行訓練的功能。但是,就思想品德課來說,課時量本身不多,每周只有2節,它不允許我們用過多時間來進行課堂知行訓練,因此我們要精心挑選課堂知行訓練題,才能保證全面地完成教學任務。
1、強化課內“小欄目”訓練
《思想品德》課本上有許多“小欄目”。如“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憶一憶”等等。這些“小欄目”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給課本增添了更多色彩,教師在選擇課堂知行訓練題時,就要抓住課本中的“小欄目”不放。如七年級思想品德第一課第一框“新學校,新同學的‘交流活動知行訓練設計:①在紙上寫下你的基本信息:姓名、出生年月、外貌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家庭主址等;②收上來把順序打亂,再發給同學們。③你拿到的是誰的信息?可以說說嗎?然后請這兩位同學出來認識一下,握握手,表示很高興認識對方。通過這樣的活動,同學們在輕松愉快中就完成這一框的知行訓練。
2、強化課內思維訓練
創新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后天培養與訓練的結果。學以致用,永遠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我國,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陶行之先生就曾批評過“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會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之后,他又提出“在生活中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社會即學?!?、“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教育理論觀點,始終強調教育教學一定要和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學生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只有與豐富的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尤其是經過個人的親身實踐,才能變得鮮活起來,才能變得更加豐滿、深刻。要想在思想品課堂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必須要使所挑選的習題具有創新性。
3、強化課內感悟訓練
應用講故事的辦法強化感悟訓練。因為學生都愛聽故事,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社會發展史上都存在著眾多的趣聞軼事。故事的情節和主題,不僅吸引人,而且蘊含一定的道理。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對故事加以精選和提煉,恰到好處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和思考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感悟道理。
二、強化課外知行合一訓練
教學是教育工作的中心, 強化課外知行合一訓練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新課標明確提出:“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強化課內課外相結合。”思想品德課標積極倡導學生在“做”中“學”,培養學生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實現德育教育行為化。同時也要求教師為學生創造動手的機會,在實踐中開發學生的創造力,使訓練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載體,成為學生自主生成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實效的重要渠道。怎樣布置課后訓練,布置怎樣的課后訓練,對提高教學質量、開發學生智力尤為重要。為此思想品德課教師應把好課后訓練布置這一關,使有效教學落到實處。
1、強化課外實踐訓練
課外實踐是思想品德課的根本屬性,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思想品德課的歸宿。因此,思想品德課訓練要向社會實踐開放,引導學生自覺、自愿、主動地親自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2、強化課外研究訓練
課外研究訓練是為鞏固課堂教學效果而設計的供學生課后進行的訓練,所以,訓練題的布置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思想品德課訓練題的布置又與其它科目有著明顯的區別。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今天, 加強課外訓練才能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強化課外材料題訓練
就所提供的背景材料談談自己對材料中所提問題的理解,就材料所反映的某一問題談認識,在不背離材料所限度的范圍及思想品德課所提供的思想方法和基本觀點的前提下,鼓勵理解和認識的多角度、多層次。如在提供一段背景材料后,設題:談談你對上述材料所提觀點的看法,或根據材料,談談你的理解;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某一問題的認識等。
4、強化課外難易題訓練
布置訓練提時,教師一定要注意難易度,既不可過難,也不宜過易。訓練過難,使學生望而生畏,束手無策,達不到訓練的目的,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過易,讓學生捶手可得,缺乏思考,達不到啟發學生思維的目的,只是讓學生簡單重復,作無用功。教師布置思想品德課外訓練,要聯系社會生活實際,要面向大多數學生,讓其“跳一跳,能摘果”,充分調動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訓練分必作題和選作題,讓訓練盡可能符合每個學生的胃口,使學生樂學、會學。這樣既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他們能夠更多的參與實踐、理性思考,確保了教學效果。
總之,強化課內外知行合一訓練是一項細致的工作,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深入鉆研教材資料,樹立質量意識,關愛學生,把有效的教學落到實處,一定能過好知行訓練這一關。作為一個思想品德課教師,在教學中會采用許多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同時也會利用多種方式進行知行訓練,但無論采用何種方式的知行訓練,都不要為訓練而訓練。因此,在精心設計訓練題的基礎上,一定要強化研究性、實踐性和實效性,并與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