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摘 要:小學生英語的良好習得,需要建立在真實的環境氛圍基礎之上。一堂精彩的英語課教學,除了基于學生興趣的出發點,還要結合文本教材與小學生的接受特點,運用快樂的課堂表演進行課堂教學,通過創設幸福課堂,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快樂學習英語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快樂學習;幸福課堂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改變了傳統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的過分重視,開始更多地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關注培養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新課程下幸福課堂的創建,是一種思想上的解放與教學方法上的創造。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智慧地妥協,轉換學生角色,創設教學環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幸福課堂,享受幸福的教育。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幾點與同學科教師一起探討,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共同促進英語教學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
一、培養學生興趣,認識課堂幸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凡是在教學方面有一定功底的教師,都會在課堂上令學生著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正面說教英語,而應采用興趣遷移法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起到“四兩撥千斤”之效。如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的要求,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會話學習教學活動。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動畫歌曲Our school will shine,帶領學生愉快地進入新課的學習,分別出示熊貓、袋鼠、企鵝教學卡片,問同學:Where are they from?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單詞卡片、動物圖片學習新單詞bamboo,kangaroo,penguin,the South Pole,eat。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ood?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談論動物的棲息地和食物,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教師扮演“導游”帶領學生參觀動物園為主線,串聯整課各環節,告訴學生今天要和課本中的小朋友一起去參觀動物園,讓飼養員給大家介紹這些動物來自哪里,它們分別喜歡吃什么。學生非常感興趣,在課堂中,使用實物、圖片、動畫、課件等多種直觀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真實生動的語言情境,同時,培養了學生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整個英語課堂趣味橫生,和諧氛圍促進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從而萌生了幸福感。
二、發展學生思維,感受課堂幸福
馬克思曾說:“When a person is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he must be able to use the language forgetting all about his own.”小學生思維的發展是同言語發展密切相關的,并且不能脫離小學生的經驗和實踐活動。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借助思維活動,學生可以更透徹地理解所學知識,掌握英語的學習規律和英語知識的運用常識,在逼真的語境交往中,能夠嫻熟地運用英語交流。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小學生的現有經驗,營造了適合小學生發展的“人性空間”,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發展,讓學生在創新中感受幸福。英語學習的英語思維與閱讀習慣的養成很重要,如果逐詞逐句地念并漢譯,使得閱讀速度減慢,也會造成理解上的“斷鏈”,嚴重影響閱讀質量。小學生具有模仿性強,可塑性大的年齡特征。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根深蒂固”。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在用好教材中提供的materials的同時,用英語教英語,鼓勵學生多閱讀豐富多彩的英語材料,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快速用英語的思維能力和習慣。如,閩教版小學英語 四年級上 Unit 7 Christmas一課時,除去用課本材料外,筆者鼓勵學生閱讀課外短文“狗狗圣誕節禮物”“圣誕老人的小幫手”,了解這一重大的國外節日。學生讀懂了短文后會很投入,與主人公一起感受著節日的幸福。
三、陶冶學生情感,理解課堂幸福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在對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方面起到了春風化雨之效。那么,作為教師就要根據這一教學目標,在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與英語技能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幸福潛能,開發學生多元智能,陶冶情操,從小在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豐富情感,讓學生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理解到學習英語是幸福的。如,閩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3 School Subjects,Play a game“Review the names of subjects”挖掘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將情感態度的引導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之中,通過情境,學生基本可以正確地書寫和運用核心詞匯Chinese,English, Maths,Art,Music,IT,PE,class,subject,運用相關詞匯和句型,介紹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想參加的school club及其原因。在英語學科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積極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發展,增強學生對所學各科目的認識,感受到學校學習生活的豐富多彩,體會到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活動的樂趣。
四、訓練學生語言,體驗課堂幸福
教育理論家布魯姆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教場小學是一所以接收農民工子弟為主的學校,不少孩子的家長都在城市打工或經商,每天幾乎沒有時間關心孩子的學習,更不會聽孩子用英語表達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學校教育的補位變得更加重要。教師不僅認真備課,還要在課上細致觀察每一名學生,及時糾正他們的發音,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英語的學習,必須要開口說。給學生課堂交流的機會,每節課都留5分鐘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課本劇。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設置不同的語言情境,上演自編自演課本劇。如,上課前,以值日組為單位,先由組長用英語做關于星期、日期、出席情況、天氣等的Duty Report,然后組織本組同學一起表演本組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就是學過的課文情境,當然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知識面的范圍,增設情境,但是臺詞必須是運用已學過的單詞和句型,目的是為了復習舊課。機械地復習,學生會因為簡單的重復而厭煩,達不到復習的效果。而這種創造性的復習,是學生積極主動地活用語言,主動地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學生積極踴躍參與,在愉快的復習中溫習掌握了舊知識,效果遠遠超出提問復習法,從而激勵學生保持積極主動的求知狀態,加速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組員的互助協作水平,體驗到英語課堂學習的幸福。
當然,也會存在一些語言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在課堂提問和互動交流中,教師應努力發現這些學生的優點,盡量采取少批評多表揚、少指責多鼓勵的方式,如“You are very clever!”“Very good!”“Great!”“Excellent!”“Well done!”激勵學生堅持課堂學習的積極參與,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喚起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通過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的精神,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讓學生智慧的火花在幸福的英語課堂中迸發。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要保護孩子享受歡樂、幸福的權利”。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幸福課堂,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快樂學習,主動思維實踐,提高了跨文化意識。幸福課堂,既洋溢著學生的幸福,又包含著教師頗具成就感的幸福。幸福課堂,充滿了民主與關懷、輕松與愉悅、趣味與挑戰,折射出童心童趣,在教師的參與呵護下,學生通過實踐體驗與交流,感受英語課堂學習的幸福與收獲的愉快。
參考文獻:
[1]鄭志生.聯系生活 讓枯燥的理論生動起來[J].福建教育,2014(12).
[2]唐海朋.課堂教學對學生幸福的關照[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8(2).
[3]車如平.創設高效課堂使學生快樂學習英語[J].空中英語教室:社會科學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