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泳
【摘要】技工學校英語課程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但是目前技工類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教學環節卻很薄弱,本文是在以職業導向的前提下,提出通過技工類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加強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職業通用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技工類英語教育 通用能力 職業導向 模式創新
近年來,技工項目課程作為新興潮流,在培養具有較強通用能力的技工類學生的英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加強了對其理論與設計研究,對其教學效果路徑進行充分的分析探討,形成其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一、技工英語教學圍繞職業通用能力為依據
技工類英語教學改革始終要圍繞以職業技術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思想,針對專業性的職業教育改革方向,目標就是讓每一個接受技工類英語教學的學生,能夠在既定的公共英語的教學設置下,有效形成和提升與自己未來的職業相適應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高效專一地培養擁有全面職業通用能力的人才。
因此,我們要重新定位英語課程,創新教學模式,把英語課程賦予更廣闊的意義和價值,讓學校、教師和學生都看到英語課程在培養學生職業通用能力發揮的重要作用。
職業通用能力,是指在各個行業都適用的能力。它不是針對某一具體的行業,而是跨職業的、可遷移的、有助于終身學習的、可發展和創新的能力。這要求我們在按照企業的需求與學生就職的需要,培養學生通用的職業英語技能的同時,也要把通用能力培養貫穿到整個的英語教學中。
二、技工英語教學圍繞以職業通用能力為培養目標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1.改變教學觀念。中等職業教育的特色本應是實踐技能的培訓,但傳統的職業技術教育仍延用傳統課堂授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的直接結果是學生執業行為能力弱,實踐能力較差,不能適應市場需要。
因此,以職業通用能力為培養目標的技工英語課程,能夠讓學生清晰地看到課程將給他們的就業和未來帶來的益處,讓那些英語基礎差的學生也樂意去學習英語。
2.改革英語教學內容。技工英語課程是中等職業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以培養中等職業院校學生在職場使用英語的能力為目標的基礎課程。因此,技工英語課程就應注重提高學生全面素質、職業意識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尤其強調知識、能力的綜合性和實用性。課程內容不僅包括英語基礎語言知識,還要包括英語社會人文知識及實際應用知識,要使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具備在實際工作中運用這些知識與技能的能力。
3.采用適合中職學生的英語教學模式。技工英語課程教育應側重于學科專業知識技能的社會實踐,在培養學生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注重涉外企業及市場的崗位要求,使教學培養出的學生在精通專業英語的同時,具備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這就需要在培養英語專業人才時,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出知識和英語外的職業技能,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上進行相應調整和革新,使之與崗位職業需要相適應。我們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基本課程的同時,有計劃的增加社會活動和實踐教學的比例,甚至可以開展現場教學實踐,使學生邊學習邊實踐,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要實現這個目標,最重要的就是要改進實踐教學單一模式。技工英語項目化教學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媒介,以職業能力為目標,以社會為背景的系統的教學模式,通過項目任務的設計、策劃和實現,讓學生積極的學習、自主的進行知識的建構,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行為。能讓學生在自主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培養技能。
4.項目教學的實施方案。以旅游服務英語教學為例,Unit 5 Natural Scenery Sightseeing“項目教學”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下達項目。首先,教師引入項目,并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搜集在游覽自然景觀時,導游常用到的句型。接著教師將學生分成4-6人組成的若干小組,小組成員以旅行社導游的身份接受新任務,并圍繞項目內容分析主題。
(2)明確項目。教師引導學生,把握好項目內容的方向,學生在分析項目后,派代表講解項目內容的解決方案(如:整個方案實施中人員的分工及要如何制定路線,講解的景點等)。
(3)實施項目。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協作學習。利用網絡資源、查閱書籍寫出新景觀的導游詞或對話。用角色扮演法或PPT等形式展示對新景觀的介紹。
(4)學習評價。在項目考核前由教師制定自我評價標準和小組互評標準。自我評價主要從知識方面來評價,小組互評主要從參與程度、是否具有合作意識等方面來評價。評價是為了鼓勵學生既關注工作合作的過程,也關注最終的結果。
通過這種形式,我們將“英語項目教學”與提高旅游專業學生專業核心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并且通過這種形式的英語項目教學提高旅游專業學生職業通用能力。實踐證明,英語項目教學是技校學生職業通用能力的一種創新培養方式。它所倡導的協作、討論等新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通用能力,增加學生的就業砝碼。
技工英語教學中加入培養職業通用能力的培養,在摸索著前行,應以科學的理論為基礎、合理的策略為指導,充分的展示現代技工教育“以能力為本”的價值取向,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更新觀念、積極總結,加強實踐,才能達到教學相長、行之有效的效果,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技術型、專業型、復合型高級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
[2]洪宵,付彬,李滌非.高職院校項目化教學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