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
【摘要】“十三五”建設時期國家全面對外開放的戰略要求高等學校培養出更多的“專業+外語”人才,大學英語教學也要結合自身院校,探索出有特色的發展之路。本文以河北科技大學為例,介紹學術英語課程開設目的,內容和方式,旨在為今后全面推開學術英語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學術英語 大學英語 教學 改革
隨著“十三五”建設時期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的全面推進,國家對外語人才提出了更高水平、更多元化的需求。同時,遵循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即將提出 “基礎與專業并重”,以適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目標對高等教育的要求,使得高等學校本科大學英語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大學英語本科基礎教育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全國大學英語口語考試作為衡量高校本科學生英語水平的標準考試已經被全國絕大多數高等院校所采用。然而,對于學術英語的教學,由于高校外語教師多為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對學術英語的教學仍在探索之中。2015年,作為河北省理工科重點院校,我們率先開展了學術英語的拓展課教學,以便今后為大規模的開展專業英語通識教育做好準備。
一、學術英語課程
大學英語基礎英語是一種語言,沒有明顯的使用范圍。在大學一、二年級階段由大學英語教師進行授課。學生完成學習后參加全國四、六級大學英語考試。
專業英語,顧名思義,與專業有很強的的關聯,詞匯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即該領域常使用的詞,或多含義的單詞主要使用其與該專業相關的意思,其表達方式總是具有這一職業的特色,是語言在某專業的規范。主要在大學三、四年級有專業課教師擔任授課。
所謂學術英語,則主要是體現其學術性,常與某些科學領域的理論相關,如論文,在大學生,教授,專家的生活中較多出現,多是與科學,工程,技術方面相關的英語。它既包含高深的專業英語,也可泛指通識類的學術英語學習。這里主要是指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的更高要求為目標,以提高學術英語能力和應用能力為核心,為幫助本科生順利過渡到專業英語學習奠定基礎。河北科技大學非英語語專業本科生第四學期將學術英語列為進入提高階段英語課程學習必修的一門通識課,適合完成大學基礎英語課程,達到一般要求的學生。課程完成后希望具備在專業學習和研究上運用英語的能力。
二、學術英語教材
目前,市面上學術英語的教材多種多樣,既有專業很強的,也有類似于科普文章的。所以在選定教材方面要結合本校的學生實際水平,做到因人而異,因材 施教。我校選用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學術英語》綜合版,該教材設計了經濟學、心理學、環境科學、數學、語言學等學科,文章多選自英美學術期刊,詞匯量適中。通過讀學科主題文章、聽學術講座、練學術口語、做學科相關內容的調研、寫學科小論文等方式,主要培養學生的學術閱讀能力和學術寫作能力,同時加強學生的學術聽力和口語能力。今后還可嘗試選用一大學科概念為劃分的教材,以適應不同學院學生的需求。如文法學院、紡織學院選取人文類;機械學院、信息學院和材料學院選取理工類;經管學院選取管理類。
三、學術英語的授課
鑒于學術英語的文章與傳統的小說,散文有所不同,授課方式也有所不同。該課程著眼于培養學生在專業學習上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及學術批判性閱讀和思辨能力,鼓勵學生參與討論、撰寫文獻綜述和小論文、發表創新思維論點以及參加學術討論的能力。
主要教學內容分為: 第一,以課本教材單元主題為基礎的語言教學:包括Lead-in(導入思考題、問答題讓學生獨立思考或搜集背景知識)、課文(批判性閱讀和思考,訓練學生的批判、質疑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語言訓練(學習學術英語的規范表達及一些專業術語)第二,拓展性研究:學生結合本單元所學的專業知識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定研究課題,結成小組團隊,圍繞項目進行資料搜索,最后完成一篇小論文作為項目成果。在此過程中教師將講解如何規范地撰寫學術論文,包括選題、介紹、主體、結論、摘要、參考文獻,恰當引用、避免抄襲等技巧。第三,培養學生在參加學術討論時得體使用英語,包括何時發言、何時邀請別人發言、如何質疑他人、如何總結大會等技巧。
教學方法與手段: 課程主要采用以項目為依托的教學(research/project-based)方法: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確定各自的研究課題和小論文題目。圍繞這個項目進行一系列學術技能的教學。課程還采用課堂多媒體教學和課外自主學習平臺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學生通過查閱大量的課外學習材料及網絡教學平臺的教學材料,進一步鞏固所學學術英語的知識和技能,自主完成各項教學任務。
四、學術英語的考核
該門課課程考核與評價采用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想結合的方式:總評成績=40%平時成績+60%期末考試。其中,平時成績=課堂考勤與課堂參與10%+ 作業與自主學習10% +學期學術論文10% +期中測試10%。
隨著多媒體和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學生學習基礎英語的條件越來越成熟。很多同學都希望在大學英語課程中融入簡單的專業知識,既學英語,又對專業知識有益。同時與國外合作辦學越來越多,大學英語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達到使用英語學習專業課程的要求。具體來說,就是訓練學生在未來專業課上能夠閱讀學術論文,回答問題,以及根據資料正確地引用、組織和總結,規范地完成科學研究論文的寫作;具有做PPT演示和陳述的能力;具有聽懂學術講座并記筆記的能力。這些能力是目前想出國深造或考研或有志于進行科學研究的學生所希望的,也是國家新時期發展所需要的。按照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簽署的高教司文件,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要“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將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