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嬋莉
【摘要】本文從傳統教學問題、外文讀物輔助教學優勢以及讀物選擇、輔助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嘗試通過外文讀物輔助教學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探索新課標要求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新方法,怎樣才能在英語教改的大背景下相輔相成。
【關鍵詞】英語素質教育 外文讀物
一、英語教改相關背景
由于歷史原因和互聯網的廣泛利用,英語已經成為各種國際場合下使用的主要工作語言,也已經成為國際科技交流的主要語言。據了解,國際上85%以上的學術論文是用英語發表或宣讀的,各學科的主要學術期刊也以英語為主。英語同時也是國際互聯網的主要應用語言。因此,各國在知識經濟到來之際,都在強化和改革基礎教育中外語,特別是英語的教學。
在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文化意識已列為了英語教學內容標準之一。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從而使學生能了解和接觸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等。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為發展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高中英語教材相關教學的問題
1.教材內容。高中英語教材雖然有外國語言學者參與編寫,但作為英語學習材料,文章的語言和內容必然會根據學生英語水平進行簡化。此過程有助于學生從基礎開始,循序漸進地學習語言,卻不可避免地犧牲了語言的真實性。教學中,很多生活情景被簡單模式化,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語言學習。
2.教材知識。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使教材知識在短期內變成了舊知識,教材是知識載體,是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入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目前,英語教材內容知識落后,與現實脫節,無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對課堂教學效果造成影響。
3.教法學法。教法學法流于傳統。首先,相當一部分英語教師還是以高考分數為指揮棒,用應試教育方式進行教學,學生感覺到學習英語枯燥無味,教學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其次,教師還是以“語法教學”為主,即從講解課文語法到闡釋運用和注意事項再到舉例并模仿。課堂內容單一固定,學生體會不到學習語言的樂趣。
三、外文讀物輔助教學的優勢
1.培養學習興趣。高中學生已走近成年階段,人際交往和社會體驗都在不斷擴展,了解乃至研究西方文化的訴求也在不斷增強。通過泛讀各類即時性英語資料,可以讓學生時刻感受到世界最新政治、經濟和文化動態,為學生開辟一個了解各國社會文化的窗口。通過泛讀文學原著,可以讓學生了解當地民族文化、風俗習慣。從而擺脫簡單“以試為學”的學習目的,培養英語學習興趣。
2.學習地道語言。為了教學需要,英語教材中部分詞匯在英語國家中不被使用。例如,我在一次課堂中提到Santa Claus,很多學生表示不明白其含義。當被告知那是“圣誕老人”的時候,他們表示只知道“Father Christmas”,而事實上,在實際語言中是不存在后種表達的。要學習真正的英語,離不開地道的外文讀物。通過外文閱讀,學生不僅可以利用“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方法猜詞并積累詞匯,而且能在不同語境下熟悉并掌握詞匯及短語的用法,最后達到靈活運用語言的目的。
3.帶動聽說讀寫。葉圣陶先生說:“語言的使用是一種技能,是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因此,外文讀物輔助教學可以訓練學生的語感,讓他們在實踐中鞏固已學知識,直至形成規范運用語言的良好習慣。通過廣泛的外文讀物也可促使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不同教學材料和多種教學手段配合使用,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效果。
四、課外教材輔助教學實施步驟
1.課外教材選擇方法。英語外文讀物分為兩大類:文學原著和紀實報道。下面將從幾個方面對它們進行比較:
在外文讀物選材上必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實際的英語水平,選擇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的簡易讀物。同時所選材料應題材廣泛,與生活息息相關,便于學生理解,具有教育意義。推薦選擇21世紀報,雙語報,瘋狂英語及一些簡易小說。
2.必要的閱讀指導。閱讀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達的思想,由于有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閱讀方法不當,經常張冠李戴,斷章取義,錯誤百出,因此,為了有效地提高閱讀效果,教師必須指導學生采取正確的閱讀方法。
總之,利用英語外文讀物,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還能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創新思維的發展,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一種好的教學輔助形式。
外文讀物輔助教學雖然提出已久,但是堅持更為重要。隨著新課標對教學改革要求的不斷貫徹深化,我們必須總結經驗教訓,優化英語教學的改革方案,將報刊和原著選讀教學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外文讀物輔助教學才能體現出學生為本、以學習為中心的現代教學理念。從而探索出適合高中學生的英語教學方法課程,使英語課程的教學體系更加系統,教學改革更具科學性和富有成效,更能符合新一輪課程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