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雨子
摘 要: 模仿說作為古代藝術起源學說之一,自古希臘開始,便已被大眾所接受與探索。在隨后的幾百年間,模仿說經由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家的不斷闡述與發展,成為藝術起源眾學說中提出最早、風行最長且影響最廣的一種理論。它對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哲學、文學與藝術方面都產生了無可比擬的巨大影響。
關鍵詞:模仿說;古希臘;柏拉圖;藝術起源
中圖分類號:I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097-01
從西方美術史上來看,最早關于藝術的定義恐怕就是模仿了。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這個定義在古希臘非常流行,甚至直到今天,人們在意識深處還常常持這種看法??梢院敛豢鋸埖恼f,藝術即模仿,是西方美術時尚持續時間最長,影響面最廣的定義,是西方藝術的主導理論。正如同賴斯所認識的一樣,“如果我們希望理解藝術的力量,一種開始的方式是去看看人們感受到這種力量的情形。對此傳說、藝術、和歷史都提供了有關觀眾被圖畫引起的驚恐情形的例子。這里便產生了一種古老的卻仍然流行的將藝術與模仿、再現或者用一個希臘詞語來說即mimesis聯系起來的說法”。事實上,藝術作為模仿,是人們的一種最為樸素的看法。它不僅是任何對于語言、視覺和音樂藝術的古代觀點理的解都不可缺少的,同時也是對整個美學史都是必需的,包括在十八世紀產生的所謂美學本身。從社會生活來看,人類對于模仿的興趣就像是介入審美一般無處不在。從古至今,人們因為圖像的吸引而不厭其煩的購買各種藝術家所創造的作品。每一幅作品的問世,都是藝術家對世界的再現。在貢布里??磥恚囆g的魅力不在于其模仿的對象,而在于其如何去模仿對象。這樣也就強烈的說明了在任何有關藝術力量的體現中,模仿再現是具有中心地位的。
一、模仿的含義
什么是模仿?根據波蘭著名美學史家Tatarkiewicz的觀點,模仿一詞可能起源于荷馬之后第俄尼修時代的祭典儀式,并不指現在意義中“外在現實的再造”,且不用于視覺藝術。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模仿開始從祭祀中的專業術語轉變為哲學術語,而且逐漸開始突出了對外在世界的再造含義。從美學歷史的發展來看,在柏拉圖以前,模仿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含義:(1)視覺上的相似;(2)行為上的仿效;(3)扮演,包括戲劇演出;(4)作為有意義的或表現性的聲音結構的語言或音樂制作;(5)形而上學的符合,如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信仰:物質世界是對非物質“數”的世界的模仿。這些不同的含義中有著共同的基礎,即模仿的作品、行為或表演與被模仿對象之間的符合。就模仿對象來看,被模仿者既可以是現實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想象中的東西,因此模仿作品既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擬的,這樣就形成了模仿概念在美學上的雙重性和混亂性。
關于模仿說兩種不同的理解會產生出不同的美學要求:將模仿理解為對世界的反映,會強調藝術忠實于現實,它的美學原則是現實主義的;將模仿理解為對世界的創造,則強調藝術自身的價值,那么它的美學原則可以是形式主義的。歷史上大多數的哲學家們都傾向于對模仿的第一種理解,認為模仿是現實主義的體現,但不管人們選擇哪一種理解,都不能忽視模仿的基本含義,即與被模仿對象的符合。
二、藝術模仿與幻象
模仿說之所以能夠在古希臘引起哲學家的廣泛討論,原因在與古希臘藝術發生了一場重大的革命,即由對事物的圖式描繪轉變為對事物的幻象制作。
據美術史學家們的考察,早期希臘藝術明顯的受到埃及的影響,所模擬的人物形象是一種圖式化的形象,突出人物形象各部分最有特征的方面。柏拉圖所說的模仿藝術就是這種新興的制造幻象的藝術。模仿的一個重要含義就是制造幻想和影子。柏拉圖從他的哲學立場出發反對這種模仿藝術,認為這種新藝術所制造的幻象會影響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從而在人們的心靈中造成很大的混亂。但柏拉圖并不反對所有的藝術,如埃及程式化的繪畫。他認為埃及程式化的繪畫并不制造幻象,其藝術制造的過程并非一個模仿的過程。
在此,模仿與幻象的關系已變得明確,即模仿不是復制或克隆出另外一件真實的事物,而是制造出一個全然不同于真實世界的幻象世界。盡管幻象世界看上去可以和真實世界完全相似,但它一定不能是真實世界,否則就不是模仿而是實踐與制作。
三、結語
作為歐洲起源最早,影響最廣,流傳時間最久的藝術起源學說,模仿說對西方美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模仿一詞作為界定藝術的本質特征,也是人們能夠明確將藝術與非藝術相互區分開來的基本前提。盡管在其發展的道路上,模仿一詞的定義一直都處于一種模糊的狀態,但其帶來的學術風潮卻是其他起源學說所無法比擬的。而對于模仿說的論證與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激發了哲學家們對藝術的探究,從而為后期藝術實踐的發展奠定了強而有力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2]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3]柏拉圖,王曉朝(譯).柏拉圖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塔達基維奇,褚朔維(譯).西方美學概念史[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